拆彈專家
avatar-img
媽媽恩

拆彈專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天S午睡醒來,依照先前答應的,給了她一包單包裝的消毒紙巾。但叮嚀她外出再用。

「媽媽,我想打開了。」

「這是外出用的,在家裡可以洗手我們不浪費,而且妳手很乾淨啊!」

「但是我好想開。」

「妳可以帶去公園,玩完的時候擦手啊!」

「拜託啦~我好想開~」

「現在開了就是浪費東西喔!」

「我好想開喔~~」

「我們不浪費東西喔!」

(以下省略十分鐘的換句話說)

(我都沒發火可見有睡飽)

後來鬼打牆般的對話讓我開始懷疑人生。

我閉上了嘴專心摺衣服。順便專心搜尋腦袋中正向教養的台詞。

「馬麻,妳再不說話我就打開囉!」

「我要講的都講過囉!我相信妳知道什麼是對的事。」

「好吧!那我就不開了!」

「蛤?!」

我的表情和內心都還處在在一個努力維持平和的拉扯狀態,這突如其來的和解快得我讓我不知該用什麼姿態存在。

就這樣。這神奇的句型讓我又拆解了一顆未爆彈。

(本日第三顆)

「我相信你知道什麼是對的。」

「我知道你做得到。」

「我需要你幫忙____。」

這類句子對於很有主見、樂於掌控的幼兒來說似乎很有效果。

我們有時習慣對孩子用上對下的方式和態度在說話,命令和否定句是常見的句型。當孩子說不過我們,他們可能會順從然後消極;又或是用別的形式表達抗議。

我和S鬼打牆的對話就是孩子單純的想擁有和我們對等的權力之下所產生的。

也是傳統教養裡面說的頂嘴。

當我跟她說不能開,並附加了一堆道理之後,她腦袋只演算出「我需要打開」這樣的結論。其他大道理都變雜訊。而當我把主控權交還給她,她的腦袋瓜似乎比較能正常運作。

免責聲明-每個孩子對應到不同的照顧者,所面臨的掙扎都會不同。我和S的相處很明顯就是兩個控制狂的權力拉扯。所以這方法你用了很有可能孩子就欣然的去做了我們認知裡的錯事。請斟酌使用。

raw-image


avatar-img
媽媽恩
3會員
36內容數
::媽媽n :: //設計人//美國正向教養認證家長講師// 這裡有我用圖文記錄了關於正向教養的實踐、衝突和心得,還有一些美國的教養資訊分享,當然還有一些育兒的五四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媽媽恩 的其他內容
我們為了傳說中的陽光特地一家老小從濕冷的西雅圖飛來加州,結果又濕又冷唷! 這故事告訴我們,註定要發霉的話躲也躲不掉,啾咪!
看完主婦之光蕾神的直球對決的發文後,不禁默默的腦補了優質偶像的成長過程。 (1歲,宏宏跌到) 王媽:「地板壞壞!!害我們宏宏跌倒!」(作勢打地板) (2歲,和朋友搶玩具輸了在哭) 王媽:「那個孩子沒家教!我們以後不要跟他玩!我們宏宏最乖了。」 (3歲,搶玩具贏了,別的孩子在哭) 王媽:(
我和隊友的服裝品味是極簡風。Uniqlo、MUJI、COS是我們的好朋友。顏色主要為中性色或低彩度。朋友去逛MUJI時說這不是隊友的衣櫃嗎? 從小幫S買衣服時,我們也是以中性穿搭為主。顏色會比我們的活潑,但不會有公主風或卡通角色出現。 ㄧ直到最近,她開始發現男女有別。她發現萬聖節當紅路燈和別人不
我們為了傳說中的陽光特地一家老小從濕冷的西雅圖飛來加州,結果又濕又冷唷! 這故事告訴我們,註定要發霉的話躲也躲不掉,啾咪!
看完主婦之光蕾神的直球對決的發文後,不禁默默的腦補了優質偶像的成長過程。 (1歲,宏宏跌到) 王媽:「地板壞壞!!害我們宏宏跌倒!」(作勢打地板) (2歲,和朋友搶玩具輸了在哭) 王媽:「那個孩子沒家教!我們以後不要跟他玩!我們宏宏最乖了。」 (3歲,搶玩具贏了,別的孩子在哭) 王媽:(
我和隊友的服裝品味是極簡風。Uniqlo、MUJI、COS是我們的好朋友。顏色主要為中性色或低彩度。朋友去逛MUJI時說這不是隊友的衣櫃嗎? 從小幫S買衣服時,我們也是以中性穿搭為主。顏色會比我們的活潑,但不會有公主風或卡通角色出現。 ㄧ直到最近,她開始發現男女有別。她發現萬聖節當紅路燈和別人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