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育

含有「情緒教育」共 18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個主題可能很多很多親職講師都分享過,各種方式都大同小異,我今天想說的是我自己最常使用的方式,和我暫且資訊量不足沒聽過其他人分享的方式:#把兒子當外人。 我常常在二子衝突時,任何一人跑來找我申訴時,首先代表被申訴方,對著申訴方道歉! 我:「不好意思耶!我兒子怎麼這樣對你!他竟然讓你感到這麼不舒服
Thumbnail
她總是第一名,總是被說「最乖、最穩」,卻從沒學會愛自己。這是一段關於高中女孩林語珊,在完美主義與家庭壓力下逐漸崩潰、又在心理師陪伴下慢慢找回自我價值的療癒旅程。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創作#小說#心理師
孩子在遊戲中用各種方式探索世界,他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被形容「白目」。無心的話語可能讓孩子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能讓孩子勇敢成長、自在表達。
一杯咖啡引發的插隊風波,道盡人性的衝動與事後的懊悔。西裝男子的怒火,源於誤會與對年輕人的刻板印象,最終換來的是深深的羞愧與後悔。故事呼應成吉思汗殺鷹的典故,警惕人們別在情緒失控時妄下判斷。
Thumbnail
有著哈佛歷史博士修業背景的楊照先生,在《記憶之城--不一樣的京都》中,揭示了: 清水寺屬於極少見的法相宗......我們以為的外在世界都如那表面的「舞台」,而「唯識」的真理則是底下隱而不見的支撐結構......。認識底下的道理,擺脫原有的換假誤會,那就是佛理。
Thumbnail
5/5記憶之城--不一樣的京都
上一篇聊到我認為和孩子一起練習從不成功到成功的過程,是養成成長型思維的重要功課!至於要如何慢慢練習,我把它拆成七個很重要的步驟! 1.我相信你可以 我很尊重你的需求,尊重你對自己的期許,在這個尊重你的出發點上,我很願意把「自己做」的權利放在你手上。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裡 #尊重 是一件非常重要,需
Thumbnail
最近某次去陪玩家時,對方爸爸剛好問了我「最近有個很熱門、好像是跟情緒有關的SEL,那到底是什麼啊?」 我想,也許還很多像這位爸爸一樣聽過但不太了解,或是沒聽過的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近年教育的熱門議題——「社會情緒學習(SEL)」吧!
明明只是想被安慰,卻在一句『不要理他啦』中崩潰。我們從麥當勞得來速的一場爭吵,練習如何接住彼此的情緒,看見對方的心,學會不再重演舊的傷害,而是一起走向理解與修復。
在高鐵上,孩子用正常音量聊天卻被嫌吵,很多父母急著制止孩子,往往是因為害怕被別人批評「沒教好」。 但正常的聲音本該是孩子的權益,我們能不能先安頓自己的焦慮,再陪孩子在公共場合學會適度表達? 被尊重的孩子,才能學會尊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