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屈原感到失望,就投汩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包括「划龍舟」和「吃粽子」,而小朋友們則是「配戴香包」、「玩立蛋」。
以端午節為題材,創作白蛇與屈原相遇的短篇奇聞軼事...
汨羅江船遊
每逢端午行經汨羅江的船隻,總是會發生沈船事件。
相傳汨羅江裡住著一條巨大白蛇,咬破船底導致船隻沈沒,白蛇再將船上的人事物帶回蛇窩。
白蛇的化身
然而在端午這天,有一艘船隻總是在汨羅江徘徊整天。
船主人是屈原,期盼著遇見相傳已久汨羅江的白蛇精。
屈原這次在船上準備了豐盛食物,且備上了前一天剩下的雄黃酒。
註:除蟲、防蛇、解蛇毒,雄黃還被認為是能祛離邪祟的避邪之物。
冷知識:
由於雄黃具有毒性,大多時候,其實都只是當作外用藥使用,對於治療某些皮膚病有功效。但即使如此,大量或長期使用,仍有造成急性或慢性砷中毒的危險,使用上不可不慎;而古時,雖的確有內用驅蟲的處方,不過現今有更安全有效的方案,自然也不會使用了。(來源:泛科學,端午驅五毒必備,讓千年蛇精也中招的「雄黃」到底是什麼?)
江浪拍打異象
午時屈原在船上簡單果腹,江面上無風無浪烈陽高照,躲進船篷裡略感疲憊地小睡片刻。
申時過後,汨羅江畔颳起強風,江浪四起,使得船隻顛頗不以,如此劇烈搖晃把屈原搖醒了。
註:申時指下午3~5點
船沉投江
屈原醒來,感覺船隻的晃動不太對勁!
在甲板上半爬半跑地從船篷出來,往船的邊緣靠近。
這一靠近不得了,竟然一條巨蟒探頭,且迎面而來!
嚇著屈原四處竄逃!
巨蟒為了獵食屈原,撞破了船身,船裡不斷地滲水。
見況不妙,拿起雄黃酒往巨蟒頭上投擲潑灑,趁巨蟒不舒服的空擋跳船。
屈原手拿起雄黃酒喝幾口後,剩下雄黃酒倒在身上的衣襟,讓衣料沾上雄黃酒的味道。
『沒辦法了,得趕快游上岸!』
與蛇共舞
其他船隻見狀紛紛往他的方向行駛靠近。屈原已經精疲力盡了,眼看距離岸邊約百米...
這時的屈原全身無力又嗆到水,在江水中載浮載沉,眼前突然一到白光就暈眩過去了。
當他醒來時,聞到香氛味,眼前竟是一名俏麗女子。
女子正拿著手帕擦拭屈原的臉。
『這女子的手特別冰冷』
屈原為了感謝女子的搭救,命人設宴邀女子報答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