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十年前, 陪孩子看迪斯尼米老鼠的卡通時,聽到牠在逃脫死對頭 “皮特貓” 的追纏之後, 脫口冒出一句 “to do or not to do…” , 直接亮出超越的文學素養。
顯然,牠也深受到莎翁戲劇的薰陶, 在 “激動” 之餘,能夠從名句 “to be or not to be" 轉型應用。
事實上,說穿了, 英語只不過是 “BE”
與 “DO” 的差別 * 而已。
英語句型分析談的所謂 "BE" *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地說,它指的是一組不牽扯到任何 “動作" 的所謂動詞 (verbs)。它們包括有:am, is, are, was, were, been, being, 主要的功能是陳述 “主詞” 的靜態資訊,包括主詞的 “時” “地” “特質” 與 “身份” 等等。
像是下列例句中的 #1與#2, 並不涉及主詞所做的動作, 句子 #3 則是在兩個所謂 “子句” 之內, 動與靜各用上一個:
1. Formosa "is" a beautiful island.
(福爾摩沙是個美麗的島嶼。)
2. Taiwanese people "are" friendly and industrious. (台灣的人們友善又勤勞。)
3. "Work gives you meaning and purpose, and life is empty without it."
(工作給人意義與目標,而沒有它生命會是空虛的。) - Stephen Hawking
大別來說,整個英語體系的應用主要是由前者 “靜態動詞” * 與後者 “動作動詞” (stative verbs vs. action verbs)兩者去負責展開的。事實上, 每個句子必須由使用者去決定要使用兩種動詞中的哪一種去表達。
如果要細說起來,話會很長,不過下列兩組例句,可以清楚對比出來, 兩者應用上的差異。
a “Time is money.” vs
b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is” 對比 “flies” - fly)
「時間(就)是金錢。」對比
「時間 飛逝, 有如箭一般。」**
c “I am in Taiwan.” vs
d "I arrived in Taiwan yesterday."
「我 “在” 台灣。」對比「我昨天 “來得” 台灣。」
兩種動詞的應用, 雖然意思可以雷同,卻有動與靜的 “對比” 與 “平衡” 的應用效果。這樣的二分法,有它在任何語言應用上的巧思存在, 當然涵蓋英語與國語。
事實上, 有經驗、有天份的作家或演說家,無需刻意接受語法的訓練,自然會很巧妙地反映出這種安排。就算是古典的名句,千百年來也同樣展現著這種細膩的技巧。
一.「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將進酒》
(“寂寞” 對比 “留名”, 前靜-後動)
二.「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李清照《减字木兰花》(“猜疑” 對比 “不如”, 前動 -後靜)
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動作 飛 對比 一色)
藉著這樣的分辨過程,可以讓文章的閱讀、聽取說話的經驗,與進行寫作的斟酌,都能夠提升 “享受的程度” 到另外一個境界的深度與寬度。
Fred Chou, Jun. 9, 2024
*"BE" 可以譯成 “靜態動詞”, 我個人則寧願稱之為 “狀態動詞”。其他意指動作的 "verbs" (“動詞”),絕大部份則是歸屬於 “DO" 動詞 ("動作動詞”)的這個類別。
** 此兩句國語的翻譯,是以 “字意” 為
之。第一句當然亦可譯成 “光陰即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