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降臨,帶來的不僅僅是幸福。每當動念想要來場旅行時,嬰兒車、尿布、玩具、衣服等物品,瞬間將整個大行李箱擠得滿滿的。到達旅地之後,即便將行李寄放在飯店,奶瓶、孩子的零食、離乳食品,以及那最愛的小被子,仍是無一不能少。
雖然早已料想行李會增加,但未曾預想到竟會多到這般地步,甚至比過去我養的倉鼠生小倉鼠時,所需應付的還要多。然而,無論行李再怎麼增加,相機我是無論如何也得帶上。不僅是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更是為了拍攝影片上傳至 Instagram。從前,我還曾肩扛一台裝配著巨型鏡頭的單眼相機,但如今,當近十公斤的孩子求抱抱時,我這近四十歲的大叔肩膀實在無法再承受額外超過一公斤的相機了。
經過再三考量,我終於確定了這次旅行所需的器材。這便是我在這次二週的日本探親之旅中所使用的裝備:
由於其體積小巧,口袋便可收納,且能拍出媲美單眼的照片,所以這次特意選擇它作為拍照用相機。坊間雖傳其電池續航不佳,但以我的使用方式,一天並不會。因此,我僅帶了一顆電池,未攜帶備用。其色調無需經過 Lightroom 編輯便已令人滿意,我經常直接傳入 iPhone 中上傳至 Instagram。
相比單眼相機,Ricoh GR3x 的威脅感大幅減少,朋友及孩子們在鏡頭前更加自然,尤其其體積與手機無異,能輕易捕捉自然表情。隨手放入口袋非常便利。先前我曾用 Sony ZV-1 拍照,但因啟動過慢而心煩,現多用 Ricoh GR3x。這款相機的 40mm 定焦距非常對我的胃口,即便在旅途中也未曾讓我感到困擾。若需更廣角的照片,我會選用 iPhone 15 Pro 拍攝,但大多數情況下我還是偏好用 GR3x。
朋友借來用時也因其操作簡便而無困難,唯獨缺憾大概在於其影片性能不佳。此外,相較於 Sony 的自動對焦略遜一籌,但習慣後也無大礙。
平時我拍攝皆用 SONY ZV-E1,但自從換用 iPhone 15 Pro 並加以測試數次後,發現其畫質在旅行中已是綽綽有餘。為減少行李,這次我決定僅用 iPhone 拍攝影片。我使用 Blackmagic Camera 應用,設置為 Apple Log 和 HEVC(h.265)。
起初,我將 SSD 連接至 iPhone,使用 ProRes 拍攝,但觀賞此影片後便改用 h.265。
實際拍了數段影片後,發覺容量大幅減少,色彩調整依然順暢,我於是全程使用 h.265 來拍攝。
這是iPhone15Pro拍的,我的頻道的話,這樣就夠了
這次兩週旅行內拍了 230 支(每段30-60秒)視頻素材,驚喜地發現容量竟僅 8.5GB。若要即時分享至 Instagram 的影片,我會用 Liit 應用載入 The One LUT 稍加編輯後再分享。由於不太喜歡 Apple 的 LUT,我從眾多選擇中發現了 The One LUT,非常符合我的喜好,納入常用。雖然偶爾我會自制 LUT,但在旅行中基本上都是用 The One LUT 分享至 Instagram。
此外,這次雖未攜帶,但購買了以下兩樣物品:
這是可裝載 ND 濾鏡的保護殼,但裝上後體積過大,威嚇感強烈,顯得拍攝意圖過於明顯,最終放棄了攜帶。反思旅行中再加上動態模糊處理也就足夠了。
旅途中,我將 iPhone 和 Ricoh GR3x 綁在 bitplay 背帶上掛在脖子,或者只將 GR3x 收入口袋。今次攜帶這些裝備實在令我滿意。說實話,我單純喜歡 bitplay 的外觀才選擇了這品牌,事實上類似的任何品牌均可起到同樣效果。
若需攜帶單眼。去年過年期間我到澳洲旅行,當時帶的是 SONY ZV-E1 和 SONY 24mm f/2.8 G 鏡頭,效果的確非常好,不僅照片漂亮且重量輕便。
(SONY ZV-E1 和 SONY 24mm f/2.8 G)
若能容忍稍微重一點的負擔,我認為 Tamron 20-40mm f/2.8 是旅行最佳選擇,無論是照片還是影片都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SONY ZV-E1+Tamron 20-40mm f/2.8)
然而這次行程需長途跋涉,我決定放棄攜帶單眼。回過頭來看,幸好未帶,因為旅行初期數天內,寶寶始終要我抱抱,肩膀根本無力再負擔相機。但我仍希望下次能攜回 SONY ZV-E1。
對於有孩子的父母來說,旅行時盡可能減少行李,但仍希望能拍到心意滿滿的照片和影片,這點我們父母是心照不宣的。若體力允許,當然三公斤以上的相機組合是最佳選擇,但我自身體力有限,故這次旅行的器材選擇便是如此。希望我的經驗能為大家提供些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