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排擠父母該如何幫助?4個流程告訴你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在群體生活裡面,擁有朋友是很重要的,如果發現自己被排擠或被孤立了,心裡一定很不好受,而當孩子跟你訴苦了,身為家長的我們除了不捨外,該如何幫助他們,解決被排擠的情況呢?這是我們需要學習與探討的,千萬別輕描淡寫的帶過,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對孩子身心靈造成影響,至於為什麼被排擠的原因,我們就來細細探討。

孩子被排擠原因

raw-image

1.孩子太自我中心

一個孩子如果太自我中心,覺得自己都很厲害,而看輕別人,重點還會用取笑、輕視的行為來展現自己有多厲害,這樣的人想必大家都會不喜歡吧!

另一種就是我行我素型,完全不接受別人意見,別人說什麼總是有話可以反駁,只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甚至希望別人都聽他的話,這樣的人大家也會蠻反感的吧!

2.不知如何與他人相處

現在少子化關係,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平常在家都是與大人相處,很少會有和同儕相處經驗,而且大人也都會讓著孩子,導致孩子在外,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無論有沒有經過人家同意,就會自己拿取或霸佔,這會讓其他人覺得很不被受尊重,也很不舒服,進而遠離你。

又或者小孩天生個性害羞,或易暴怒型,這樣的孩子也容易被人家忽視或不想跟他們再一起,因為個性上前者不太會融入團體,後者則是在團體中只要遇到一不如意就會開始發脾氣、生氣,這樣往往會讓人不知所措,最後就敬而遠之。

3.遇到問題不會解決

有時候孩子的舉動被誤會,如:被誤會作弊,當這樣的問題產生,孩子往往都會不知如何解釋,因為沒有所謂的證據,說多了也容易被當辯解,而這時也很容易被同儕排擠,這部份如果不好好處理,未來可能會造成孩子的身心巨大的影響。

父母的NG行為

raw-image

當孩子回家告知父母,自己被排擠,父母要留意,避免以下行為:

1.說孩子想太多

跟孩子說你想太多,別人不是不跟你玩,而是你要先去找別人玩,這樣才會有人跟你一起玩啊!這樣告知孩子,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讓這樣的問題一直持續下去,久而久之孩子會逃避、排斥上學,並對自己產生懷疑,所以當孩子有問題提出時,我們必須適當了解,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解決,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如果無法解決,成人要適時協助幫忙,千萬不要忽視這樣的小問題,如果擺著不解決,漸漸容易變成大問題。

2.認定被霸凌

有些父母,愛子、愛女心切,聽到孩子被排擠,就馬上認定自己的孩子被霸凌,而沒有先了解事情,就沖沖跑去理論,這樣過於衝動,對孩子在群體裡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適得其反。

3.直接去找對方家長

事情都還沒有了解清楚,直接去找對方家長理論,容易被反駁,因為沒有任何證明下,每個父母都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並相信自己孩子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事情原因後,再來後續步驟,對解決事情才有幫助。

處理排擠問題4流程

raw-image

那身為父母,我們該如何來幫助孩子排擠的狀況呢?以下4點給大家參考

1.先同理他

孩子如果回來告知父母,他被排擠了,想必心中一定都是很難過的,這時我們應該要先抱抱他,並同理了解他的感受,讓他知道他還是被愛的,之後再來了解原因。

2.了解原因

我們可以請孩子說說他發生的情況,除了聽孩子的說法外,也可以詢問老師對孩子的評論,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解原因後才能一一針對問題解決。

3.針對問題、適時協助

針對問題,我們就要探討到上述『孩子被排擠的原因』來做討論:

(1)太自我

當了解原因是孩子太自我而導致他被排擠時,那父母需引導孩子探討自己有哪些個性或行為不受人喜歡,如:嘲笑別人、我行我素或自以為是.....等等,讓孩子了解他的這些行為會讓其他人不喜歡,並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改善人際關係。

(2)不知如何與人相處

當孩子是因為個性上,被排擠,那就需看看孩子是怎樣的性格,如果是害羞型,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父母須協助孩子慢慢融入人群,如:可多帶出去融入團體活動,或者是面對人群時,帶著他一起去認識其他人,如果在學校,可以請老師安排比較熱心的孩子跟他一起坐或一起互動,這樣慢慢改善人際問題。

如果是情緒上的問題,那就要看孩子是怎樣的情緒問題,如比較容易暴怒,或者是喜歡去逗弄其他孩子,就要請孩子慢慢改善他情緒問題,有些孩子有情緒障礙,那就要去找尋專業的醫師治療,來幫助孩子能夠有平穩的情緒,才能改善問題。

(3)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解決

如果孩子是因為誤會而被遭排擠(如:偷東西、作弊.....等),那就要先將事情釐清,父母除了先聽聽孩子的說法外,也要請老師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如果校園中或孩子在的場所內有攝影機,也可以從攝影機裡面觀察,這樣才能更能了解事情原因,並澄清事實進而化解被排擠的狀況。

4.建立信心

有些孩子被拒絕或被嘲笑後會覺得很難過,這是一定的,但我們要告訴孩子,即使被這樣對待,也要抬頭挺胸,優雅堅強,當然這部分需要孩子機警度較高,才能將他人的嘲笑轉化為自己智慧與幽默,平常在家中,我們可以訓練孩子各類反應思考,如:當被人家說你好醜!孩子可以說:「這是我的特色」。利用風趣的說法帶過,不僅會讓想傷害你的人,無法得逞,你也會變得更堅強茁壯。

結論

孩子被排擠的原因很多種,有些甚至是因為自己的短處被嘲笑(如:特殊生、性向問題),不管如何,當有排擠或孤立的問題產生了,身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重視這問題,並且早點解決問題,不然拖越久,只會讓孩子的心靈留下莫大陰影,嚴重會造成人格扭曲,另外也要培養孩子自己的自信心與如何與他人相處的方法,當自己夠強大了,在面臨許多問題時,都會迎刃而解,也能在事件中,有所成長、茁壯。

2會員
23內容數
曾是一位幼兒園老師,目前是3寶媽兼才藝老師,因為喜愛孩子,所以創了親子部落格,紀錄育兒心得,有繪本介紹、桌遊介紹、親子旅遊、親子景點、親子課程、親子共讀、親子好物推薦….關於親子內容分享,如果你對親子教養有興趣,歡迎一起分享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孩子被霸凌了嗎!?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avatar
黃閎新臨床心理師
2024-06-13
孩子被診斷出有發展遲緩,父母該如何應對?父母需要了解和接受孩子的特質,並積極尋找社會及家庭支持,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成長。此外,需要避免盲目信賴診斷,同時擁有批判性思考能力。
avatar
陳曦臨床心理師
2024-03-03
[每週分享]48回顧排寒的原因;被孩子們嘲笑的先生:新開「熟女工作坊」;貼「戲劇探索團體」的文章▓回顧一下我啟動排寒的可能原因   少吃水果 是因為它含糖,糖尿病的人要將它的糖量算進碳水的配額裏,我想的是,如果不吃水果的話,那半份糖就可以多吃2口飯,比較不餓。   少吹冷氣 尤其在礁溪,很少開冷氣,偶而室內很熱時,開一陣子,將室內的溫度降下來後,就關掉,晚上常常連電扇都不用開,除了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3-07-14
體罰孩子被指控家暴聲請保護令,我會失去監護權嗎?淺談修法事務所已經接到太多類似的案件,明明都是愛小孩的爸媽,卻因為對孩子態度比較嚴苛就遭認定為家暴,這實在很令人難過鼻酸。如果不希望因此失去監護權,或不小心因此遭申請保護令無法接近孩子的爸媽,一定要閱讀本文!
Thumbnail
avatar
律師咖啡廳
2023-03-23
20220623 孩子被嘲笑時我想如何陪他?孩子前幾天要上學前,我帶他去田裡弄髒的鞋子還沒洗,所以他出門時穿了幾個月前買的橘色鞋,那是雙穿去學校被同學笑了一次就不再穿去學校的鞋子。 我在他出門先跟他打預防針,也許還是會有同學笑,那不是你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幸福魔法實踐者明德
2023-03-17
我不要我的孩子被欺負其實我們都需要生命教育課 同事偶然的提起了姪女在學校被排擠的事,她告訴姪女要如何不被欺負,如何保護自己,但卻不知道要如何解釋,為什麼大家要排擠她?是因為她太單純,還是傻傻的好欺負?因此,孩子不知不覺的武裝、偽裝起了自己。讓我們回過頭想一想,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或許就沒有所謂的欺
Thumbnail
avatar
db双瓶 紙玩藝
2022-11-05
關於《我的孩子》背後的故事基於相信「知識」的多元豐富性,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在去年度有個小小的嘗試,成立了訪談小組,想要訪談願意分享、又能反思自己照顧精神疾病家人心路歷程的照顧者,從他們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的照顧經驗裡,提煉出寶貴的實踐知識。在這樣的脈絡下,誕生了《我的孩子》這本書。
Thumbnail
avatar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2-07-29
為何孩子被霸凌時不該阻止他反擊?曾經有個孩子問我說,如果我被同學欺負了我該怎麼辦呢? 如果這個問題是去問學校老師,我想得到的回答不外乎如下 同學打你那你要告訴老師啊~因為他打你他就錯了,但如果你打回去的話你也是錯的,所以不可以打回去,一定要告訴老師喔 ! 知道嗎? 於是,我告訴了那位同學 如果有人打你,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
Thumbnail
avatar
追求極致睡眠的Eric
2022-04-11
當孩子被相信...可能太久沒發文了,兩孩兒接連著幫我出著功課,讓我的文章靈感不間斷。上週四又是個一打二的早上,匆促的叫著孩兒起床,有著起床氣的兩人,吵著要看卡通。好!看一個15分鐘的卡通,應該還來的及,我心中盤算著。
Thumbnail
avatar
媽寶米奇
2021-04-19
關於小孩被排擠,請試著站在「替孩子贏得更多朋友」的立場吧!「我以後都要親自陪著他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小孩!」 從前有四個幼稚園學生,每個禮拜天都會聚在一起,他們的父母是認識十多年的老朋友,本來無話不談,但最近開始有些冷漠,客套幾句之後便擦肩而過。 原因是他們的孩子漸漸發展出一種「三打一、我們不要跟他玩、我們的機器人也不要借他…」的情況。 圖片摘自臉書「家政
Thumbnail
avatar
家政夫的悄悄話
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