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我,曾經記帳過幾次,每次最多三個月就放棄。
一來是反正這些吃飯錢買東西我都要花,有記帳要花,沒記帳也要花,那又何必記呢?
二來是記了會發現原來那些每天的小額花費累積起來是如此可觀,可觀到令人不想直視。
三來是每月都有結餘,戶頭的存款都有在增加,自己並不是一個月光族,尤其是年終時一次領到一筆獎金,戶頭水位馬上提升不少,令人備感愉悅,產生自己很富有的錯覺。
四來是平常對物慾不高,花費都很簡單,想出國時也有存款,一直都沒有想花錢時需要想一想,也從不需要省吃儉用累積存錢,因次造成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一直有著過著財富自由的假象。
現在回想,才知道我是幸運的那一個。父母沒有需要我出一份力量負擔經濟,反而給我很多資源可以無憂無慮度過年輕的歲月。
直到自己養育孩子後,有了責任在身,才明白過往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
我還記得小學時波蘿麵包一個5塊錢,國中時肉羹麵一碗40元,高中時自營品牌咖啡店的維也納咖啡一杯130元,大學時計程車跳表起步價70元,社會新鮮人新北雅房一間月租4000元。
雖然房市另當別論,但在有生之年也是漲的眼花撩亂。
所謂的通貨膨脹也就是每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逐年提升,貨幣隨著時間幣值慢慢變小。
以台灣來說,民國110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基數100作為指標,今年度(113)的物價指數為107.39,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率為2.24%。
民國70年1月的物價指數為52.95,一直到今年(113年)物價指數為107.15
我們購買的物品費用漲了2.02倍,表示若原本存了100萬的錢,過了43年只剩下49.5萬......
那我們來查以後,從勞保局的網站上面可以查到,當65歲退休時,我可以領到每月2.5萬退休金。
而以物價指數年增率2.25%來算,到時候的物價指數為156.65,也就是說2.5萬的退休金到時候幣值只剩下現在的1.7萬.......
雖然每年並非穩定為2.5%的年增率,以108年以來,也有通貨緊縮的狀況,但那時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導致的非常態時期,隨著疫情過去,物價指數恢復到一般水準。
因為通貨膨脹會促進經濟的繁榮,所以央行會以升息或降息的方式,讓整體經濟體能夠維持年增率在2%。
既然如此,如果把存款放在銀行,都沒有任何作為,利息若低於2%,則幣值就會愈變愈小,那我們來看看一般活存,台幣定存、美金定存的利率各是多少:
台幣活存:不定期,約0.6%~0.875%
台幣定存:3個月~3年,約1.28%~1.77%
美金定存:3個月~1年,約3.2%~4%
當我查完之後,只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第一:乖乖當上班族到我65歲退休的時候,我每月只能領到現值1.7萬的月退費。
第二:存在銀行的錢,即使是台幣定存,也及不上通貨膨脹帶來的幣值縮水。
因此,至少我們以年利率2%為一個基準點,讓自己的存款放在利率大於2%的地方,也比放在活存好。
隨著年紀愈來愈大,現在到了規劃退休生活的時期,一想到退休時一個月只能領到1.7萬就覺得很恐怖。年輕時好手好腳,退休離我好遙遠,現在有了小孩有了責任,扛了不能斷了全家經濟的支柱,才開始認真起來。但只要有開始,一切都不嫌晚。
也歡迎大家追蹤我的理財IG,一起陪我成長🏃🚶🏃♂️🚶♂️
https://www.instagram.com/partie.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