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的人、畫外的人,《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直以來是個隨興所至,大於在意行程掌控的人,看電影或看展前也不刻意做太多功課,總以為適當的留白,給當下的腦袋和心情承接,會擁有更多專屬於展場能給我們的、難以言明的感動。但這個展卻必須且難得地,逼著我得提前訂票,於是不得不在進場前,就花費好幾個週間和週末期待,並想像真的有天能與拉斐爾、《紅衣男孩》和梵谷,跨越長遠的時間空間,用真跡相遇的樣子。

所以也難得提前認識了策展規劃,以及某些作品的背後,潛藏的無盡偉大。規劃是以「時間軸」與「地理區域」切分,整理出藝術史上的重要時期,並區分為4大單元、9個小展間:

.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 

此時期畫者與人們的審美觀與眼光,終於從「神」回到人的身上。

raw-image

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

這一段開始,創作題材不僅止肖像,更有靜物和(仍傾向文以載道的)風景。

raw-image

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 

源於文化交流與探索,風景這個主題在此更是全力揮灑入畫。

raw-image

光線與色彩:印象派繪畫

以當時而言極具衝擊性的革新,筆觸未經細修,畫者以全新的視角描繪日常。

raw-image

-

後來我又讀到這幅圖畫背後的經典,那幅鉅作的光影和色彩、筆觸是必看細節,又哪幅其實談的是神話,還有哪幅人物的衣服彷彿能清晰看見材質。

突然又驚覺資訊量的充填,反倒失了自己一直以來寧可留白的習慣,畢竟幾次看展經驗裡面,我越來越確定留給我最多的,反而經常不再只是作品本身,而是人。被展出的人像、展間的人,還有自己。因為人才是作品的起點,是傳播的介質、也是投射的終點,而故事韻味就在其中流轉。

也是幾次曾被藝術療癒的經驗,我常覺得展間也很像某種形式的廟寺,它安靜肅穆,人潮或湧動或空蕩,但在其中穿梭的人都自制的降低聲量或者屏息,全神貫注地被所謂藝術的香火庇蔭,彷若那些與自己或者作品的交流,都能直達某個你相信的地方,每一次都能因此感到平靜許多。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然後覺得自己還是最喜歡看人,從肖像人物的眼神、面容,到他肢體的每一處細節被描摹的狀態;風景畫中的小小人,看似背景配角,其實舉手投足都是一頁頁歷史;站在展間、畫前的賞畫人,時而前傾身體探究細節、時而退後仰頭一覽全景的姿態,就像一種舞踏。

raw-image
raw-image

也仍是喜歡梵谷,在這第一次看見他的畫以前,喜歡他的瘋、狂、躁和寂寞,看見《長草地與蝴蝶》後竟是看見平靜,看見他把療養院外的風景,用重複而重複而重複的筆觸,把最平凡的花草蝴蝶和長路,都藏進他的敘事。

raw-image


走出奇美博物館,已開始想像哪天也能旅行長遠的路,重逢這幾位大師,潛心與他們留下的這些美好再次對話。


avatar-img
48會員
105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一般人面對京劇都是具距離感的,我當然也是。對京劇可說一無所知,只是在每日通勤的路上,瞥見路燈旗上幾個大字「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而被吸引,完全不認識演員,不理解形式、樂曲、唱腔、念白等,唯一懂得只剩紅樓夢,卻仍是被這樣的劇場吸引,期待被陌生的傳統藝術充填的新穎感受。
4/5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也在閒暇時,走進更多的廟宇,道教的、佛教的云云,跪在佛前緊閉著眼直到世界安靜而恍惚;或者試著走進更多自己,盤腿冥想或者呼吸,理解我的身體、我的智識和本我;但好像依然無所謂神,只是我在體驗世間種種,而我有所感動。
閱畢這樣的故事,和友伴笑稱著,以後大概真可以復活人類了吧?細胞增生繁殖的技術完成肉身再造,聲音可以複製,思想可以根據那人在世時的經驗,以機器學習的方式持續運作。但忍不住又想...所以這樣復活的人,是真的嗎?
一場演出好看的程度,其實不只是主唱vocal和樂手演奏,還有舞台環境、聲光效果以及參與者投入程度...等等。《一生到底》終究會散場,一生亦然,但如果只願意把自己放在遠遠的角度欣賞,是無法體會「活」的,與「活著」不同的是,「活過」是把每段擦肩當作並肩,在每一首歌的現下,活的很裡面,才能好好感受那份「真
在入場前其實對演出內容和形式所知甚少,單純就被大數據演算的廣告打中,而做出的初步理解是,比起劇場表演,我更傾向把這場體驗看作是藝術療癒。
從後台出發,倒回創作曲目的現場,無論聲音演奏、後期製作、視覺呈現等,每一步都彷彿是為了灌注滿滿能量,直至流向聽眾的耳機,然後讓聽者迸發出得以正面循環的能量,簡言之就是「起雞皮疙瘩的時刻」。而我相信,無論是為了音樂、為了文學或其他的什麼,起雞皮疙瘩的感受就是讓世界美好地運轉的能量。
我想一般人面對京劇都是具距離感的,我當然也是。對京劇可說一無所知,只是在每日通勤的路上,瞥見路燈旗上幾個大字「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而被吸引,完全不認識演員,不理解形式、樂曲、唱腔、念白等,唯一懂得只剩紅樓夢,卻仍是被這樣的劇場吸引,期待被陌生的傳統藝術充填的新穎感受。
4/5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也在閒暇時,走進更多的廟宇,道教的、佛教的云云,跪在佛前緊閉著眼直到世界安靜而恍惚;或者試著走進更多自己,盤腿冥想或者呼吸,理解我的身體、我的智識和本我;但好像依然無所謂神,只是我在體驗世間種種,而我有所感動。
閱畢這樣的故事,和友伴笑稱著,以後大概真可以復活人類了吧?細胞增生繁殖的技術完成肉身再造,聲音可以複製,思想可以根據那人在世時的經驗,以機器學習的方式持續運作。但忍不住又想...所以這樣復活的人,是真的嗎?
一場演出好看的程度,其實不只是主唱vocal和樂手演奏,還有舞台環境、聲光效果以及參與者投入程度...等等。《一生到底》終究會散場,一生亦然,但如果只願意把自己放在遠遠的角度欣賞,是無法體會「活」的,與「活著」不同的是,「活過」是把每段擦肩當作並肩,在每一首歌的現下,活的很裡面,才能好好感受那份「真
在入場前其實對演出內容和形式所知甚少,單純就被大數據演算的廣告打中,而做出的初步理解是,比起劇場表演,我更傾向把這場體驗看作是藝術療癒。
從後台出發,倒回創作曲目的現場,無論聲音演奏、後期製作、視覺呈現等,每一步都彷彿是為了灌注滿滿能量,直至流向聽眾的耳機,然後讓聽者迸發出得以正面循環的能量,簡言之就是「起雞皮疙瘩的時刻」。而我相信,無論是為了音樂、為了文學或其他的什麼,起雞皮疙瘩的感受就是讓世界美好地運轉的能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屏東1936文化基地《FUN玩樂高風》樂高主題巡迴展,超過100件樂高作品,以及全臺唯一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的作品。展覽以七大主題分類,涵蓋「旅行與歷史」、「藝術、設計與音樂」、「娛樂」、「運動與遊戲」、「大自然和動物」、「交通工具」、「科學與科技」,適合親子同遊,一起體驗樂高的無限創意。
草間彌生、蜷川實花、田中達也,3位都是我很喜歡的日本藝術家 其中前2位用色鮮明大膽,超級抓人眼球! 開幕第一天我選了最早進場的時段,手刀衝去看展覽 一直很期待直擊草間彌生作品 距離上一次可是睽違許久
屏東1936文化基地《FUN玩樂高風》樂高主題巡迴展,超過100件樂高作品,以及全臺唯一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的作品。展覽以七大主題分類,涵蓋「旅行與歷史」、「藝術、設計與音樂」、「娛樂」、「運動與遊戲」、「大自然和動物」、「交通工具」、「科學與科技」,適合親子同遊,一起體驗樂高的無限創意。
草間彌生、蜷川實花、田中達也,3位都是我很喜歡的日本藝術家 其中前2位用色鮮明大膽,超級抓人眼球! 開幕第一天我選了最早進場的時段,手刀衝去看展覽 一直很期待直擊草間彌生作品 距離上一次可是睽違許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