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印象派的畫展也跟著時代進步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就立下了決心長大以後要去法國橘園看他的真跡。但我都這把年紀了還是沒去看他的真跡真的是汗顏。

 

而這次在吳淡如PODCAST聽到有印象派的光影展,那時工作正忙著我沒什麼興緻買票去台北看,結果過了不久又看到李欣頻老師的FB有貼出她去看光影展的短影音出來,我覺得這似乎是一個召喚,於是我就用了吳淡如的優惠碼買了光影展的電子票。

 

這光影展是辦在華山,對我來說也算交通是方便的,之前似乎也曾經在疫情期間參加過另一種光影藝術展(是以東京的音樂為主的),我猜想大約是在相同的一個地點吧!這代表展間沒有很大,而且是需要影音設備的。

 

進去了光影展內,可能是因為假日,人很多其實沒有很舒服,但我都來了還是要把光影展給看完。一開始進去就看到是梵谷的投影在介紹他自己的一生,是有一點無聊但我還是把梵谷的一生介紹給看完了,我覺得展間第一個展不適合展出講那麼多話的內容,讓大家都擠在門口。

 

聽完了梵谷的自介,我開始進入展間開始看畫展,這個展間放了一些印象派比較有名氣的畫作,但看得出來是仿畫,我在想可能因為主辦單位想要讓人家大約的了解一下什麼是印象派的畫作吧!算是讓我們很久沒看畫的人一個回顧的感覺以及讓一些年輕人或是非設計美術系的人一個小小的入門介紹。所以我又再回顧了一下,但奇妙的是,這次的放的畫是可以活動的,其實是蠻好看的,只是那邊人有點太多了讓我的觀影心情沒有那麼好。

 

之後進入第三個展間叫做”花都風情”,是坐在一個很大的房間內看圓形的牆面投影,投影的內容是以印象派跟法國有關係的畫為主題,所以是以人文為主,但也不完全都是跟法國的人文風景有關係,而是以一切的印象派的名畫為主軸來串起一個動畫。

 

其中我覺得以芭蕾舞的動畫印象最深刻也覺得最為詭異,但我能夠想像到為什麼畫家喜歡畫芭蕾舞的心情,因為他就只是畫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己,他覺得芭蕾舞很吸引他,所以就一直只畫芭蕾舞。而他的確也是把芭蕾舞畫成了一個經典。

 

我能不能像他一樣,對一件事很有熱情的時候就是專心的研究那個東西,有紀律的一直研究直到有一個很好的成績呢?

 

我能不能就畫畫自己喜歡的東西呢?我後來發現我喜歡畫的其實就是小女孩,那種很像莊子大宗師裡提到的己經成道的女偊,如果女偊活在現代的話她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真的對她相當的有興趣。

 

“花都風情”的內容的確是蠻棒的,再到下個展間有三個圈圈,就是用鏡子呈現光影讓很多人在那邊拍照的,我自己是覺得這個展間就沒什麼特別的,跟印象派沒什麼特別的關係,也看不出一個什麼美感。於是我再往下一個展間。

 

到這個展間就很強了,他是仿照橘園的360度環繞,製造出一個無死角的印象派的畫作,好看的是他是用各種印象派的主題搭配著很多的花的圖騰,製造出一種很美的沉浸式的氛圍,有點像是在日本賞櫻花的感覺就很多人夥坐在那個展間拍照等,甚至我還看到二位美女盤坐在那邊冥想。

 

來參加這個畫展的女生們大多數都穿著大衣,長裙、靴子以及毛帽,髮型很多都是長髮空氣瀏海,其實蠻有氣質的,因為戶外是陰雨綿綿的冬天吧,大家都穿得很暖,下次我來參加畫展時也這樣穿吧!算是一種致敬以及融入大家的方式。

 

或是從我衣櫥裡找出比較接近這種風格的衣物來穿,會比較有種接近在看畫展的儀式感。

 

看完了這沉浸式的這個展間我才覺得有值回票價的感覺,我是看完畫展之後才專心聽吳淡如專訪這個策展人的PODCAST,我不想完全自己不思考就先聽導覽,當然先聽導覽會比較清楚整個狀況,但是如果可以在完全不知道他在搞什麼的狀況下去看展,能夠得到的感動會是自己的第一手感動,這對我來說反而是比較珍貴的體驗。

 

有了這樣的立體感覺的光影展,我突然覺得之前的平面的畫展,有點遜色掉了,因為之前的平面畫作雖然也是由畫家一生的功力去完成的,但是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光影展這樣的生動跟炫麗,我在想以後搞不好連畫展都變成3D或是AI之類科技的畫展了。雖說沒有像看到原畫的那種感動,但也是要跟著時代的與時俱進吧!

 

我想到最近大陸有一部陸劇繁花,是由名導導演的,內容說的是1992年左右的上海的故事,因為似乎很有名氣所以我看了一下;當然這部陸劇有他自身的風格,但是以戲劇效果來說,沒有韓劇來得新穎跟爽感。我自己的想法是,陸劇有陸劇本身的風格,但是目前的主流會是以韓劇的快節奏以及新潮的畫風為主,而且韓劇的劇本很強,男主女角的愛情戲會有親吻也會有歐巴的腹肌,以及每一部的男女主角都是帥哥美女,都不會有那種4~50歲的人去演2~30歲的人,所以真的韓劇的紅利太多了,如果目前的戲劇不是走這個風格的話,很難在快速的時間內吸引住大家的眼球。

 

因為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最適合它們的藝術表現方式,如果沒有在你自己的那個年代好好地住自己的表現方式的話或許就不是很適合在那個年代賺錢,當然你有自己的藝術的核心,只是我們必須學習的是如何不讓人家覺得我們像是一支老狗,而且必須要把之前的光環拿掉,才能用嶄新的眼光去看待現代的流行趨勢。

avatar-img
68會員
243內容數
在家工作的平面設計師,喜歡孤獨大過熱鬧,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生活節奏,很喜歡帶筆電在咖啡店寫作;有許多的心情以及故事想寫出來分享,寫下來才會覺得踏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tomi 的其他內容
朋友最近買了一本書Me Time:兼顧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管理術並且跟我分享書中的內容。 其中有一段讓我很有感覺的是:只要以對方為優先,時間就永遠不夠用 這段的內容有提到說現代人因為把別人的要求為優先,所以一起床會把最好的時間先拿來做別人要求的事,而剩下來的時間才拿來做自己要做的事。那時也都沒什麼時
早期我開始做設計的時候,一旦接到客戶的指令要做什麼印刷品之後,接著就是要開始思考如何設計出客戶要的感覺,這個非常需要靈感。 那時會覺得靈感這個東西很難以捉摸,到底要怎樣才能夠在客戶要求的時間內,去找到靈感呢?經常讓我喝了幾杯咖啡,想破頭還想不出來任何的方法。
我有位單身女性好友,她一直把自己的假日安排得相常忙碌,假日一到就搭高鐵到台灣全省去玩,她會先選擇一些不算貴但有點特色的飯店,早上會去吃好吃的早餐,泡一下當地特色咖啡店,找她全省的親友聚聚或是參加一些當地的旅行行程,度過美好的假日時光。 我想,與其嫉妒別人不如跟人家學習吧!
我有一頭自然捲捲毛亂髮,這是一種很不好整理的頭髮,尤其是在多雨潮濕的台灣北部,我的頭髮很容易因為濕度就變成了一坨毛絨絨的髮菜那樣的不明物體。 這樣的捲毛一旦留長了,就很容易變成亂髮,沒有那種烏黑亮麗長髮有天使光的感覺,就是數量更多的亂,所以我大部份的髮型都是剪成好整理的中長髮。
電腦的Spotify播放出李千娜有一首閩南語歌”查某囡仔”裡有一句歌詞,”別人置𨑨迌 我為生活拚淡薄”時,突然有一種心酸感,這歌詞內容好像在說我呀!為什麼別人可以在假日這樣玩而我只能在這邊為了生活要工作成這樣呢?我基本上都快要沒什麼生活了呀!
在瀏覽一些商周的網路文章時,被一個標題給吸了眼球”沒有動力去賺錢時,就要去最好的餐廳吃頓飯!兩個故事告訴你:那麼窮,是因為你太省了”,這個標題有點聳動,但是讓我有興趣看下去。 這篇文章的內容很有趣,是說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在法國巴黎時,那時生活很窮困,走在街頭看著高級餐廳內的優雅的人們在吃飯的情形,於是
朋友最近買了一本書Me Time:兼顧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管理術並且跟我分享書中的內容。 其中有一段讓我很有感覺的是:只要以對方為優先,時間就永遠不夠用 這段的內容有提到說現代人因為把別人的要求為優先,所以一起床會把最好的時間先拿來做別人要求的事,而剩下來的時間才拿來做自己要做的事。那時也都沒什麼時
早期我開始做設計的時候,一旦接到客戶的指令要做什麼印刷品之後,接著就是要開始思考如何設計出客戶要的感覺,這個非常需要靈感。 那時會覺得靈感這個東西很難以捉摸,到底要怎樣才能夠在客戶要求的時間內,去找到靈感呢?經常讓我喝了幾杯咖啡,想破頭還想不出來任何的方法。
我有位單身女性好友,她一直把自己的假日安排得相常忙碌,假日一到就搭高鐵到台灣全省去玩,她會先選擇一些不算貴但有點特色的飯店,早上會去吃好吃的早餐,泡一下當地特色咖啡店,找她全省的親友聚聚或是參加一些當地的旅行行程,度過美好的假日時光。 我想,與其嫉妒別人不如跟人家學習吧!
我有一頭自然捲捲毛亂髮,這是一種很不好整理的頭髮,尤其是在多雨潮濕的台灣北部,我的頭髮很容易因為濕度就變成了一坨毛絨絨的髮菜那樣的不明物體。 這樣的捲毛一旦留長了,就很容易變成亂髮,沒有那種烏黑亮麗長髮有天使光的感覺,就是數量更多的亂,所以我大部份的髮型都是剪成好整理的中長髮。
電腦的Spotify播放出李千娜有一首閩南語歌”查某囡仔”裡有一句歌詞,”別人置𨑨迌 我為生活拚淡薄”時,突然有一種心酸感,這歌詞內容好像在說我呀!為什麼別人可以在假日這樣玩而我只能在這邊為了生活要工作成這樣呢?我基本上都快要沒什麼生活了呀!
在瀏覽一些商周的網路文章時,被一個標題給吸了眼球”沒有動力去賺錢時,就要去最好的餐廳吃頓飯!兩個故事告訴你:那麼窮,是因為你太省了”,這個標題有點聳動,但是讓我有興趣看下去。 這篇文章的內容很有趣,是說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在法國巴黎時,那時生活很窮困,走在街頭看著高級餐廳內的優雅的人們在吃飯的情形,於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決擇〉以「人類資訊網路的演進」為主軸,探討了民主與極權制度的歷史發展軌跡,以及其與資訊技術之間的密切關係。本章透過一系列歷史案例,闡述了資訊技術如何形塑不同的政治制度,並分析了資訊網路的中心化趨勢如何影響權力的分配和民主的運作。
Thumbnail
高燒40度不退之各種自以為而阻礙就醫 細菌感染症狀真的很像流感、病毒! 但以前老師說過,像,等於不是 XD 霖0 本身不是醫療相關,也不太熟悉,而去年 11 月,歷劫 2 週把太座 07 「搶救回來」,學了一些教訓,分享一下給大家 :P 由於當時同時有各種"妖魔鬼怪"的疾病 ( 流感
Thumbnail
不著急解決問題,而是有意識覺察內在不舒服的地方,接納自己如是,你的內心會滋長出力量,有勇氣面對問題,做出回應與改善。
Thumbnail
《邁入一九七0年》 民國六十二年 (1973 年),世界碰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各主要石油輸入國都遭受到經濟衰退的危機。 次年,台灣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推動了國內十大建設,以公共建設為火車頭,帶動其他下游的民間工業。僅在工程一項,於最高峰時國內有十萬名的工程大軍,真可比美抗戰時的十萬青年十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決擇〉以「人類資訊網路的演進」為主軸,探討了民主與極權制度的歷史發展軌跡,以及其與資訊技術之間的密切關係。本章透過一系列歷史案例,闡述了資訊技術如何形塑不同的政治制度,並分析了資訊網路的中心化趨勢如何影響權力的分配和民主的運作。
Thumbnail
高燒40度不退之各種自以為而阻礙就醫 細菌感染症狀真的很像流感、病毒! 但以前老師說過,像,等於不是 XD 霖0 本身不是醫療相關,也不太熟悉,而去年 11 月,歷劫 2 週把太座 07 「搶救回來」,學了一些教訓,分享一下給大家 :P 由於當時同時有各種"妖魔鬼怪"的疾病 ( 流感
Thumbnail
不著急解決問題,而是有意識覺察內在不舒服的地方,接納自己如是,你的內心會滋長出力量,有勇氣面對問題,做出回應與改善。
Thumbnail
《邁入一九七0年》 民國六十二年 (1973 年),世界碰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各主要石油輸入國都遭受到經濟衰退的危機。 次年,台灣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推動了國內十大建設,以公共建設為火車頭,帶動其他下游的民間工業。僅在工程一項,於最高峰時國內有十萬名的工程大軍,真可比美抗戰時的十萬青年十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