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思維:香港房市恐泡沫,空置率居高不下,價格崩逾3成!李嘉誠如何避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據報導,中國房市困境持續觸底,上月 70 個中大城市的新屋價格第 12 個月下跌,與此同時,香港商用不動產租金行情也持續走降。


香港首富、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長實集團旗下的長江中心租金價格,自2019年開始,在五年內累計下跌33%,領跌香港商用不動產市場。


一、香港房市疲弱,頂級商辦也受到牽連,李嘉誠旗下長江中心租金跌3分之1!


據《彭博》報導指出,香港中環多幢核心辦公室租金收入大跌,當中又以具代表性長實集團旗下的長江中心租金在5年內跌掉3分之1,最為慘烈。


《彭博》引述香港地產商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不少地產發展商的辦公室租金均大幅下跌,當中長實 (01113) 旗下長江中心的租金收入,更較2019年下跌逾33%。


(See:2024/06/19,工商時報,李嘉誠旗下大樓 租金下跌3成、自由時報,李嘉誠說不出的痛 彭博:長江中心租金5年跌3分之1最慘)


根據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的數據,自 2019 年開始,億萬富翁李嘉誠長實集團旗下的長江中心租金價值在香港商用不動產市場中領跌,5 年內下跌 33%。包括亨德森中心在內的新建築對現有建築的租金帶來衝擊。


(See:2024/06/18,鉅亨網新聞,陸港房市一片低迷!香港商辦空置率居高不下 李嘉誠旗下大樓租金行情暴跌逾三成)


二、香港首富李嘉誠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風向標,十幾年來一直在套現轉移資產!


其實,早在5月,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即打折出售香港新界「#LYOS」建案住房。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分層單位(因交易取消而重新流入市場)最多降價25%,複式單位最多降價32%。彭博行業研究認為,新鴻基與恒基兆業等開發商可能跟進降價。


(See:2024/05/16,經濟日報,李嘉誠香港賣樓大降價 最多25%)


專家認為此代表李嘉誠對後市不看好,他作為中國經濟的風向標,提前布局規避風險,將資產從香港撤離。李嘉誠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風向標。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他對整個政治經濟的判斷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他十幾年一直在套現,一直在轉移資產,大部分資產轉移到歐美、英國最多。


(See:2024/05/19,大紀元,李嘉誠打折30%賣香港住宅項目 專家解讀)


三、《別讓李嘉誠跑了》!李嘉誠早在十幾年前開始避險轉移資產!早就跑了!


事實上,香港首富李嘉誠早從2013年就開始出脫在中國和香港的房產,三年多金額即達3600億台幣。新華社旗下「瞭望智庫」微信公眾號2015年9月12日甚至發布一篇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9月14日再次轉載:《李嘉誠撤離香港五原因:他真的老了,香港也老了》


剛剛去世的認知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於1982年開創所謂「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研究,他們的研究表明相對於普通的事情,人們在遇到特殊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更容易設想 "如果....就不會....."


「反事實思維」又分"向上反事實思維"與"向下反事實思維"二種,前者聚焦於如何使情況變得更好,後者關注的則是慶幸情況沒有變得更糟(See:反事實思維 - 維基百科)。而前者有助於檢討失敗、修補缺點,在未來有所改進。後者則因慶幸情況並未更糟,因而獲得心理的安慰。


香港首富李嘉誠就特別重視所謂「反事實思維」,其成功的關鍵:「花90%的時間想失敗」,就是一種「向上事實思維」,李嘉誠常說:他做決策時總是在思考最壞情況會發生什麼問題,因此,「花90%考慮失敗」。


其伴侶周凱旋也指出,李嘉誠早在2021年1月就以「山雨欲來風滿樓」來形容經濟將會一落千丈,「公司缺乏反事實思維最多蝕本,若是社會就會付出大代價」(See:am730,2023-12-07,周凱旋:李嘉誠2021年曾預警經濟將一落千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nnis Lee(阿丹哥)的沙龍
6會員
272內容數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2025/04/28
有「賣空之王」稱號的巴斯最近表示,美國在「美中貿易戰」中處於有利位置,最終可望勝出,原因在,中國經濟似乎更容易受到關稅的衝擊,而美國在談判中會「撐得比中國久」。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也表示,時間在美國這邊,中國將需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傷害中國經濟,北京當局無法打贏這場戰爭。
Thumbnail
2025/04/28
有「賣空之王」稱號的巴斯最近表示,美國在「美中貿易戰」中處於有利位置,最終可望勝出,原因在,中國經濟似乎更容易受到關稅的衝擊,而美國在談判中會「撐得比中國久」。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也表示,時間在美國這邊,中國將需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傷害中國經濟,北京當局無法打贏這場戰爭。
Thumbnail
2025/04/25
美中關稅貿易戰,已經戰到昏天暗地,連川普本人自己都不太知道應該怎麼打了,只剩大戰略大方向!關稅戰的不確定性,讓已經失業率高居不下的中國,經濟表現更不佳,社會維穩更加困難!中共要如何突圍?被美國逼急了內憂外患了,攻台當做存續籌碼?台灣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25
美中關稅貿易戰,已經戰到昏天暗地,連川普本人自己都不太知道應該怎麼打了,只剩大戰略大方向!關稅戰的不確定性,讓已經失業率高居不下的中國,經濟表現更不佳,社會維穩更加困難!中共要如何突圍?被美國逼急了內憂外患了,攻台當做存續籌碼?台灣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24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白宮人士透露,川普政府考慮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希望能減緩兩國間的緊張關係,稅率有可能降至50%至65%。中國人口持續老化,經濟長期低迷,造成許多年輕人對未來缺乏信心,相繼退出社保基金。又傳出浙江金華蘇孟小學發生無差別衝撞人群事件,曝光畫面甚至拍到小學生被捲進車底盤,現場遍地血跡。
Thumbnail
2025/04/24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白宮人士透露,川普政府考慮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希望能減緩兩國間的緊張關係,稅率有可能降至50%至65%。中國人口持續老化,經濟長期低迷,造成許多年輕人對未來缺乏信心,相繼退出社保基金。又傳出浙江金華蘇孟小學發生無差別衝撞人群事件,曝光畫面甚至拍到小學生被捲進車底盤,現場遍地血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崩盤,中共又拒絕拯救,中國經濟究竟將失落幾十年?房地產泡沫最後不一定會以一種經濟的形式化解或暴露,很可能會是以政治和社會現象暴露? 北京傳聞四起,習近平中風用替身?罹癌已換肝?政變遭軟禁?張又俠突然發表忠文?又傳出,習近平因為身體重病而下臺?北戴河會議決定要胡春華取代習擔任總書記?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崩盤,中共又拒絕拯救,中國經濟究竟將失落幾十年?房地產泡沫最後不一定會以一種經濟的形式化解或暴露,很可能會是以政治和社會現象暴露? 北京傳聞四起,習近平中風用替身?罹癌已換肝?政變遭軟禁?張又俠突然發表忠文?又傳出,習近平因為身體重病而下臺?北戴河會議決定要胡春華取代習擔任總書記?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東莞建案傳出大降價,以5折低價拋售在售房源。自媒體形容,此對折促銷策略,在東莞是「史無前例大降價」。中國房地產面臨崩盤,推遲許久、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將如何指點迷津? 日本剛甩失落30年,日圓狂貶再亮紅燈?謝金河:此為其大調整美好時光!日本泡沫經濟演進歷程,恰可作為中國的對照借鏡!
Thumbnail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東莞建案傳出大降價,以5折低價拋售在售房源。自媒體形容,此對折促銷策略,在東莞是「史無前例大降價」。中國房地產面臨崩盤,推遲許久、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將如何指點迷津? 日本剛甩失落30年,日圓狂貶再亮紅燈?謝金河:此為其大調整美好時光!日本泡沫經濟演進歷程,恰可作為中國的對照借鏡!
Thumbnail
中國房市持續觸底,香港商用不動產租金行情也持續走降。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中心租金價格,五年內下跌33%,領跌香港商用不動產市場。 其實,李嘉誠2013年起就開始出脫在中國和香港的房產,新華社2015年還發布《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李嘉誠2021年1月更以「山雨欲來風滿樓」來形容經濟將會一落千丈。
Thumbnail
中國房市持續觸底,香港商用不動產租金行情也持續走降。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中心租金價格,五年內下跌33%,領跌香港商用不動產市場。 其實,李嘉誠2013年起就開始出脫在中國和香港的房產,新華社2015年還發布《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李嘉誠2021年1月更以「山雨欲來風滿樓」來形容經濟將會一落千丈。
Thumbnail
中國各地方政府5月密集放鬆調控政策,迄今成效不彰。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全國房地產銷售和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顯示,5月新屋和中古屋價格較前一個月下跌幅度持續擴大。 中國今年將再流失1萬5200名高淨值人士,移居首選是美國,富豪外流人數再創世界之最,超過去年及前年的外流人數,恐進一步衝擊中國經濟。
Thumbnail
中國各地方政府5月密集放鬆調控政策,迄今成效不彰。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全國房地產銷售和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顯示,5月新屋和中古屋價格較前一個月下跌幅度持續擴大。 中國今年將再流失1萬5200名高淨值人士,移居首選是美國,富豪外流人數再創世界之最,超過去年及前年的外流人數,恐進一步衝擊中國經濟。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大陸房市低迷,連帶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三年來已有50萬人因此失業,甚至有員工自願降薪90%,悲喊產業沒有未來,已被拋棄了! 中國當局計畫進場收購庫存成屋救房市!但此猶如「滄海一粟」!2千萬間爛尾房,完工得花14兆! 中國泡沫經濟情況恐比日本糟!其迅速老化的人口將成為其經濟成長的障礙!復興恐需幾十載!
Thumbnail
大陸房市低迷,連帶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三年來已有50萬人因此失業,甚至有員工自願降薪90%,悲喊產業沒有未來,已被拋棄了! 中國當局計畫進場收購庫存成屋救房市!但此猶如「滄海一粟」!2千萬間爛尾房,完工得花14兆! 中國泡沫經濟情況恐比日本糟!其迅速老化的人口將成為其經濟成長的障礙!復興恐需幾十載!
Thumbnail
重點摘要: ”主觀判斷 客觀交易” 1. 『中國經濟』房市的部分價格仍不見好轉,但成交量的跌幅已收斂 2. 『中國政策』在近半年期間持續推出政策牛肉,但市場不買單 3.『滬深300』技術面的底部到了嗎?? 量先價行??
Thumbnail
重點摘要: ”主觀判斷 客觀交易” 1. 『中國經濟』房市的部分價格仍不見好轉,但成交量的跌幅已收斂 2. 『中國政策』在近半年期間持續推出政策牛肉,但市場不買單 3.『滬深300』技術面的底部到了嗎?? 量先價行??
Thumbnail
近日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公司,不僅在越南投資房地產引起話題與關注,近日參與廣州市一場土地拍賣,雖然出價後未標到這塊熱門土地,但李嘉誠相隔近10年重返中國房地產市場,引發關注與解讀。
Thumbnail
近日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公司,不僅在越南投資房地產引起話題與關注,近日參與廣州市一場土地拍賣,雖然出價後未標到這塊熱門土地,但李嘉誠相隔近10年重返中國房地產市場,引發關注與解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