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西貢小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老實說我不算重度音樂劇愛好者,所以當初看到廣告打著「百老匯四大音樂劇之一」的確有被吸引,但也有點存疑,因為其他三部《貓》、《悲慘世界》、《歌劇魅影》的確是非常耳熟能詳,而我實在不確定《西貢小姐》有沒有那種程度的知名度,再加上劇中情節顯而易見的爭議,讓我很好奇它真的能在「百老匯」音樂劇中排名這麼前面嗎?不過,或許有點膚淺或中二,看到另一個主打賣點是直升機實景道具,就決定一定要現場看一下了,到底要怎麼在舞台上放一台實體直升機當道具?

我上一次進國家戲劇院已經是童年時期去看歌仔戲了,這幾年比較有餘裕開始零星看一些劇,也去過了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不能排除有名號帶來的迷思,但國家戲劇院不愧是冠以「國家」之名,音場表現遠優於其他兩個中心。尤其是基本上我都坐在最上層最後一排,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可能是表現最虛的,聲音都會有點散;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則是感覺上聲音到了最後面已經有點無力;但國家戲劇院,就算我坐最後一排,歌聲和樂音聽起來讓我有坐在一樓搖滾區近距離聽台上表演者歌唱的錯覺,傳到耳裡還是非常渾厚有力,這時的票價差可能就僅差在無法看到台上表演者的神情,還有因為有點年紀了,兩邊字幕有點看不清楚,只好練英聽。

說到這點,聲音能不能好好地傳遞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也許看不到台上演員的表情,看不清楚兩旁的字幕,英聽功力又影響了一些對劇情的理解,但是我光聽演員的唱腔、歌聲中的細節變化,就可以被聲音中蘊藏的深刻情感打動。好的音場在這一刻顯得無比重要,現場聆聽所帶來的震撼與感動,那是沒有任何音響可以取代的體驗(就算真的有我也付不起,但買張票進劇院我還做得到)。


【以下涉及劇情】


劇的開場倒是帶來另一波視覺震撼,直接就是風月場所的歌舞秀,那已經是我人生中現場看過尺度最大的表演了,突然相當好奇,進場時看到不少家長帶小孩來看劇,不知道看到這種尺度大開的表演他們有何感想?但同時我也想不到開場才第三首歌我就快守不住淚腺了,在絕境中掙扎的女人祈求抓住一點微弱的希望光芒,也是千百年來的悲願。

《西貢小姐》看簡介是個愛情故事,開場幾段劇情也會覺得是愛情故事。但看著看著,我卻覺得這部根本是控訴美國對越南始亂終棄的辛酸血淚史吧?美國渣男給了越南純情妹子希望,隨便承諾要給對方新的世界、美好的生活,卻打一打就跑了,讓對方留在原地窮困潦倒、躲躲藏藏,想反抗政委(暴政)但還是只能選擇出逃或屈從。當越共行軍的歌聲響起,還真的有幾絲欲哭無淚的無力感。

但即使是國家赤化了,美國渣男跑了,對美國還是有千絲萬縷的依戀。美國夢這首歌超讚,一邊寄託許多人發自內心深植骨肉的對美國繁華世界的幻想,另一邊又在剾洗美國的紙醉金迷,資本主義引領的金錢至上主義。整首歌的盛大場面充滿了美式浮誇鋪張,紅、白、藍服裝色調的搭配進一步讓自由、平等、博愛三原則在這首歌詞的襯托下更顯諷刺。

末段我覺得最棒的是沒想到劇情可以解釋男主角的一見鍾情-白人的「救世主情結」。以為自己有足夠力量拯救一個遠在他鄉孤苦無依的弱者,卻沒想到自己根本沒有那種實力與精力來應付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各種超乎預期的磨難,反倒被打敗後跑回家鄉還帶著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魘,沒錯,這一副又是在酸美國自詡為世界警察的姿態。於是我一邊為癡情女主角動容的同時,一邊也對這自我腦補的濃濃反諷意味感到有趣。

所以雖然這部劇一直存在許多爭議,諸如帶有歧視意味、充滿對亞洲的刻板印象、還有演員的種族爭議等等,但我覺得很多都是隨著觀看角度不同而衍生的解讀方式差異。在我眼裡這比較像是兩個法國人看見「自大美國人在東南亞踢到大鐵板」而譜寫的一段帶有暗諷意味的愛情故事,這些以當時八、九零年代的社會氛圍下感受到的爭議,或許只是另一種惡趣味。不過劇本中所透露出對女性的輕視以及物化卻難以一筆帶過,但不如反思整齣劇所描繪的七零年代,在那樣的異國環境與過往的社會氛圍中,女性地位的確是受到極大的壓抑,與九零年代乃至今日有極大的不同。那麼如果一部作品試圖重現當時的社會風氣,我們究竟是要還原曾經發生過的歷史,抑或是為了符合現代價值而做出一定程度的扭曲呢?前陣子看過一部廣告,在諷刺如果梵谷、芙烈達這些風格強烈的畫家生在現代,他們可能會面臨怎樣的市場「矯正」,廣告拍的詼諧有趣,但看完的當下我第一個念頭是:「人們會覺得要求一個過去的經典作品符合現代審美觀這點荒謬而可笑;卻又認為抨擊一個重現往日時代背景的作品不夠政治正確合理且正常。」

看完《西貢小姐》最大的感想或疑問,反而是:「是不是偉大的故事都是悲劇?」看看《悲慘世界》、《歌劇魅影》、《鐘樓怪人》、《哈姆雷特》還有最知名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這些流傳許久的經典作品,都講述著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悲劇。甚至《西貢小姐》的上半場前段實在是閃到不行,我很少看到劇中情侶會這麼如膠似漆的黏在一起,但同時我也一直抑制不了心中浮現的「前面多甜,後面就有多虐」的念頭,果不其然,後面劇情急轉直下到地心深處充滿怨尤。是否正是因為人們往往最容易牢記悲傷而淡忘快樂,才讓悲劇作品總是如此雋永?是否仍舊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段經典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以才讓悲劇作品如此讓人印象深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8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Dyo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金枝演社的《西來庵》深深感動了我。 角色的真實演繹和反抗外來壓迫的故事讓我邊看邊流淚。 戲劇、音樂和舞蹈的結合,再現歷史情景,服裝和道具的精細設計讓人彷彿置身於當時。 謝幕時,我哭著鼓掌,這是一部觸動心靈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金枝演社的《西來庵》深深感動了我。 角色的真實演繹和反抗外來壓迫的故事讓我邊看邊流淚。 戲劇、音樂和舞蹈的結合,再現歷史情景,服裝和道具的精細設計讓人彷彿置身於當時。 謝幕時,我哭著鼓掌,這是一部觸動心靈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經典音樂劇之一, 華麗盛大的歌舞饗宴, 雋永而感動人心的淒美愛情故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經典音樂劇之一, 華麗盛大的歌舞饗宴, 雋永而感動人心的淒美愛情故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西貢小姐》,一齣戰火下的悲劇。講述美國大兵與西貢女孩的愛情、背棄、犧牲。自1989以來,獲獎無數,是當代必看的反戰寓言,箇中人性曲折幽微,值得細細咀嚼。劇情緊湊揪心,歌曲悅耳動聽,管絃樂團現場演奏,沉浸的聲光佈景......
Thumbnail
《西貢小姐》,一齣戰火下的悲劇。講述美國大兵與西貢女孩的愛情、背棄、犧牲。自1989以來,獲獎無數,是當代必看的反戰寓言,箇中人性曲折幽微,值得細細咀嚼。劇情緊湊揪心,歌曲悅耳動聽,管絃樂團現場演奏,沉浸的聲光佈景......
Thumbnail
我觀看了《西貢小姐》音樂劇,感動不已。演出如此出色,令人留連忘返。立即查看原聲帶,強烈建議大家也去欣賞。國家戲劇院的觀賞環境和票價還非常值得推薦!
Thumbnail
我觀看了《西貢小姐》音樂劇,感動不已。演出如此出色,令人留連忘返。立即查看原聲帶,強烈建議大家也去欣賞。國家戲劇院的觀賞環境和票價還非常值得推薦!
Thumbnail
《西貢小姐》在80年代是百老匯上受歐洲影響的幾大劇目之一,這部鉅作描述了越戰末端1975年的西貢歷史以及美軍的撤離,劇情曲折感人,以當地女子金和美國大兵克里斯的愛情為主軸。文章還回顧了美國大兵在臺灣的影響,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小補充。全面解析了這部歷史劇集。
Thumbnail
《西貢小姐》在80年代是百老匯上受歐洲影響的幾大劇目之一,這部鉅作描述了越戰末端1975年的西貢歷史以及美軍的撤離,劇情曲折感人,以當地女子金和美國大兵克里斯的愛情為主軸。文章還回顧了美國大兵在臺灣的影響,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小補充。全面解析了這部歷史劇集。
Thumbnail
今年對音樂劇迷而言,最振奮的消息,便是知名音樂劇《西貢小姐》(Miss Saigon)首次來台巡演。況且台北的演出地點,不是向來被劇迷罵爆的小巨蛋,而是國家戲劇院。因此,即使所資不斐,我仍特地在票券開賣當日,立刻購買視野較好的座位,引頸期盼演出日到來。
Thumbnail
今年對音樂劇迷而言,最振奮的消息,便是知名音樂劇《西貢小姐》(Miss Saigon)首次來台巡演。況且台北的演出地點,不是向來被劇迷罵爆的小巨蛋,而是國家戲劇院。因此,即使所資不斐,我仍特地在票券開賣當日,立刻購買視野較好的座位,引頸期盼演出日到來。
Thumbnail
1. 開賣前一直覺得四大音樂劇就這齣我沒看過,所以拜託老闆搶票。開場直升機音效出來我還沒啥印象,但 Enigeer 歌一唱起來就赫然發現,這齣我看過了!(不是蝴蝶夫人,故事核心類似,但不是) 應該是94年在紐約看的(?) 那時候很窮,都只能買stage舞台側席(那時15鎂就是一週生活費),沒看過舞
Thumbnail
1. 開賣前一直覺得四大音樂劇就這齣我沒看過,所以拜託老闆搶票。開場直升機音效出來我還沒啥印象,但 Enigeer 歌一唱起來就赫然發現,這齣我看過了!(不是蝴蝶夫人,故事核心類似,但不是) 應該是94年在紐約看的(?) 那時候很窮,都只能買stage舞台側席(那時15鎂就是一週生活費),沒看過舞
Thumbnail
依筆者的獨斷與偏見挑出更適合入門的「四大音樂劇」,讓沒接觸過美國音樂劇的人大概了解不同時期與題材可以展現出來的感覺。
Thumbnail
依筆者的獨斷與偏見挑出更適合入門的「四大音樂劇」,讓沒接觸過美國音樂劇的人大概了解不同時期與題材可以展現出來的感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