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新解: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書中區別「真焦慮」和「假焦慮」:
當然書中也提到「你可以同時確認並參與這兩種形式的焦慮(事實上這是最理想的做法)」。
關於「假焦慮」大部分是老生常談,而關於「真焦慮」提到:
社會與家庭的期望,能夠誘使我們背叛自己的真同意和真拒絕,或者更糟的,它們還能讓我們偏離正軌,說服我們社會本能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本能。
這也回到《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深度職場力》、《夠好的工作》等書提到的「自我決定論」、「價值自決」,其實社會阻止「自我決定」的基本方式就是金錢,一位下一餐沒有著落的人,很難依靠「自我決定論」認為自己的價值不是由社會決定。
而作者對認知行為療法的批評,也讓我心有戚戚焉,我是非常喜愛認知行為療法,它也跟斯多葛學派、佛法、正念冥想也相關,不過也有其問題:
認知行為療法大體上認為,情緒性的推理不值得信賴。也就是說,這些悲觀的直覺都只是如心理過濾、否定正向層面、讀心術或災難化等認知扭曲的例子罷了。「別那麼情緒化,要客觀。」認知行為療法如是說。
但是,退一步,我也相信不帶感情思考比感受和直覺更有價值的這種觀念,確實存在於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而這種觀念可能有害。
換言之,客觀、抽離、貼標籤、正念冥想、回到當下等方法,確實可以處理焦慮情緒,因為你跟情緒拉開了距離,你可以以此距離繼續過生活,就像習慣警鈴持續的告警,但你不認為是自家的警報一般,可是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可能有害,又或者每當煩惱產生就靠正念冥想回到當下,是否也是種逃避策略呢?
作者也提到「週日恐懼症」:
週日恐懼症是你的靈魂在反抗工作的產物,因為該工作與你的目標或價值觀不一致。有時我們害怕週一的早晨,不是因為整個週末都很放縱,而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感覺起來很虛無,沒什麼重要的貢獻。我已見過夠多病患在週日傍晚逐一檢查了他們各式各樣的假焦慮,但卻只找到了深埋在壓力反應之下的深刻見解。我開始領悟到,我們都需要仔細傾聽藏在週日恐懼症背後的真相。
我想這應該是許多上班族的心聲,這似乎回到金錢焦慮的議題,如果有了足夠的錢,你還會從事目前的工作嗎?以我來說是不會。這方面有理想點的會討論「無條件基本收入」,但我認為有生之年在台灣難見,目前多數正在進行的是半躺平,不會為工作奮鬥且低慾望的方式享受生活。
最後,作者寫到: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未來會怎樣,而不堅持要知道是一種智慧。只要我們有信念,相信自己就在該在之處,我們便能夠鬆開雙手。如果我們知道可以信任自己的話,真的還會覺得需要控制結果嗎?知道我們在自己的路徑上,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就已經足夠。
如同俗語說「盡人事,聽天命」,我們就算預判了多少對手棋路,對手還是有可能神來一筆,雖然道理簡單,不過什麼程度才是「盡人事」呢?要窮盡所有棋路嗎?什麼時候該放手呢?放下是另一種放棄嗎?這樣是過度思考嗎?不堅持要知道是一種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