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從十年前那個小教室裡離開了,妳叫我讀我就讀,叫我寫就寫,一邊乖乖聽妳的話,充分得到了妳的讚美跟疼愛,謝謝妳。雖然有點遲了,現在給我那張,耀眼的畢業證書吧。」
我始終覺得,「畢業」代表的並不是瀟灑不回頭,而是懷有某部分的眷戀與遺憾。
曾經,我們以為揮別學生時代的自己能越來越好,可以昂首闊步地面對未來每一個挑戰,成為連自己都想加倍愛護的存在,可等到時光不停流逝、望向當初瀟灑走出教室的自己,才發現:
阿,原來還有這麼多尚待和解、不願回頭的過去;阿,原來好多「自信、自我」走到了社會就豪不管用,畢竟人不能永遠活在過去;阿,原來某部分的我遭到了現實社會的衝擊,一次次被迫隱藏想要坦蕩蕩的真心。
每個阿、每一個原來,都令我思索著,或許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真正畢業」的時間點。那個時間點並不是社會賦予我們的產物,並不是年齡賦予我們「不得不」的使命,而是總有一天,總算能揭開自我、反思自己真實面貌的赤裸與肯定。
而《畢業》中的主要角色們,畢業的時間軸都不相同,有些人甚至還沒畢業(笑)。
李俊豪(魏嘏雋飾演)在即將邁入 30 歲之際才揮別「自我」的漩渦,學會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思考,蛻變成堅定又體貼的成熟大人;徐慧真(鄭麗媛飾演)總算看見拼命過後被遮住的初衷,回歸校園生活,總算有勇氣卸下「明星講師」的身分;南清美(蘇珠妍飾演)則用自己的堅定鼓舞了崔勝奎(申柱協飾演),更是喜愛文學之人得到莫大慰藉的情書:
只要你喜愛,那麼不去想意義也無妨,永遠不要畢業也無妨。
劇中,比起愛情線,我更喜愛佔了大篇幅的職場戲份,以及每一個對於「教育」的探討。每個人對於教育觀點的不同,似乎反映了性格本身,為了什麼而教也能有百百種觀點。當「喜歡學生」已成為空口白話,如何身體力行實踐、教出透過課程學會思辨、而不是考試機器的學生,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李俊豪,這一次,是你贏了。」
那份本質,或許是教育中最迷人的一部分。當徐慧真、珉智迷茫時,拯救他們的從來不是職場裡波濤洶湧、利益相對又容易破碎的關係,而是那份最單純、來自學生的本質——
「拖你的福,我才能聽到學生稱讚我是個好老師,結果我卻把這點忘得一乾二凈。雖然我只是個助教,但也算是個老師,我希望我可以很帥氣。」
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人,只不過,該如何從複雜的環境中找回最純粹的自己,或許是《畢業》中讓我反思最多的層面。當徐慧真揮別了過去看似設想周到、實則不信任他人的處事方式,那一刻,她的教學不但有所突破、愈發完整,世界也總算變得開闊。
使得最後的她,有勇氣揮別名譽殿堂的牆,毫無留戀地迎向未來。
最後,想談談《畢業》中,我最喜歡、最堅定又帥氣的南清美老師。
「要是每個人對學問的態度,都像大嗣洞那種風氣,世界是會崩壞的。是靠讀書本身的價值,人類才能發展到現在這地步。」
「我至今依然是個擁有不多的人,我所擁有的,能依靠的都只有我自己。只能靠著自尊心和自信感撐下去。」
如果說劇中要頒發一個「普通人勝利獎」,無非是南清美老師莫屬。雖然一開始入職補習班時明顯有不公平待遇,但她始終維持著正義本色,試著用擅長之處突破重圍;她始終相信自己,用有趣的方式講述生澀的古典詩歌,在最困難之際反而自信地說出「學生就是我的後盾,因為他們喜歡上我的課!」,發散著專屬於她的魅力;她誠實面對自己沒有的、再將日復一日的努力作為直場上的堅強的後盾,受到別的老師挑釁時毫不動搖,那句「請你不要抹滅別人的努力」帥到不能再帥。
普通人仍能活出自己,用努力填補所有不足之處。雖然過程很辛苦,可是我們可以活的坦蕩蕩,活的帥氣又真實,活的有邊界感又值得讓人依靠。
-
《畢業》是一部非常細膩的作品,編劇筆力深厚又沒有說教意味,還帶有一絲對於「人文」學科(還是說社會?)的嚮往。
是阿,也許,熱愛某些領域的我們還不知道一直做下去的原因,但我們都能有屬於自己精神勝利的一片天空——
那片天空,與任何人、任何職業、任何地位等現實產物都毫無關聯。單純只是,你在那裡,僅此而已。
(對了,上面沒有寫到,這部女性之間互相幫助的力量也非常動人!是眼眶會不經意含淚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