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消融的季節》紀錄片觀後感

《雪水消融的季節》紀錄片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吸引了我的注意,帶著好奇心去觀賞這部影片。20多年前剛出社會時,我曾在報紙上看到一則關於認識的朋友在登山時遭遇意外的報導,當時的震驚和難受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朋友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0多歲,而我們的人生卻繼續向前。那段文字報導讓我難以想像當時同行者的心情,但因為人生的分道揚鑣,也無法探詢。影展選片指南介紹讓我瞬間共鳴,於是決定一探究竟。

這是一個沉重而悲傷的故事,導演能勇敢地直面自己的創傷,並透過影片表達對摯友的懷念與敬意。儘管生命無常,導演藉由這部電影,將對生命與環境的熱情與精神延續了下去。紀錄片中有大量的紀錄素材,重返主角的旅程雖然充滿悲傷,但也是影片中最精彩的ㄧ段,得以看到導演如何以真誠面對過去的傷痛,並從中獲得心靈的救贖。

然而,影片的主軸與我原本的想像有些不同。我以為影片會以同行者為中心,並極其悲傷。導演卻選擇從自身視角切入這個議題,這使得我預期中的悲傷感大大減少,但卻收穫了不同層次的感受。影片中,導演以紀錄過往的方式的描繪了那些難以言喻的情感,同時也展示了人類在面對失去時的堅韌與勇氣。導演用真誠的視角和真實感人的生命故事,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avatar-img
稜之行的沙龍
5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稜之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觀後感分享,內容描述了對於臺北電影節的一部日本電影異國日記的感想。著重於該電影故事情節的內容和影片的觀影感受,以及對該片在漫畫劇情交代上的期待。
開始在二子坪步道,步道上陽光灑落,藍天紅葉,心情大好。
福巴越嶺可以走在叢林與森林,被巨石和枯木包圍的古道。
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搭配芒草和豔陽
本來有預期會很熱,但不知道會這麼之熱!
從大霸下山之後就一直思考我的裝備和要提升體能阿,本想要去走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考量現在的體能,團隊,交通啊,還是放棄。突然看到健行筆記上面的遊戲。決定周末約個同學去健行。 其實比想像中輕鬆,健行的道路也很多樣,有水泥路,也有竹林,一般的林相,總共統計走了12.9公里,走了4小時13分,爬升940,
電影觀後感分享,內容描述了對於臺北電影節的一部日本電影異國日記的感想。著重於該電影故事情節的內容和影片的觀影感受,以及對該片在漫畫劇情交代上的期待。
開始在二子坪步道,步道上陽光灑落,藍天紅葉,心情大好。
福巴越嶺可以走在叢林與森林,被巨石和枯木包圍的古道。
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搭配芒草和豔陽
本來有預期會很熱,但不知道會這麼之熱!
從大霸下山之後就一直思考我的裝備和要提升體能阿,本想要去走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考量現在的體能,團隊,交通啊,還是放棄。突然看到健行筆記上面的遊戲。決定周末約個同學去健行。 其實比想像中輕鬆,健行的道路也很多樣,有水泥路,也有竹林,一般的林相,總共統計走了12.9公里,走了4小時13分,爬升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