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

含有「電動自行車」共 1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邑昇(5291)於2025年8月29日舉行法說會,回顧營運。2025上半年營收5.36億元,毛利率22%。高階PCB轉型成功,HDI及厚銅板需求成長。光電事業部開發電動輔助自行車及智慧車燈,獲國際訂單。未來聚焦低軌衛星、無人機、AI伺服器等應用,擴大產能。ESG推動公益活動,獲桃園金獎。展望營收成長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法說會#2025Q2#5291
付費限定
探討美國232條款對臺灣自行車出口的衝擊,以及中國自行車品牌崛起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文章分析關稅造成自行車售價上漲,消費者負擔加重。同時,中國品牌如Amflow、Teewing和XDS憑藉創新科技、合理價格和積極的市場策略,迅速崛起,對傳統西方品牌造成威脅。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美利達工業(9914)於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公布,Q2 EPS 1.32元,上半年EPS 2.72元,營收受匯率影響但歐美市場回溫帶動成長。集團上半年台灣廠外銷佔比58%,中國內銷比重從32%降至17%。儘管台幣升值造成5.3億匯損,公司憑子公司與轉投資獲利抵消衝擊。展望Q3,匯率影響料減緩,庫存
含 AI 應用內容
#法說會#2025Q2#美利達
付費限定
探討美國關稅政策對臺灣自行車產業的衝擊,分析關稅、匯率、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並探討臺灣技職教育體制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性。文章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比喻自行車業受美國貿易政策波及的困境,並引用數據和時事新聞佐證。
Thumbnail
想買台電動自行車代步,卻被「微型電動二輪車」的新法規搞得頭昏眼花? 到底現在要不要掛牌?要不要駕照?酒駕會怎樣?補助還有嗎? 別擔心!你的所有疑問這篇一次解答! 本文直接幫你整理好2025年最新的法規懶人包、選購重點, 並精選7款從CP值、品牌到電池類型的熱門車款, 讓你一篇搞懂所有規則,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臺灣自行車產業面臨全球需求萎縮、製造成本上升、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未來五年將面臨嚴峻考驗。本文分析臺灣自行車產業現狀及挑戰,並提出強化出口導向、建立產業韌性基金、推動碳中和等對策建議,以及學習DJI-Amflow成功案例,透過技術創新、輕量高性能、智慧整合等策略,提升產品競爭力。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探討臺美20%對等關稅、美國取消800美元免稅進口門檻對臺灣自行車產業的影響,以及歐洲自行車產業衰退、柬埔寨自行車出口回溫等議題,分析臺灣自行車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機會。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臺灣面臨20%的對等關稅,競爭力受越南、柬埔寨、印尼影響,未來需關注價格調整、訂單及生產轉移。Shimano財報顯示市場復甦緩慢,庫存調整持續,但自行車部門仍有成長。文章最後以職場生涯為例,鼓勵抱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
Thumbnail
Henry Hsu-avatar-img
2025/08/02
如果如果 最後政府真的能談成15% 這小小的4-5%稅率差距能讓台灣自行車業對比東南亞起死回升嗎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2
Henry Hsu 看你對起死回生的定義是什麼? 我是認為回不去數百萬台出口的光景了。 美國認定自行車的原產地是看車架最終組成地,台灣產的車架數量就是那麼多。 而且不用到4~5%,只要差個1%,對高單價成車來說就差很多了。 這已經足夠讓品牌想把高階車種留在、轉回台灣。 但話說回來,是高階車市場、品牌也就那麼多,養不活目前全部的工廠。 台灣的自行車出口/生產量會萎縮至某個程度,然後就維持住。 最好的結果是台灣仍是自行車生產、研發的重心,因為資源人才都在這裡。 除非中國品牌成功挺過這波衰退,然後品牌升級,那麼就會產生磁吸效應。 現在就是一個過程,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付費限定
其實這週沒啥心情寫文章,因為人生總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作。 希望本文在下週發佈時,島嶼已經天光,我們都能走向新的篇章。 我個人的政治立場是不用在產業分析專欄一直重覆啦~因為已經夠明顯了~ 本週就來聊聊幾則新聞吧。 體驗,而不是擁有 Bikeurope刊登了一篇文章《Rental schem
Thumbnail
Juicemax CC-avatar-img
2025/07/28
這週一真的是比Monday Blue還Blue,按照今日外媒對於投票結果的論調...感覺第三季第四季關稅增高的態勢是一去不復返了.
付費限定
隨著全球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市場蓬勃發展,自行車廠和投資者紛紛關注如何透過「智慧化」取得高轉換率的生態系統優勢。智慧功能與數位服務不僅提升車友體驗,更能帶來訂閱經濟等新商機,形成競爭壁壘。本文將針對四大智慧化策略逐一說明,包括實際案例、技術應用和產業洞見,全面掌握2025年的電輔車智慧化趨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