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教堂裡的一場演出》談考古的限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看完最大的疑惑是吃海鮮的牙齒為何比較健康? #簡易判斷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方式為是否有箕形門齒

#看完最大的疑惑是吃海鮮的牙齒為何比較健康? #簡易判斷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方式為是否有箕形門齒


1.基隆和平島地區於1626~1642年為西班牙殖民地,共殖民16年,直到1642年被荷蘭東印度公司驅逐。之後荷蘭將原西班牙之「聖薩爾瓦多城」改建成「北荷蘭城」。


2.諸聖教堂教堂遺址的歷史不只有荷西時期,向前還包括400~2000年前的鐵器時期文化層(鐵渣、鐵器),及3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圓山文化層(陶器、石器)。向後則包括清領時期(房舍殘跡)及日治時期(造船廠員工宿舍之磚砌遺構)。


3.第一次發掘:2011~2014年間,我國與西班牙團隊合作,執行「從文藝復興到新石器時代:西班牙在台灣基隆的堡壘及台灣南島民族的史前環境」研究計畫,於和平島平一路公共停車場進行考古試掘,及針對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時期的活動、與原住民的互動進行調查研究。


4.第二次發掘:2016年,發掘出疑似教堂之修道院的建築遺跡及其周邊之墓葬;共發掘出4具骨骸,其中有3具完整骨骸,另1具則發掘到頭部。


5.第三次發掘:2018年,「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發掘出末端祭壇、中間中廳及入口之平面面貌。與墓葬10具;圓山文化之陶罐、圈足、陶把手;十三行文化之印紋陶;中國貿易之陶瓷,如安平壺、克拉克瓷;少量歐式生活用品,如皮帶扣、十字架。


6.片中之專有名詞一:「克拉克瓷」,係指從明代至清代初年景德鎮為主出產的青花瓷。源於葡萄牙語Caraack,意為「巨型商船」;1604年,荷蘭人劫獲葡萄牙商船,將青花瓷運往阿姆斯特丹拍賣,該類瓷器於歐洲聲名大噪。


7.片中之專有名詞二:「安平壺」,又稱宋甕、宋陳甕、明瓷、龜甕、火藥罐,因台南安平大量出土而得名,實際用途尚不明。


8.片中之專有名詞三:「炻器」,係指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器。本意是石器。日本翻譯時為了表明其非石頭加工而成,而是經燒製而成,加上「火」字旁以辨別。傳統東亞未再細分介於較低溫的陶器與較高溫的瓷器之間的炻器(不需上釉)。


9.聖薩爾瓦多城位於教堂附近,然而並非同一時期興建,前者於1626年開始興建,後者則由考古發現之大量石材基底,基於和平島不生產石材,推測非殖民初期所建。


10.從人骨遺骸中無法直接判定為何種族屬,僅能判定年齡與性別,族屬需DNA鑑定才可知,其中顱骨的「岩顳骨」完整保存DNA的機率較高。


11.遺骸中除歐洲人外,還有以貿易為主的「馬賽族」(又稱巴賽族,為凱達格蘭族之支系)。


12.柬荷戰爭:1641年於馬來麻六甲建城堡,1642年驅逐西班牙佔領台灣,1643年與柬埔寨爆發金邊湄公河的「柬荷戰爭」;最主要目的令柬埔寨列密提巴代國王易卜拉欣,歸還先前收取賄賂。然而,文件尚未送達,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表彼得就於岸邊遭柬埔寨軍隊擊殺,結果1642年荷蘭打輸逃走後,1644年再打一次又輸。


  撇開一場沒有人(觀眾)、混雜古今中西樂器(骨笛、鹿角、長笛、鑼)、及沒有節拍的演出(非四四拍或三四拍)。本片提供了一般民眾認識考古與歷史的視窗,感受到考古奠基於證物的敘事。然而,考古的基礎同為考古的限制。


  奠基於物的限制一:感知經驗。除了有難以從當代經驗還原為過去經驗的問題外,更在於難以從物質推斷使用、甚至物質背後的精神,如:用途仍不明的「安平壺」。經驗主義者如休謨,透過類似性、鄰接性、因果性,以心理(想像力、信念)取代經驗事實的必然性,而非康德奠基於純粹理性,先於經驗的普遍性、必然性。


  奠基於物的限制二:考古作為一種科學,透過經驗累積歸納。然而,歸納的結果並非必然,亦是如同經驗的偶然。古物會被發現、發掘,即是一種偶然,如:諸聖教堂發掘出釘子及釘子上遺留的木頭,推斷過去曾有棺木,然而,該處卻未找到人體遺骸,再推斷可能遺骸被取出送至馬尼拉。或透過分析玻璃珠的化學成分得知配方,推斷燒製的可能時期與區域,然而,卻難以說明為何會發展出不同的燒製方式?是否同時有不同燒製方式的可能?


  突破考古的限制在於詮釋與體系性的方法認識古物;古物不只物質層面,還有文化層面。古物不只單一、特定的使用方式,更有與其他物連動的不同使用方式。古物非作為封閉、去脈絡、線性的對象思考,而是與環境、他者開放、脈絡、循環的互動關係下思考。

【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在基隆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現場,一場跨領域的音樂演出,企圖在這個安靜沈睡幾百年的考古現場中,再一次創造聲音。│紀錄觀點

第一章:文化與歷史之島|小島大歷史-再現聖薩爾瓦多城|中文字幕

和平島B考古遺址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3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4/12/21
  繼去年拿到營造業工地主任執業證,今年年初獲古蹟修復工程工地主任資格,成為「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資產人才庫之人才後。今年年底再傳捷報,獲水下文化資產專業人才資格,先給自己按個讚。   《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水下法》)作為2015年制定,2022年第一次修正之法律,相較於1982年
Thumbnail
2024/12/21
  繼去年拿到營造業工地主任執業證,今年年初獲古蹟修復工程工地主任資格,成為「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資產人才庫之人才後。今年年底再傳捷報,獲水下文化資產專業人才資格,先給自己按個讚。   《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水下法》)作為2015年制定,2022年第一次修正之法律,相較於1982年
Thumbnail
2024/09/13
*本文將書中「文化遺產」翻譯為「文化資產」以符合我國慣用語   《當代保護理論》(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nservation)出版於2004年,作者為西班牙文化資產理論家維尼亞斯(Salvador Muñoz-Viñas)。本書探討二戰後現代意義上的文資保護,從20
Thumbnail
2024/09/13
*本文將書中「文化遺產」翻譯為「文化資產」以符合我國慣用語   《當代保護理論》(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nservation)出版於2004年,作者為西班牙文化資產理論家維尼亞斯(Salvador Muñoz-Viñas)。本書探討二戰後現代意義上的文資保護,從20
Thumbnail
2024/09/13
  《修復理論》(Teoria del Restauro)作者為義大利保存修復理論專家布蘭迪(Cesare Brandi, 1906-1988)。該書於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發展出來,1961年成稿,1963年出版,1996年出版英文版,去年(2023)才出版繁中版。該書之所以被視為文資
Thumbnail
2024/09/13
  《修復理論》(Teoria del Restauro)作者為義大利保存修復理論專家布蘭迪(Cesare Brandi, 1906-1988)。該書於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發展出來,1961年成稿,1963年出版,1996年出版英文版,去年(2023)才出版繁中版。該書之所以被視為文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威尼斯托爾切洛島的聖母昇天聖殿是東正教和拜占庭藝術在早期威尼斯共和國的重要代表,具有重要歷史和藝術價值。文章介紹了聖母昇天聖殿的歷史背景、建築特點、宗教實踐,以及其對文化與藝術的價值。
Thumbnail
威尼斯托爾切洛島的聖母昇天聖殿是東正教和拜占庭藝術在早期威尼斯共和國的重要代表,具有重要歷史和藝術價值。文章介紹了聖母昇天聖殿的歷史背景、建築特點、宗教實踐,以及其對文化與藝術的價值。
Thumbnail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的聖加侖修道院建築群,是於西元719年由本篤會教士成立,直到西元1805年被廢除並世俗化。聖加侖修道院為獨立的采邑修道院國,國土包含聖加侖、阿彭策爾與部分德國南部區域,聖加侖修道院院長更是有神聖羅馬帝國親王身分,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議會中擁有席位和投票權。
Thumbnail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的聖加侖修道院建築群,是於西元719年由本篤會教士成立,直到西元1805年被廢除並世俗化。聖加侖修道院為獨立的采邑修道院國,國土包含聖加侖、阿彭策爾與部分德國南部區域,聖加侖修道院院長更是有神聖羅馬帝國親王身分,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議會中擁有席位和投票權。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札達爾之旅,此城擁有許多傲人的歷史,數千年來一直是達爾馬提亞首都,擁有豐富的麗史文化,從那斑駁的牆垣與無數的宗教紀念碑足可證明:包括克羅埃西亞最古老的大學、第一本小說、第一份報紙都是在此誕生。首先穿過古老的羅馬城門,拱門上方的石獅子,正是當時威尼斯的象徵,前往舊城區裡的最具代表性的聖多那教堂,圓錐形
Thumbnail
札達爾之旅,此城擁有許多傲人的歷史,數千年來一直是達爾馬提亞首都,擁有豐富的麗史文化,從那斑駁的牆垣與無數的宗教紀念碑足可證明:包括克羅埃西亞最古老的大學、第一本小說、第一份報紙都是在此誕生。首先穿過古老的羅馬城門,拱門上方的石獅子,正是當時威尼斯的象徵,前往舊城區裡的最具代表性的聖多那教堂,圓錐形
Thumbnail
參觀斯里蘭卡加勒古城是一段充滿歷史和文化的體驗,這座城市蘊藏著豐富的華麗建築和古樸美麗的街道,沿街頭散步、觀賞古城風光,是一種尋訪自然和古代痕跡的享受。城市中心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其中包括荷蘭歸正會教堂和舊城門等著名景點。保留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軌跡。夕陽下的街頭藝人表演和岩石跳水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Thumbnail
參觀斯里蘭卡加勒古城是一段充滿歷史和文化的體驗,這座城市蘊藏著豐富的華麗建築和古樸美麗的街道,沿街頭散步、觀賞古城風光,是一種尋訪自然和古代痕跡的享受。城市中心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其中包括荷蘭歸正會教堂和舊城門等著名景點。保留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軌跡。夕陽下的街頭藝人表演和岩石跳水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Thumbnail
到塞浦路斯的第二天,到首都尼克亞區走走,透過博物館文物了解在這塊島上的歷史足跡,加深對塞浦路斯的認識。
Thumbnail
到塞浦路斯的第二天,到首都尼克亞區走走,透過博物館文物了解在這塊島上的歷史足跡,加深對塞浦路斯的認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