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認真看心葉球蘭-填圖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記得以前小時候考試會有填圖題, 剛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填圖題好像都出現在地理!!

不過花我們也可以做個填圖題, 地理範圍就是這朵花

raw-image

依然是主題植物是心葉球蘭, 這應該是最後一回完結篇了

花序屬繖形花序, 小花可能20-40朵

raw-image

小花柄細長,粉紅色披毛

 

raw-image

花萼深5裂,裂片披針形,宿存

花冠深 5 裂,邊緣反捲, 背面光滑無毛


raw-image

花冠內側表面密批略長之絨毛狀似毛毯

中央有一5瓣之副花冠, 包圍著最中央的雌雄蕊柱


raw-image

正面看,五枚副花冠,裏頭包著雌雄蕊(被包在裏頭了)

注意看兩枚副花冠底部還有一個像裙一樣的構造!(這部分在日誌後面再說)


raw-image

從不同高度位置橫切都拍一下

01頂部俯視 02柱頭盤  03子房頂端  04子房中央(兩個分離的心皮,但最頂端柱頭的位置可能合生)


raw-image

橫切對縱切, 可見心皮雖下方分離但最中央的柱頭與花柱似乎合生


raw-image

整朵花最特別的就是雄蕊!

單一的雄蕊如黑色線圈內範圍,各雄蕊之基部(花絲)相鄰但不合生

相鄰處的邊緣反捲外露,位置部分如左上圖之123,

下面兩圖不標原圖做比較


raw-image

外觀與縱剖對照圖, 圖1-6黑色箭頭所指之處為雄蕊於各瓣間反捲突出的位置

 圖7中黑色框線外側為副花冠, 內側為雄蕊(不包含花粉器)

 

raw-image

上圖中標示: 1.花冠 2.副花冠 3雄蕊  4雌蕊  5柱頭盤

a+b+c+d=雄蕊外露反捲的部位, 會從兩瓣副花冠中間出現

其中a 有文獻說是花絲  b為大家熟知的花粉器

而導引道是大家所稱的花藥翼組成在c的位置

以前一般認為認為是由兩個相鄰的花藥翅是對應於不育的背側花粉囊的基部伸長形成

不過後來有學者認為它可能是花絲與花藥共同產生的構造, 所以認為稱為雄蕊翼較為適當(1)

 許多文獻說e屬花絲(超胖的絲!)

花絲會與其他瓣的花絲相連圍繞形成筒,如右圖的3,5個相連但不合生

d的位置會分泌花蜜所以稱之為蜜管(nectar tube)

 

raw-image


雌蕊不特別, , 如上圖的(4)只是花柱旁多了一個柱頭盤( stigmatic disc)

而柱頭盤它該屬雌蕊呢? 還是雄蕊?

心裡一直覺得奇怪的是”柱頭盤”這構造好像大家都把它當”特異份子”帶過

目前還沒查到到底它的來源是甚麼? 是花柱長了翅膀?!

乍看之下它的源頭好像也應該可以屬於雄蕊?!

不過它與雄蕊的e介面間呈分離狀態

總之雌雄蕊的位置包含了3+4+5,可以用雌雄蕊柱四個字帶過

 

raw-image

看一下沒有標示的原圖….

沒找到答案前似乎這混搭的雌雄蕊每個構造的源頭到底是誰? 超級好奇!!

 左圖還可以隱隱約約看到花住從柱頭盤中央通過


raw-image

外觀各角度與縱剖面相對圖

因為查文獻的時候多了一個"花藥裙(anther skirt)", 它的位置在上面幾張圖的”3”的位置

圖中標示:

1為導引道(雄蕊翼)

2為蜜管,到時吸引蟲媒的花蜜在此產生

3 花藥裙

花藥裙主要由花藥的兩個側基裂片組成。Hoya中,這些裂片與副花冠的基突的下側融合,並已演變為雌蕊的主要結構。嵌入花藥裙部的是花蜜管,是由導軌的基部伸長形成。在羅摩亞科中其他幾個屬也有花藥裙的不過不像 Hoya屬的那麼進化複雜(2)

在許多物種中,花蜜分泌功能已經轉移到冠狀基部突下方的花藥裙邊。此處稱為次級蜜管,而原先在導引道與副花冠間縫隙的初級蜜腺及蜜管已經失去功能

蜜管是由花藥裙形成的凹陷,並與副花冠聯合在一起可以用來儲存花蜜(3)

 

raw-image

另外之前看植物時也常發現乾掉的樣本似乎更能顯現構造間的界線

 

raw-image

 在這或許可以較明顯的看到花藥裙與蜜管?!


raw-image

剝一瓣看這乾到一半的樣本, 是否可以體會導引道與蜜管?

大約猜了個位置…………..說實在話我無法十分把握!!!

 

raw-image

(照片分享者:Junejasmine Chang)

花蜜在此, 不過花兒倒但吊有些花蜜是會流到每枚副花冠尖端的(即使朝上!?)


raw-image

青容說他的心葉球蘭這一兩天也開花了

上頭還掛著(頂著)花蜜


raw-image

花蜜少量時會附著於副花冠的外側先端, 可能與花蜜本身的表面張力及附著力有關

所以請青容幫忙拍拍看是否可以看到較清楚的蜜管

用青容送的照片組合了一下

圖中A 的位置是蜜管, B為副花冠底部的凹痕 C為花蜜

花蜜由蜜管(A)內側分泌後會由花藥裙底下滲出, 先猜測有可能會再沿著由副花冠下方的凹痕(B)到達其外側端部(也就是花蜜附著的位置),所以即使朝上,花蜜也是會集中在副花冠先端


raw-image

而導引道與蜜管其實就是一個面朝內的管子狀構造(不過外部相連不合生), 黑色箭頭為內側方向

這部分以後有機會再看是否可以近拍或用手機顯微鏡拍拍看

附註: 青容有嘗了一下, 說這花蜜甜甜的!!

raw-image

擷取部分JC拍的小花, 可以在照片中試著找花藥翼(雄蕊翼)形成的導引道-蜜管-花藥裙

花蜜有點多.....所以滲到外側來了,而這花蜜的附著力不知道會不會與底下花瓣的絨毛也會有關係?!

這部分可能需要物理方面的解釋...目前我不懂!!

透過被這花蜜吸引過來的蟲媒幫忙讓每朵小花能結果生子

而我也期望有天能見它們的果實與種子(若是各位朋友手邊有照片歡迎分享喔!)


raw-image

最後加上一個帥氣的男主角, 花粉器


raw-image

至於這一張的填圖題, 就自己找答案嘍!

raw-image

有一種花可以很明顯看到在心葉球蘭中花藥裙與蜜管間模糊的構造

參照文章裡的照片,我也畫了一張~當作日誌的插圖

仔細看.....就真的可以看到裙擺 (e)!!

b花粉器 c導引道 d蜜管

Hoya medusa --點選即可看參考圖(3)

花圖1

花圖2



相關參考文獻:

1.Staminal wing and a novel secretory structure of asclepiads

2.Corona and anther skirt in Hoya (Apocynaceae, Marsdenieae)

3.[Botany • 2023] Hoya medusa • A New Species of Hoya R.Br. (Apocynaceae: Asclepiadoideae) from the Philippines


相關資訊:

中文名:心葉球蘭

學 名:Hoya kerrii( 夾竹桃科Apocynaceae-蘿藦亞科 Asclepiadoidea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子-黑胡桃網路閣
23會員
38內容數
植物觀察日誌與生活札記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17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2025/03/17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記得以前小時候考試會有填圖題, 剛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填圖題好像都出現在地理!! 不過花我們也可以做個填圖題, 地理範圍就是這朵花 依然是主題植物是心葉球蘭, 這應該是最後一回完結篇了 花序屬繖形花序, 小花可能20-40朵 小花柄細長,粉紅色披毛   花萼深5裂,裂片披針形,宿存 花冠
Thumbnail
記得以前小時候考試會有填圖題, 剛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填圖題好像都出現在地理!! 不過花我們也可以做個填圖題, 地理範圍就是這朵花 依然是主題植物是心葉球蘭, 這應該是最後一回完結篇了 花序屬繖形花序, 小花可能20-40朵 小花柄細長,粉紅色披毛   花萼深5裂,裂片披針形,宿存 花冠
Thumbnail
這回要先謝謝青容送的花毬照片,含苞與盛開 看到左邊的照片時.....其實我很擔心那一球球的花蜜會掉下來 我猜如果花蜜再多滲出一些的話應該會滴!? (沒看過所以我也不感亂講) 不過上網查資料時可以看到花蜜多到超誇張(關鍵字: Hoya nectar) 另外還有一個影片, 花主人用試管收集花蜜(
Thumbnail
這回要先謝謝青容送的花毬照片,含苞與盛開 看到左邊的照片時.....其實我很擔心那一球球的花蜜會掉下來 我猜如果花蜜再多滲出一些的話應該會滴!? (沒看過所以我也不感亂講) 不過上網查資料時可以看到花蜜多到超誇張(關鍵字: Hoya nectar) 另外還有一個影片, 花主人用試管收集花蜜(
Thumbnail
這圖漂亮嗎? 製作過程剪剪貼貼, 詳細順序如何取得已經忘了!!    過程中曾用PowerPoint 中背景移除的功能 不過複製圖片時背景會是白色的....而其實我只是要那單獨的一團花 因為想把手中的那團花序貼到這片心葉上 後來用了Clip studio 取花後這才如願
Thumbnail
這圖漂亮嗎? 製作過程剪剪貼貼, 詳細順序如何取得已經忘了!!    過程中曾用PowerPoint 中背景移除的功能 不過複製圖片時背景會是白色的....而其實我只是要那單獨的一團花 因為想把手中的那團花序貼到這片心葉上 後來用了Clip studio 取花後這才如願
Thumbnail
記憶中忘了自己有沒有真正看過球蘭!? 不過這回是真的看到了......但年紀大了,不知幾年後是否會忘記曾與球蘭碰過面!? 寫下來有圖為證,可以提供回憶並幫助記憶 這回的球蘭日誌以純欣賞為主........照片來自FB沈佳靜 瀏覽佳靜的FB,覺得他只要是植物就愛!! 跟我有點像......
Thumbnail
記憶中忘了自己有沒有真正看過球蘭!? 不過這回是真的看到了......但年紀大了,不知幾年後是否會忘記曾與球蘭碰過面!? 寫下來有圖為證,可以提供回憶並幫助記憶 這回的球蘭日誌以純欣賞為主........照片來自FB沈佳靜 瀏覽佳靜的FB,覺得他只要是植物就愛!! 跟我有點像......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被分配了一片花壇,在其中栽種特定種類的花朵。花種的類別或數量都一樣,區別在於,不同的個體對花的喜好不同...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被分配了一片花壇,在其中栽種特定種類的花朵。花種的類別或數量都一樣,區別在於,不同的個體對花的喜好不同...
Thumbnail
蘭花 蘭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獨特的雙子葉植物花朵。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開花植物家族,擁有超過 25,000 種。蘭花原產於世界各地,但在熱帶地區最為常見。蘭花的花朵通常具有對稱性,由六個花瓣組成。花瓣的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顏色也各不相同,從白色到黑色不等。蘭花的花朵通常具有濃郁的香氣。蘭花是
Thumbnail
蘭花 蘭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獨特的雙子葉植物花朵。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開花植物家族,擁有超過 25,000 種。蘭花原產於世界各地,但在熱帶地區最為常見。蘭花的花朵通常具有對稱性,由六個花瓣組成。花瓣的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顏色也各不相同,從白色到黑色不等。蘭花的花朵通常具有濃郁的香氣。蘭花是
Thumbnail
在這週某天的下午,老師收到訊息, 是翔皓媽媽撿了好多桃花心木的種子想要分享給小朋友們, 所以老師在收下後,利用早晨的玩樂時間,讓孩子們認識及體驗。 先帶孩子介紹桃花心木和種子的外觀, 在玩之前,老師要分享玩法時,有舊經驗的孩子就很踴躍的表達知道玩法, 緊接著就示範給大家看,大家看到
Thumbnail
在這週某天的下午,老師收到訊息, 是翔皓媽媽撿了好多桃花心木的種子想要分享給小朋友們, 所以老師在收下後,利用早晨的玩樂時間,讓孩子們認識及體驗。 先帶孩子介紹桃花心木和種子的外觀, 在玩之前,老師要分享玩法時,有舊經驗的孩子就很踴躍的表達知道玩法, 緊接著就示範給大家看,大家看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