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蔬菜-茼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raw-image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經遷居南部, 要拍紅鳳菜有點難, 所以打算就寫茼蒿與萵苣兩種植物

這回茼蒿先.............


raw-image

茼蒿的植株模樣, 上網查了一下, 說採的時候可以留兩三個節採上面就好

之後還會長側芽可以繼續採收, 不用重新播種等很久!!


raw-image

一回不知去哪看到這一小片茼蒿開花, 應該是某位朋友家, 但想不起來是誰家!!

種到開花! 不知道是要留種子? 還是放任它長,懶得動,既然開了花就順道當花賞?


raw-image

拍了含苞的花


raw-image

盛開的花, 舌狀花的花瓣基部金黃色, 尾端白色


raw-image

有時可能是品種的關係, 花瓣的顏色與形狀會有些許差異, 這群的舌狀花尾端淡黃色


raw-image

單一植株的模樣


raw-image

舌狀花淡黃-金黃, 尾端截平狀


raw-image

一回從朋友的菜園裡帶了幾株回家, 主要是想種到它結果


raw-image

另外想對剖一下花序, 屬頭狀花序


raw-image

近看


raw-image

多數無柄的小花生於扁平圓盤狀的壓縮花序軸上


raw-image

這是很多年前拍的照片

那回看茼蒿的時候不知道是在忙別的植物? 還是真的因為花太小? 沒有仔細拍......

先模仿向日葵的花構造,勾勒各構造的輪廓, 左:茼蒿 右: 向日葵

管狀花的花瓣合生為管狀,雄蕊屬聚藥雄蕊, 子房下位


raw-image

做一張茼蒿花構造圖, 標註說明如下:

1.舌狀花 2.管狀花 3. 壓縮的盤狀花序軸 4.含苞的小花 5.已開的小花(露雄蕊)

6.已開小花(露雌雄蕊)

A1+A2.子房+胚珠 A3. 柱頭 B.管狀花被 C.雄蕊之花絲分離 D.雄蕊之花藥(聚藥)

raw-image

傳粉以花粉二次呈現的模式

含苞時期:花冠尚未打開

B.雄蕊時期:花冠打開, 雄蕊凸出,花藥開裂將花粉釋出於花藥筒內,

   之後因為雌蕊伸長於向上生長時將花粉推擠並集中於花藥筒頂端

聚藥雄蕊的花藥在花藥筒的內側開裂

所以筒狀聚藥的外側看不到花粉,而花粉頂端出現,此時昆蟲穿梭其中帶走花粉

次日當雌蕊凸出花藥頂端之後, 柱頭才張開接受授粉

C.雌蕊時期:次日雌蕊凸出花藥管之外,而後張開柱頭準備授粉

之前在寫向日葵時有較清楚的圖文說明, 日誌寫在舊的黑胡桃網路閣

從別朵向日葵談授粉機制

---點選即可進入(google會有些資訊呈現, 不過還是可以進去喔!)

點"詳細說明" --仍要繼續, 即可進入,我進去很多回沒問題的


raw-image

未標註的圖


raw-image

開花與結果過程


raw-image

結果的模樣


raw-image

開始拆


raw-image

也可以這樣拆


raw-image

果實屬瘦果~很小所以當時沒有繼續拆!!

瘦果定義:含種子一枚,果皮與種皮不癒合,成熟時果皮不開裂


raw-image

很多年以前大家看到的茼蒿大多長這樣, 屬圓葉茼蒿,通常十月中開始種


raw-image

後來好像近十幾年出現這種茼蒿, 葉片類似羽裂, 稱為裂葉茼蒿

金石文老師說:裂葉的比較耐熱,九月中的時候就可種植 


raw-image

在超市裡也可以看到, 會稱之為日本種春菊


raw-image

或稱之為山茼蒿(茼蒿味道較濃)


raw-image

圓葉的通常就直接稱之為茼蒿


raw-image

前幾天上網查茼蒿時Wiki 說: 客家人煮湯圓的時候很喜歡放茼蒿

確實喔! 因為我就是客家人, 從小鹹湯圓裡少不了茼蒿!!

少了它就沒那麼好吃...........


raw-image

Wiki 也說蚵仔煎的配菜也喜歡用它!!

不過因為家裡沒有蚵仔, 所以用蝦仔來代替

raw-image

做了一個蝦仔煎, 挺好吃的喔! 不喜歡蚵仔味道的可以嘗試用這個


raw-image

吃火鍋的時候也常出現


raw-image

在家煮一小鍋可以混一餐


raw-image

這更混,燙一燙,拌蔥香豬油


raw-image

簡單好吃, 蔥香豬油香,茼蒿也香, 加起來更香


raw-image

我也曾把茼蒿葉磨碎做曾茼蒿粿


raw-image

成品如上, 還特地為它墊了張柚子葉(單身複葉)! 

吃起來還會有柚葉的香味


raw-image

這回茼蒿到此結案,下回換萵苣


相關資訊:

中文名:茼蒿

英文名:Crowndaisy Chrysanthemum,Garland Chrysanthemum

學 名Glebionis coronaria (L.) Cass. ex Spach 

    (菊科Compositae 菊屬Chrysanthemum)

別 名:茼萵、春菊、艾菜、打某菜、皇帝菜


備註:

聚藥雄蕊是指雄蕊花藥合生而花絲分離者

查詢英文時發現有人會用"Synantherous",也有人用"Syngenesious"作為形容詞

 請Chatgpt 幫忙解析這兩個字-"Synandrous" "Syngenesious"

"Synandrous" 這個詞是拉丁文中源自於希臘語的詞彙,通常在生物學或植物學中用來描述某些花卉結構。它的詞根來自希臘語 "syn-"(共同)和 "aner"(男性),意味著“雄蕊結合”或“雄蕊合生”。

具體來說,"synandrous" 描述的是花的雄蕊(男性生殖器官)彼此緊密結合或融合在一起的情形。這常見於一些植物的花朵中,當多個雄蕊形成一個結構而非單獨存在。

所以,"Synandrous" 大致上可翻譯為“雄蕊合生”或“雄蕊結合”。

"Syngenesious" 這個詞來自於拉丁文,並且源自於希臘語。它是由 "syn-"(共同)和 "genesia"(出生、產生)組合而來,字面意思為“共同產生”或“共同生成”。

在植物學中,"syngenesious" 主要用來形容某些植物的花朵結構,特別是指花的雄蕊(男性生殖器官)彼此完全融合或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結構。具體來說,它描述的是所有雄蕊的花藥(雄蕊的花粉產生部分)在同一個花朵中彼此相接或相連的情況。

因此,"syngenesious" 在植物學中的翻譯可以是“雄蕊合生”或“雄蕊共生”。

"聚藥" 要選哪一個比較好? 還是都可以? 好像都有人用喔!! 如果真的分了, 兩個字的中文翻譯該如何?

Gimini 幫忙:

這兩個詞彙都與植物的雄蕊有關,但它們描述的是不同的雄蕊結構: 1. Synandrous(合蕊的): 定義: 指雄蕊的花藥、花絲或兩者在某種程度上連合在一起。 重點: 強調雄蕊各部分之間的物理連接。 翻譯: 「合蕊的」:這是最直接的翻譯,清楚表達雄蕊連合的狀態。 「聯生雄蕊」:更強調雄蕊的整體性。 2. Syngenesious(聚藥的): 定義: 指雄蕊的花藥連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管狀結構,而花絲則通常是分離的。 重點: 強調花藥的特定排列方式,形成一個共同的藥筒。 常見於: 菊科植物,如向日葵、蒲公英等。 翻譯: 「聚藥的」:直接表達花藥聚集的狀態。 「藥筒」:強調花藥連合形成的管狀結構。 總結差異: 「Synandrous」描述的是雄蕊整體(花藥和/或花絲)的連合。 「Syngenesious」則特指花藥的連合,形成一個藥筒。 簡單來說: 合蕊的:雄蕊們「手牽手」。 聚藥的:雄蕊們「頭靠頭」。 希望這些解釋能幫助您理解這兩個詞彙的差異。


或許可以分為合生雄蕊(Synandrous stemans)聚藥雄蕊(syngenesious stemans)  

相關文章:點選即可進入閱讀

Morphology of Stamen

植物雄蕊合生的多样性、适应意义及分类学意义初探

S. Y. Bsc. Botany-Androec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子-黑胡桃網路閣
23會員
35內容數
植物觀察日誌與生活札記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2025/03/01
在桃金孃科裡有另一屬植物 Syzygium polyanthum 上網查詢資料時有人也會稱之為黃金蒲桃! 也有人稱這植物為多花蒲桃 至於誰對誰錯....沒有一定, 主要以贊同多數的方式看這植物的中文名稱 最後判定以該植物的特徵對應學名為主 這是網友觀萍分享的多花蒲桃(Syzygi
Thumbnail
2025/03/01
在桃金孃科裡有另一屬植物 Syzygium polyanthum 上網查詢資料時有人也會稱之為黃金蒲桃! 也有人稱這植物為多花蒲桃 至於誰對誰錯....沒有一定, 主要以贊同多數的方式看這植物的中文名稱 最後判定以該植物的特徵對應學名為主 這是網友觀萍分享的多花蒲桃(Syzyg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來自大溪老街的六種人氣小菜的開箱體驗,包括黃金泡菜、百香青木瓜等,每一種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作者細膩介紹了食材的製作過程和口感,並提供了購買渠道,讓讀者能輕鬆嘗到這些美味的小菜。無論是搭配白飯或下酒,這些小菜都是絕佳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來自大溪老街的六種人氣小菜的開箱體驗,包括黃金泡菜、百香青木瓜等,每一種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作者細膩介紹了食材的製作過程和口感,並提供了購買渠道,讓讀者能輕鬆嘗到這些美味的小菜。無論是搭配白飯或下酒,這些小菜都是絕佳選擇。
Thumbnail
這個季節的竹筍,煮稀飯好吃。 糙米、綠竹筍、香菇、薑片及薑黃片及橄欖油。 https://vocus.cc/new-editor/644691b0fd89780001163357
Thumbnail
這個季節的竹筍,煮稀飯好吃。 糙米、綠竹筍、香菇、薑片及薑黃片及橄欖油。 https://vocus.cc/new-editor/644691b0fd89780001163357
Thumbnail
呵呵…自己十分十分挑食,食材其實也就直接精簡了!我突然發現,我若自己煮,煮的就只我自己愛的,浪費的狀況,就會減少許多,想想覺得滿好的。 -蔬菜類:估計沒有破十樣吧!高麗菜、空心菜、大白菜、白花菜、豆芽菜、白蘿蔔、胡蘿蔔(這個僅能咖哩、蛋匹配)、絲瓜、番茄…等,果然僅有九種。 -菇蕈類:香菇、洋菇
Thumbnail
呵呵…自己十分十分挑食,食材其實也就直接精簡了!我突然發現,我若自己煮,煮的就只我自己愛的,浪費的狀況,就會減少許多,想想覺得滿好的。 -蔬菜類:估計沒有破十樣吧!高麗菜、空心菜、大白菜、白花菜、豆芽菜、白蘿蔔、胡蘿蔔(這個僅能咖哩、蛋匹配)、絲瓜、番茄…等,果然僅有九種。 -菇蕈類:香菇、洋菇
Thumbnail
屬於十字花科的芥藍花苔口感脆嫩,富含多種維生素。除了以蒜頭清炒外,也適合搭配肉類,像是芥藍炒牛肉、芥藍炒臘肉,營養豐富又美味!
Thumbnail
屬於十字花科的芥藍花苔口感脆嫩,富含多種維生素。除了以蒜頭清炒外,也適合搭配肉類,像是芥藍炒牛肉、芥藍炒臘肉,營養豐富又美味!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農業部最新公告的「110年度水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最乾淨的蔬菜前10名依序為: 不結球萵苣(A菜)、 小松菜、 龍鬚菜、
Thumbnail
農業部最新公告的「110年度水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最乾淨的蔬菜前10名依序為: 不結球萵苣(A菜)、 小松菜、 龍鬚菜、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Thumbnail
山茼蒿有種特殊香氣 有著特殊鋸齒裂葉狀 口感比茼蒿更滑口鮮嫩 營養價值: 富含維生素A、K、C、B2、β-胡蘿蔔素 手機電腦族-舒緩眼睛疲勞 便秘族-助通便 老年人-強化骨骼健康、遠離骨質疏鬆症 瘦身族-分解肉類脂肪、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美女族-修復肌膚、防止乾燥與細緻肌
Thumbnail
山茼蒿有種特殊香氣 有著特殊鋸齒裂葉狀 口感比茼蒿更滑口鮮嫩 營養價值: 富含維生素A、K、C、B2、β-胡蘿蔔素 手機電腦族-舒緩眼睛疲勞 便秘族-助通便 老年人-強化骨骼健康、遠離骨質疏鬆症 瘦身族-分解肉類脂肪、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美女族-修復肌膚、防止乾燥與細緻肌
Thumbnail
小時候聽阿母講過一個故事,有點誇張,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個人摘了很多茼蒿回去給妻子煮,心想今天應該可以吃得飽飽的,沒想到餐桌上的菜只剩一點點。 他以為是妻子把菜偷吃掉,氣到想打人,所以茼蒿又名「打某菜」,「某」是妻子的台語。 很多蔬菜都是煮過以後會「縮水」,100公克重的生菜很大一
Thumbnail
小時候聽阿母講過一個故事,有點誇張,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個人摘了很多茼蒿回去給妻子煮,心想今天應該可以吃得飽飽的,沒想到餐桌上的菜只剩一點點。 他以為是妻子把菜偷吃掉,氣到想打人,所以茼蒿又名「打某菜」,「某」是妻子的台語。 很多蔬菜都是煮過以後會「縮水」,100公克重的生菜很大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