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與生育意願

少子化與生育意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國家政策應對少子化的問題,我看到長期房價向上,央行貨幣政策支撐,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這是養育的巨大障礙,不太可逆的房價(可能就緩跌)是可預見的。

多重照顧責任,上有老(雖然也有機會負擔某些照顧任務),可能還有上上一代,高齡社會所疊加的責任,攀升的扶養比,也會約束生育的決定。薪資結構脫離物價(提升的)水準太遠了,即使薪資追上CPI的物價漲幅,仍是無濟於事,因為CPI本身並非貼近真實的經濟數據。各種政策補貼,比較像亡羊補牢式的修復手段,如果真要嘗試解決「少子化」,應該看我們是如何衡量「少子化」的風險。

少子化我認為是接近不可逆的狀態,在這樣的社會樣態及組成,除了移民、移工因素之外,社會正持續暴露在少子化的風險因子。我有兩個方向不同的想法,一是提供適應社會的各種政策,維持補貼的短期獎勵,或許科技改變某些工作型態,以及誕生新的產業,而社會的需求順應轉向,風險因子可視為次要的層面;二是將短期補貼僅視為配套的刺激,政策面需要長期支持生養育以及個人化的教育,我的直覺結論是將國家資源集中在每個家庭能生、養育一位家庭成員,或許有一再談二三,頭洗下去,腳先踩進門。

想在十年後回頭看一下這篇文章。

avatar-img
Alvin Chen
5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lvin Chen 的其他內容
J:對我來說,沒有喜歡的事情,喜歡也會被消磨。 A:怎麼說?這樣說,你怎麼知道不是你有下一個喜歡的事情,而不只是消磨。 J:喜歡被消磨才會有下一個,喜新厭舊。 A:喜新厭舊一定是負面的嗎?
之前穎慧老師主動傳訊關心近況,並提及畢業前隨意聊到未來可能的規劃,老師過了兩年多依然記得當時我們談過的話題,我反而有點不好意思,好像是沒有實現的承諾,要再一次經歷。 當初的想法不會實現,而且早已變化多端,如同天空的雲、無從捉摸。但時不時出現的動力,認真思索,就走到這裡了。這一路上,都難以想像。
卡謬是我很喜歡的作家,每當看到這些作家又有新出版的書(翻譯;再版或新譯本),就覺得精神新陳代謝脫去某種皮質或蛻化一般地,可以繼續生活著,這也是為什麼喜歡逛書店的原因。
最後,想收斂一下這個議題,如果要幫柯講話的話,「微解封」不太像是他口中會脫口的詞,我猜八九不離十是年輕幕僚創造的口號,讓他自由發揮。 有趣的是幾乎所有媒體,包括綠營的政治人物都用「微解封」,我能想像這是製造解封最大想像空間的符號,有利刺激困頓的民生經濟,但是我們沒有更好的做法嗎?
J:對我來說,沒有喜歡的事情,喜歡也會被消磨。 A:怎麼說?這樣說,你怎麼知道不是你有下一個喜歡的事情,而不只是消磨。 J:喜歡被消磨才會有下一個,喜新厭舊。 A:喜新厭舊一定是負面的嗎?
之前穎慧老師主動傳訊關心近況,並提及畢業前隨意聊到未來可能的規劃,老師過了兩年多依然記得當時我們談過的話題,我反而有點不好意思,好像是沒有實現的承諾,要再一次經歷。 當初的想法不會實現,而且早已變化多端,如同天空的雲、無從捉摸。但時不時出現的動力,認真思索,就走到這裡了。這一路上,都難以想像。
卡謬是我很喜歡的作家,每當看到這些作家又有新出版的書(翻譯;再版或新譯本),就覺得精神新陳代謝脫去某種皮質或蛻化一般地,可以繼續生活著,這也是為什麼喜歡逛書店的原因。
最後,想收斂一下這個議題,如果要幫柯講話的話,「微解封」不太像是他口中會脫口的詞,我猜八九不離十是年輕幕僚創造的口號,讓他自由發揮。 有趣的是幾乎所有媒體,包括綠營的政治人物都用「微解封」,我能想像這是製造解封最大想像空間的符號,有利刺激困頓的民生經濟,但是我們沒有更好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