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財務自由的條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這本書

開場要先說,這本書不是教你怎麼投資賺錢、達到財富自由的,感覺比較像是作者的心得分享,分享他做了什麼事,像是買房、買股票、創業,作者雖然說了他的致富方法,但很多細節功夫都沒有在書上呈現,所以我是當作心得在看,想說如果看到很多作者都用過的方法,那應該就是一條可行的路。

這本書是在kobo特價99專區看到的,雖然這種「成功心得」的書市面上已經有很多了,我還是會想看看每個人成功的經歷,有特價就順便買來看看,作者是大衛·艾許,現在作者是全職投資人,也經營多項房地產投資,作者在十八歲時立志要成為有錢人,二十八歲宣告破產,當時他想起以前讀過的一本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決定與當時的伴侶開始依照書中建議規劃存錢、投資花了十五年實現財務獨立,他會寫這本書是因為如果他的孩子在將來想要接觸投資的話,他可以幫的上忙,以及他也想用自己的經歷幫助到其他人。

一些心得

讀完之後我大概分類一下就是改變對金錢舊有思維、儲蓄、投資、創業這四個部分,在開始儲蓄之前應該要建立好心態,有人一有錢就想花,只想要享樂,追求美好生活,所以會想走快速賺錢的方法,作者偏向延遲享受,慢慢變有錢的方法,如果之前都是有錢就花,沒在存錢的話,這需要強大的自律,要有決心控制自己的金錢,認為自己可以改變是需要下功夫的,可以慢慢的練習、習慣,像是我記帳有時候還是會中斷一下,對錢的習慣也是要有自覺去改善,在新的習慣形成之前,都要靠著自己花心力去專注在這上面,需要一些毅力,下面只對儲蓄跟投資有一點自己的筆記重點。

儲蓄

作者的儲蓄策略很簡單,就是每個月存下收入的10%,看起來很少,不過或許這是一個蠻有效的建議,有時候我們會心急想要多存一點錢下來,在發薪水的時候多存了一些進另一個儲蓄帳戶,接著生活中有一些意外情況發生,這時候我們需要用到錢不知不覺就開始動用儲蓄帳戶,習慣這種狀況之後就會變成有事就拿儲蓄帳戶的錢出來,所以每個月存下10%就好,這10%是絕對不會去動到的,然後生活中就當作沒有這些錢了。

投資

當存下來的10%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可以試著開始投入一點點去投資,作者這邊的投資是從房地產開始,購入房屋出租給別人,不過作者說得很簡單,沒有太詳細的做法,只有說到買房要買在自己住家的附近,以免距離太遠有一些法規跟租客狀況會比較容易處理,作者就有買過距離太遠的房屋,不懂當地法規以至於房子不能出粗,最後賠錢賣掉,挑選租客也要下功夫以免挑到不好的租客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作者雖然這邊說得很簡短,但這背後應該有很多細節要自己實際去操作才會知道問題。

在來作者在2007-2009年之間開始投資股市,2008因為次貸風暴導致股市大跌,作者是加拿大人,他認為加拿大銀行與美國銀行相比嚴謹許多,在這次大跌當中表面上沒什麼損失,只是因為股市整體影響導致股票下跌,所以他在這個時候有買入加拿大銀行的股票,作者認為買股票只能買進自己了解的產業,另外如果不懂產業的話也可以參考指數化投資,也就是S&P500這種跟著大盤的ETF,目的都是長期持有,不在乎短期波動,而且跟儲蓄一樣,買了股票就當作沒有這筆錢了,不到最緊急的時候都不會賣掉。

總結

最近剛好在檢視自己的存款,發現剛開始儲蓄的時候會有衝勁,會想說月初時多存一點然後用剩下的錢生活,但有時候還是會用到儲蓄帳戶的錢,看了這本書後我就在想要不要改成固定存10%就好,最重要的是練習每個月的生活支出,等到支出都穩定下來再考慮增加每月的儲蓄金額。

不過這本書比較可惜的是作者的經歷似乎都只說個大概,像是他破產後是怎麼重新爬起來的也沒詳細內容,感覺就是賺錢、破產、振作、買房、買股,財富自由,只給讀者看結果卻沒有過程,整本書花了我兩個晚上不到的時間就看完了,因為是用電子書看不到書的厚度,所以看完的當下我還覺得怎麼那麼快就看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寶的閱讀路
19會員
70內容數
寫一些文章,大多是閱讀書的心得,偶爾會寫點其他的。
阿寶的閱讀路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起因 今天在打掃退房後的房間的時候,在一個很難注意到的死角,撈出了一個小小的包包, 裡面放了總數十幾張的身分證、健保卡、駕照還有汽車行照, 稍微對了一下客人住宿登記的資料,都沒有資料相符合的, 如果是大家庭,是有些人會把身分證跟健保卡集中管理, 但是連不同人的駕照、行車執照都放在一起很少見
2025/04/17
起因 今天在打掃退房後的房間的時候,在一個很難注意到的死角,撈出了一個小小的包包, 裡面放了總數十幾張的身分證、健保卡、駕照還有汽車行照, 稍微對了一下客人住宿登記的資料,都沒有資料相符合的, 如果是大家庭,是有些人會把身分證跟健保卡集中管理, 但是連不同人的駕照、行車執照都放在一起很少見
2025/04/15
作者是小野不由美。 我有看過動畫版的「十二國記」,也看過作者另一部作品「屍鬼」, 尤其是屍鬼後半段受害者轉化為加害者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在製造衝突之後, 讓人很難確立其中一方是反派,只能說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存在。
2025/04/15
作者是小野不由美。 我有看過動畫版的「十二國記」,也看過作者另一部作品「屍鬼」, 尤其是屍鬼後半段受害者轉化為加害者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在製造衝突之後, 讓人很難確立其中一方是反派,只能說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存在。
2025/04/05
關於作者 本書作者有兩位,藤吉豐及小川真理子,兩位將市面上一版本教導寫作方法的暢銷書整理統計,找出最多作家覺得最重要的幾個寫作技巧,分享給各位讀者。
2025/04/05
關於作者 本書作者有兩位,藤吉豐及小川真理子,兩位將市面上一版本教導寫作方法的暢銷書整理統計,找出最多作家覺得最重要的幾個寫作技巧,分享給各位讀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針對理財學習新手在臺灣的柏克萊書店推薦了十本必讀書籍,包括《窮爸爸富爸爸》、《滾雪球:巴菲特的財富人生》、《怎樣選擇成長股》等,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掌握投資與理財技巧,實現財務自由。每本書的核心概念都被精簡整理,以便快速理解與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針對理財學習新手在臺灣的柏克萊書店推薦了十本必讀書籍,包括《窮爸爸富爸爸》、《滾雪球:巴菲特的財富人生》、《怎樣選擇成長股》等,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掌握投資與理財技巧,實現財務自由。每本書的核心概念都被精簡整理,以便快速理解與應用。
Thumbnail
從葛拉漢的開創,到巴菲特的發揚光大,價值投資理念已成為基本面分析的核心指導思想。本書不僅適合新手投資者,更能為已經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提供更深入的洞見。通過閱讀此書,讀者能夠更加系統地理解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避免在未來投資中的誤區。
Thumbnail
從葛拉漢的開創,到巴菲特的發揚光大,價值投資理念已成為基本面分析的核心指導思想。本書不僅適合新手投資者,更能為已經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提供更深入的洞見。通過閱讀此書,讀者能夠更加系統地理解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避免在未來投資中的誤區。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在投資界沒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樣成就非凡,他的成功並非出於某種神奇的天賦或奇特的策略,而是源於他對生存的智慧和複利的信仰。
Thumbnail
在投資界沒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樣成就非凡,他的成功並非出於某種神奇的天賦或奇特的策略,而是源於他對生存的智慧和複利的信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揭露富人為什麼紛紛愛上閱讀的秘密,原來閱讀藏有這 5 大關鍵好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揭露富人為什麼紛紛愛上閱讀的秘密,原來閱讀藏有這 5 大關鍵好處
Thumbnail
「金錢超思考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的著作,逐步打破自己對於財富的框架,走出自由之路。本書以新觀點帶你重新思考金錢,引發對投資規劃的啟蒙。書中分享了作者獨到的觀點和策略,建議讀者品味細緻,並自行解讀。
Thumbnail
「金錢超思考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的著作,逐步打破自己對於財富的框架,走出自由之路。本書以新觀點帶你重新思考金錢,引發對投資規劃的啟蒙。書中分享了作者獨到的觀點和策略,建議讀者品味細緻,並自行解讀。
Thumbnail
巴菲特從無名小子到美國大資本家之路心得 這次會想用一個超巨篇幅的文章與自己長大的回憶,去抒發對這本書感受,並與近期對世界的觀察做個反響,整本書因為考試,與一些生活中雜瑣的工作,大約在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閱讀完,在略顯紛雜煩悶的工作,與閒散間交互寫下的心得與思考
Thumbnail
巴菲特從無名小子到美國大資本家之路心得 這次會想用一個超巨篇幅的文章與自己長大的回憶,去抒發對這本書感受,並與近期對世界的觀察做個反響,整本書因為考試,與一些生活中雜瑣的工作,大約在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閱讀完,在略顯紛雜煩悶的工作,與閒散間交互寫下的心得與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