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省|情緒上線,理智下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起因

前幾天打掃退房的房間時,在一個平常會忽略的一個死角,撈出了一個小小的包包,

裡面放了總數十幾張的身分證、健保卡、駕照還有汽車行照,

稍微對了一下客人住宿登記的資料,都沒有資料相符合的,

如果是大家庭,是有些人會把身分證跟健保卡集中管理,

但是連不同人的駕照、行車執照都放在一起很少見,

在問過老闆之後決定送往派出所。

情緒發生

到了派出所之後,我說明在民宿打掃撿到一個包包,裡面有很多證件。

結果警察的第一句話不是詢問狀況,而是質疑:

「是不是你們民宿平常把客人的證件收了沒還?現在一次拿來叫我們幫忙處理?」,

這句話就點燃我的怒火,我當下是反駁「撿到的」,

這種意義的對話持續了一下,對方才說他會受理,並叫我下次不要再拿過來了。

事後回想

其實我完全沒有察覺到我的情緒被拉上來後,我的思考就被限制了,

我只專注在要反駁對方說的那句『你們是不是拿了客人證件沒有還』,

忽略了之前看書學到的技巧:『問問對方為什麼會這樣覺得?』。

這種讓對方說出原因的方式,也比較容易讓人可以分析自己的思考,

可能會讓事情比較有效率的解決。

如果我當時有問,比較容易讓對方去思考自己說的話,

而不是在那邊跟我各說各話,毫無建設。

反省改進

以前看的書教過很多處理情緒、保持理性的技巧,

我也總以為看了書,有了知識,可以比平常人更能保持理性,

但是情緒上來的時後理智還是輸給了情緒,我只想著要反駁對方,

什麼理性探究、說服技巧都丟到腦後了,才知道原來這不容易,

難怪查理·蒙格會說他一生都在努力變得比昨天更加理性一點,

即使知道,實際上也很難做到。

順便說說我會什麼會想反駁,因為我覺得如果只有身分證就算了,

哪間民宿登記客人證件會拿『行車執照』來登記。

avatar-img
阿寶的閱讀路
19會員
68內容數
寫一些文章,大多是閱讀書的心得,偶爾會寫點其他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4 天前
你說的問題很好,為什麼他要怎麼問?這句話就是同理心。
普普文創-avatar-img
4 天前
留言都是外掛的,這些連結都很有問題,趕快刪吧。
楊晨寶-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普普文創 我看不見那些留言耶,感謝提醒,我再看怎麼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有記憶開始兩只老木箱就在了。大箱子用來裝被子、褥子,小只箱子裡面有高檔布料、衣物、信件、照片、紀念意義的東西等等,以及大人的愛情與回憶。平時被束諸高閣(其實是釘在牆上的層板架啦!),箱裡的東西更是不能隨便碰,小只箱子還會上個單鎖。特別的日子或要找取某樣物件時才會被父親扛下來,小心翼翼撢除箱面報紙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每日15分鐘的整理法,來解決家中常忽略的區域和物品,以輕鬆方式改變家居環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改變,並提到了整理原則和節奏,適合有家庭負擔的媽媽們。這篇文章不僅可以激發讀者的慾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對於如何進行斷捨離、整理收納的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分享了個人的經歷和體悟。通過整理自己的物品,作者找到了新領悟。這篇文章是一篇感性的分享,能夠啟發讀者開始自己的整理收納旅程。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6 Q.你有多久沒有環視自己家中的事物了呢? 找一個角落與空間,仔細觀察當初的擺飾,經過這些日子產生了什麼變化? ✍️因為我是家庭主婦,所以幾乎每天都會整理/清掃家中的事物,偶爾會將擺飾品換個角度/地方擺放並觀察。 寫於20240420(週六)
Thumbnail
在江湖上行走,不可能一直都順遂的,今日造的孽,未來都還是有可能要還的,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Thumbnail
在我座位後方有兩個鐵櫃,其上方的資料夾及裡頭的文件物品繁雜,是我初到時不敢輕易觸碰的領域。 每年過年前總會有大掃除的日子,讓大家將用不到的機密文件送去溶了,塵歸塵、土歸土。
Thumbnail
從小的家就是堆滿了,需要和不需要的東西,自己的生活空間完全的模糊,隨著歲月的遷移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有記憶開始兩只老木箱就在了。大箱子用來裝被子、褥子,小只箱子裡面有高檔布料、衣物、信件、照片、紀念意義的東西等等,以及大人的愛情與回憶。平時被束諸高閣(其實是釘在牆上的層板架啦!),箱裡的東西更是不能隨便碰,小只箱子還會上個單鎖。特別的日子或要找取某樣物件時才會被父親扛下來,小心翼翼撢除箱面報紙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每日15分鐘的整理法,來解決家中常忽略的區域和物品,以輕鬆方式改變家居環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改變,並提到了整理原則和節奏,適合有家庭負擔的媽媽們。這篇文章不僅可以激發讀者的慾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對於如何進行斷捨離、整理收納的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分享了個人的經歷和體悟。通過整理自己的物品,作者找到了新領悟。這篇文章是一篇感性的分享,能夠啟發讀者開始自己的整理收納旅程。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6 Q.你有多久沒有環視自己家中的事物了呢? 找一個角落與空間,仔細觀察當初的擺飾,經過這些日子產生了什麼變化? ✍️因為我是家庭主婦,所以幾乎每天都會整理/清掃家中的事物,偶爾會將擺飾品換個角度/地方擺放並觀察。 寫於20240420(週六)
Thumbnail
在江湖上行走,不可能一直都順遂的,今日造的孽,未來都還是有可能要還的,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Thumbnail
在我座位後方有兩個鐵櫃,其上方的資料夾及裡頭的文件物品繁雜,是我初到時不敢輕易觸碰的領域。 每年過年前總會有大掃除的日子,讓大家將用不到的機密文件送去溶了,塵歸塵、土歸土。
Thumbnail
從小的家就是堆滿了,需要和不需要的東西,自己的生活空間完全的模糊,隨著歲月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