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一個小孩子生性樂於分享,老一輩的人都會說這個孩子很懂得「分張」(台語)。分張的意思是分贈、分享,要分張才有福,也就是「得在於施」的意思,得到了,目的就是為了分享出去。所以很多老阿嬤帶孫子,都會教他們拿餅乾糖果跟小朋友分享,培養孩子從小布施分張的觀念。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老婆婆,家徒四壁,住的房子搖搖欲墜,連窗戶都沒有,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爛不堪,只能遮羞。有一天,一位富有的長者在城裡施粥濟貧,城裡的窮人都排隊領食物,長者覺得很欣慰,給人食物給人溫暖是他一貫的家風。這位富有的長者知道施粥濟貧跟供養修行人能累積福報,為了讓城裡的窮人有機會做善事,就請國王發布一道命令,有心人可以拿出家裡的任何東西供佛供僧以及施貧。


這位貧窮的老婆婆看到告示了,便將家中唯一一件用來保暖的布供養給修行人。那是一塊二手布,質料粗劣,卻是老婆婆存了數年的錢才有能力買來,為的就是在冷寒的冬天外出時披上保暖。老婆婆用十分虔誠的心供養這塊布,並且接受佛法的薰陶,以純粹清淨心修身養性、行善積德,最後得生天上,享天福。


有人問,僅僅是一塊二手的廉價布,憑什麼能夠升天享天人福報。那些造橋鋪路的大善人不就升到天外天去了。布施不在於多,在於真與誠,用真誠的心布施,就算家貧只拿得出一百元,這一百元的力量可以撼動上天,震懾宇宙。為人不為己就是無我,我在宇宙之外,心卻能包住整個太虛(太空),這樣的福量又怎能不享天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貧窮布施難,自己收入很有限,如果每個月能多五十元,寧願拿去買一杯手搖飲料解饞。有的人卻能將那多出來的五十元布施濟貧,幫助比自己更困難的人,那五十元的重量就等同一百萬。布施在於心,在於誠,在於無我,只要我們養成布施濟貧的好習慣,今生就不會有貧窮的因緣。


#貧窮布施難

#布施濟貧

#無我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張願望清單,有些人甚至會做年度清單表,將來年想要達成的願望逐一寫下來,每完成一項就打勾。一年將盡,若全部滿願就會很高興,然後興沖沖再做下一年的清單,沒完沒了。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夫妻,每天清早都會到一間廟宇打掃,將寺內寺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同時也會準備茶水給師父喝
一對男女結成夫妻,互相吸引的可能是個性,或者是才華、能力,也有可能是學經歷、家世等等。當然也有因信仰相同而決定攜手一生的例子。有一對夫妻,個性南轅北轍,連信仰、嗜好、飲食,無一相同,兩人決定步入禮堂大概是「直覺」,直覺對方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相由心生,兩人的面相都有一些福緣,不是刻薄尖銳那款。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國家的宰相,因為長年染病未癒,只好跟國王辭掉宰相的工作,返鄉養病。這位辭官宰相帶著全家人以及家當浩浩蕩蕩回到老家休養,養病養了數年也沒有好轉,最後撒手人寰,留下妻兒和一干家僕。兒子長到十四歲,父親留下來的家產也差不多用光了,忍到二十來歲,一貧如洗,每天忍著飢餓過日子。他曾經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小人,這些小人專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阻礙我們的升遷,中傷夫妻的和睦。無所不在的小人,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生氣、憤怒,如果順著他們的意就是中了他們的計,就會跟同事吵架、跟上司起爭執、跟另一半口角,總之,我們越不平靜,他們越高興。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夜叉,長得又黑又瘦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張願望清單,有些人甚至會做年度清單表,將來年想要達成的願望逐一寫下來,每完成一項就打勾。一年將盡,若全部滿願就會很高興,然後興沖沖再做下一年的清單,沒完沒了。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夫妻,每天清早都會到一間廟宇打掃,將寺內寺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同時也會準備茶水給師父喝
一對男女結成夫妻,互相吸引的可能是個性,或者是才華、能力,也有可能是學經歷、家世等等。當然也有因信仰相同而決定攜手一生的例子。有一對夫妻,個性南轅北轍,連信仰、嗜好、飲食,無一相同,兩人決定步入禮堂大概是「直覺」,直覺對方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相由心生,兩人的面相都有一些福緣,不是刻薄尖銳那款。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國家的宰相,因為長年染病未癒,只好跟國王辭掉宰相的工作,返鄉養病。這位辭官宰相帶著全家人以及家當浩浩蕩蕩回到老家休養,養病養了數年也沒有好轉,最後撒手人寰,留下妻兒和一干家僕。兒子長到十四歲,父親留下來的家產也差不多用光了,忍到二十來歲,一貧如洗,每天忍著飢餓過日子。他曾經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小人,這些小人專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阻礙我們的升遷,中傷夫妻的和睦。無所不在的小人,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生氣、憤怒,如果順著他們的意就是中了他們的計,就會跟同事吵架、跟上司起爭執、跟另一半口角,總之,我們越不平靜,他們越高興。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夜叉,長得又黑又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黃昏時分在鄉村環境中的故事,描述了家裡煮飯花盛開時,乞者來到門前乞討米飯的情景。文章以回憶方式描述了阿媽生前的做法以及乞者經常來到家裡的原因。
Thumbnail
時間,是一個讓人可以慢慢顯出品格的工具, 凡事把自己當別人的榜樣去做, 努力奮鬥不怕勞苦, 應當以勞苦, 扶助軟弱貧苦的人, 應該記住阿嬤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Thumbnail
#圖片中的植物是三葉草的果莢。當種子成熟後,果莢會自動彈開,將種子散播出去。我們一起「散播歡樂,散播愛」。
Thumbnail
20240721 供養的力量 同學:外面都是護摩、薈供、水供、煙供,你的布施供養算什麼? 我:就是先「布施」、後「供養」。 同學:為什麼這樣做? 我:先有善行善因,再迴向速成善業善果。 同學:別人都是先供養,再把供物贈與他人,你為何不同? 我:所學「理趣
Thumbnail
廟下的長照中心成為了村民們聚集的地方,除了享用政府補助的食物外,也分享自家的食材。在這裡,人和人之間沒有界線,大家開開心心一起活動。雖然有些人會談論護理長是否追求利益,但大多數村民仍然感激她的付出。在這樣的山村環境中,村民們的心胸都很開闊,一起完成更多事,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
Thumbnail
自我課題在爆發的人我沒有義務善後,這跟幾歲、你行不行沒有關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捐款與認養兒童的真實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愛心經歷,並提醒大家不在金額大小,只要有心就可以幫助他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黃昏時分在鄉村環境中的故事,描述了家裡煮飯花盛開時,乞者來到門前乞討米飯的情景。文章以回憶方式描述了阿媽生前的做法以及乞者經常來到家裡的原因。
Thumbnail
時間,是一個讓人可以慢慢顯出品格的工具, 凡事把自己當別人的榜樣去做, 努力奮鬥不怕勞苦, 應當以勞苦, 扶助軟弱貧苦的人, 應該記住阿嬤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Thumbnail
#圖片中的植物是三葉草的果莢。當種子成熟後,果莢會自動彈開,將種子散播出去。我們一起「散播歡樂,散播愛」。
Thumbnail
20240721 供養的力量 同學:外面都是護摩、薈供、水供、煙供,你的布施供養算什麼? 我:就是先「布施」、後「供養」。 同學:為什麼這樣做? 我:先有善行善因,再迴向速成善業善果。 同學:別人都是先供養,再把供物贈與他人,你為何不同? 我:所學「理趣
Thumbnail
廟下的長照中心成為了村民們聚集的地方,除了享用政府補助的食物外,也分享自家的食材。在這裡,人和人之間沒有界線,大家開開心心一起活動。雖然有些人會談論護理長是否追求利益,但大多數村民仍然感激她的付出。在這樣的山村環境中,村民們的心胸都很開闊,一起完成更多事,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
Thumbnail
自我課題在爆發的人我沒有義務善後,這跟幾歲、你行不行沒有關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捐款與認養兒童的真實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愛心經歷,並提醒大家不在金額大小,只要有心就可以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