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小孩子生性樂於分享,老一輩的人都會說這個孩子很懂得「分張」(台語)。分張的意思是分贈、分享,要分張才有福,也就是「得在於施」的意思,得到了,目的就是為了分享出去。所以很多老阿嬤帶孫子,都會教他們拿餅乾糖果跟小朋友分享,培養孩子從小布施分張的觀念。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老婆婆,家徒四壁,住的房子搖搖欲墜,連窗戶都沒有,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爛不堪,只能遮羞。有一天,一位富有的長者在城裡施粥濟貧,城裡的窮人都排隊領食物,長者覺得很欣慰,給人食物給人溫暖是他一貫的家風。這位富有的長者知道施粥濟貧跟供養修行人能累積福報,為了讓城裡的窮人有機會做善事,就請國王發布一道命令,有心人可以拿出家裡的任何東西供佛供僧以及施貧。
這位貧窮的老婆婆看到告示了,便將家中唯一一件用來保暖的布供養給修行人。那是一塊二手布,質料粗劣,卻是老婆婆存了數年的錢才有能力買來,為的就是在冷寒的冬天外出時披上保暖。老婆婆用十分虔誠的心供養這塊布,並且接受佛法的薰陶,以純粹清淨心修身養性、行善積德,最後得生天上,享天福。
有人問,僅僅是一塊二手的廉價布,憑什麼能夠升天享天人福報。那些造橋鋪路的大善人不就升到天外天去了。布施不在於多,在於真與誠,用真誠的心布施,就算家貧只拿得出一百元,這一百元的力量可以撼動上天,震懾宇宙。為人不為己就是無我,我在宇宙之外,心卻能包住整個太虛(太空),這樣的福量又怎能不享天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貧窮布施難,自己收入很有限,如果每個月能多五十元,寧願拿去買一杯手搖飲料解饞。有的人卻能將那多出來的五十元布施濟貧,幫助比自己更困難的人,那五十元的重量就等同一百萬。布施在於心,在於誠,在於無我,只要我們養成布施濟貧的好習慣,今生就不會有貧窮的因緣。
#貧窮布施難
#布施濟貧
#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