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

含有「品格」共 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avatar-avatar
劉懿璇 Eve Liu
人的演化機制註定會對「負面的字眼」更有敏感度,因為以前為了生存對「潛在危機」的意識更強。 作為創作者有時候也會有這種無力感,但是想到我也不是神,怎麼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釋出解決方案,對方能不能改變完全取決於「他們個人」,我們只能顧好自己的選擇:)
把停滯有點久的《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一堂關於品格的哲學思辨課》看完,雖然看到最後的章節用宗教收尾並不喜歡,或許僅用信仰,對我而言會更有認同感,但因為這個章節想講的重點應該是放在群體達到正面意義,但對我來說,反而造成了反效果。多少還是紀錄一下觀看後的想法和收穫的部分。
Thumbnail
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教授,突破天賦極限的實證科學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在幼幼班孩子正式解除分離焦慮期後, 老師們就更能給予孩子各項需要遵守的規則訂立了。 像是進了校門要學習打招呼,練習自己整理物品等等。 而在作息當中,也有許多要慢慢建立的規則, 而這些規則無非是要讓孩子們慢慢練習,以累績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而這些規則也有許多細節需要成人們的留意
Thumbnail
最近翻閱了我過去的閱讀筆記,看到一段來自查爾斯·韓第的文字,感觸頗深。他提到: . 1. 精通一門外語:希望你們能流利說一種外語,或許唯有到那個國家長住和工作才辦得到。 2. 熟練一種樂器:最好趁年輕時學會一種樂器。音樂和數學一樣,都是國際語言。 3. 學會一種個人運動:年輕時應該
Thumbnail
書名:隱性潛能 作者:亞當 格蘭特 #歐陽talk書秀,第七季,九月第一本 《隱性潛能》是我拜讀亞當格蘭特的第二本書。第一次讀到亞當的書是久居暢銷排行版的《逆思維》。説真的,當初在讀《逆思維》的時候,我其實讀的有些痛苦,可能是翻譯書的關係,譯者要完全的去詮釋原文的意思以及語法是相當有難度的
Thumbnail
做人比做事更關鍵:如何在人際關係與品格中找到成功的力量 在現代社會中,大家總是熱衷於討論成功的秘訣,這些話題通常圍繞著「如何做事」進行。無論是提升工作效率、獲取更多資源,還是學習新技能,這些都強調「做事」的重要性。然而,當我們仔細觀察那些在生活與事業中獲得長期成功的人,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
Thumbnail
《隱性潛能》是近期討論度最高的書之一。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簡稱亞當)大有來頭,一出書就是暢銷:《逆思維》、《給予》、《擁抱B選項》等,我目前只看過逆思維,相信許多人都曾看過或聽過他的作品。 亞當非常擅長說故事,他好像有故事百寶袋一樣,各種舉例和引據都能信手捻來;這些故事並非道
Thumbnail
我們只有小學的時候會有「進步獎」,長大之就沒有了...
殺生成仁,捨生取義?必然要拋頭顱灑熱血才能成就大義?未必。義者宜也,日常處事但問該或不該,自有取捨。義士的義行,固然令人肅然起敬,烽火連天的當當,還有可能因為義行的動人,感動敵軍,從而免除國破家亡的大患。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