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刺麥(C)-果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是很多年前兒子送的濱刺麥果, 應該稱之為果序(因為已經結成果)

裏頭有點複雜, 還有一些組員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不過主角是最後一張圖-“濱刺麥果序06”

在 The grass genera of the world 裡描述花序時稱之為 ​ spatheate umbels

整個過程不是很好拆!!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這圓形刺球分一半(如上小圖02)

2.再取出自己認為可能是一隊的份子,如小圖03左1的那一大撮,它應該是組成這一大球果序中的一小隊(有文獻說這是繖形花序)

3.仔細再分還可以分成好幾小組(如圖03左2)

4.把這小組再拆可得如小圖04, 基部會包了好幾片似苞片的構造

5.最後可以得到好幾根針狀穗軸與小穗(如小圖05)

6.小穗再拆, 可以看到組成小穗的穎與稃(如小圖06)

 

raw-image

一小組拆解

 

raw-image

這就是從小組中取出的穗軸與小穗

(備註: 若是其他禾本科植物可能會在穗軸上一節節地長出好幾個小穗單元)

 

raw-image

而濱刺麥的果序(雌花序)通常一穗軸上只有一個小穗,長在穗軸的基部如上圖

備註:少數會有2小穗

 

raw-image

從穗軸上取下小穗

 

raw-image

拆解過程………

 

raw-image

由左到右上圖中可以看到外穎-下位外稃-上位外稃-上位內稃-穎果-內穎

目前觀察的結果雌花會缺”下位內稃” 所以拆下來總共穎+稃共5片

 

raw-image

再拆一個,並擺一個完整未拆的在左邊當對照

1.穗軸 2.外穎 3.內穎 4.下位外稃 5.上位外稃 6.上位內稃 7.穎果

 

raw-image

主角與護衛!

=穎果與內外稃

 

raw-image

整球果序很多空包彈, 所以全部拆完就只得這四個穎果

 

raw-image

拍一下殘骸當紀念!

 

raw-image

過程中剛開始不好拆的原因除了複雜之外,還有果球中一根根長長的穗軸整根長滿了刺

用uHandy 拍了一下

 

raw-image

拆了好幾天….手上好幾個這樣的傷痕

不過也值得, 因為達成了一個小小心願

 

raw-image

把小穗拆解成果照片去背後貼到這張2013在澎湖與濱刺麥相遇的照片上

 

raw-image

下回改拆小女兒送的禮物, 從台東帶回來的雌花、雄花與植株

 

相關資訊:

中文名:濱刺麥

英文名:Littoral Spinegrass

學  名:Spinifex littoreus (Burm. f.) Merr.(禾本科Poaceae)


參考資料:

1.金門植物誌

2.Grass Flora of Taiwan -2 點選可閱讀

3.The grass genera of the world-Spinifex L.點選可閱讀


關鍵字 

1.穗軸(Rachilla)

2.小穗(spikelet)

 內穎(upper glume)與外穎(lower glume)=不孕外稃(sterile lemmas)或稱護穎

外稃(Lemma)  芒(awn), 內稃(Palea)

3. 果實:內含種子 屬穎果(caryopsi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子-黑胡桃網路閣
28會員
45內容數
植物觀察日誌與生活札記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20
這回改看菊科中的另一大宗蔬菜, 萵苣 我想能看到萵苣開花的人應該不多, 更別說能一回看到這麼多種 拍照地點: 屏科大農園藝實習農場 剛開始寫植物的時候比較少接觸農園藝這一塊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發現寫寫大家熟悉的吃的植物也挺不錯的 有時在校園裡晃呀晃, 會晃到這來...時節若是
Thumbnail
2025/03/17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2025/03/17
上回的可食菊科中列了十幾種植物, 其實我只吃過茼蒿、萵苣、紅鳳菜、牛蒡、鼠麴草、匙葉鼠麴草、葵花子、艾草及菊花茶共9種, 還湊不到10!! 就蔬菜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茼蒿與萵苣,據說紅鳳菜北部人吃得比較多!! 剛好一回吃火鍋時店家準備的葉菜裡有這三種茼蒿-萵苣-紅鳳菜!! 因為已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2025/03/11
湊了10個植物, 嘗過多少種呢? 它們都是菊科的一員喔! 裏頭有鼠麴草、紅鳳菜、艾草、茼蒿、萵苣、大心萵苣、牛蒡、朝鮮葪、葵花子、阿里山油菊 其實這回原本只是要寫茼蒿與萵苣.....後來發現它們兩個都是菊科 它們也是菊科裡的蔬菜大宗代表! 上網查詢資料時才發現其實還有些菊科植物會出現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回改看雄的小穗, 外觀上與雌小穗大致上相似,不過禾本科的小穗也都長得很像就是了~ 就黏貼拆解來說雄小穗容易多了, 隨便動一動就開,而且開得還蠻美的! 右側的小花開了內外稃露出三枚雄蕊, 左邊的雄蕊還躲在內稃裡, 想說就不動它可以順道做個比對 至於各零件的名稱, 日誌結尾的時候再跟穗軸一起標
Thumbnail
這回改看雄的小穗, 外觀上與雌小穗大致上相似,不過禾本科的小穗也都長得很像就是了~ 就黏貼拆解來說雄小穗容易多了, 隨便動一動就開,而且開得還蠻美的! 右側的小花開了內外稃露出三枚雄蕊, 左邊的雄蕊還躲在內稃裡, 想說就不動它可以順道做個比對 至於各零件的名稱, 日誌結尾的時候再跟穗軸一起標
Thumbnail
這是根濱刺麥花中一個小單元 先用這張藝術照置首吸睛一下, 自己覺得拍得不錯,至於能吸多少睛那就要看緣份~ 這回想用直立的方式拆差解小穗 照片中的直桿子是穗軸, 穗軸基部長了一個小穗 備註: (雄株花序中的穗軸上會有數個的小穗)   將穗軸與小穗黏雙面膠上, 一左一右黏出外穎(右)及內穎(
Thumbnail
這是根濱刺麥花中一個小單元 先用這張藝術照置首吸睛一下, 自己覺得拍得不錯,至於能吸多少睛那就要看緣份~ 這回想用直立的方式拆差解小穗 照片中的直桿子是穗軸, 穗軸基部長了一個小穗 備註: (雄株花序中的穗軸上會有數個的小穗)   將穗軸與小穗黏雙面膠上, 一左一右黏出外穎(右)及內穎(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兒子送的濱刺麥果, 應該稱之為果序(因為已經結成果) 裏頭有點複雜, 還有一些組員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不過最後的主角是最後一張圖-“濱刺麥果序06” 整個過程不是很好拆!!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這圓形刺球分一半(如上小圖02) 2.再取出自己認為可能是一隊的份子,如小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兒子送的濱刺麥果, 應該稱之為果序(因為已經結成果) 裏頭有點複雜, 還有一些組員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不過最後的主角是最後一張圖-“濱刺麥果序06” 整個過程不是很好拆!!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這圓形刺球分一半(如上小圖02) 2.再取出自己認為可能是一隊的份子,如小
Thumbnail
在田地裡五葉松樹下了剪刀了不少毬果,我知道很多人會把它拿來做裝飾,所以我也想嘗試。我先撿開的很漂亮的六個。 你有看到松樹上面滿滿的松果嗎 那時候我不知道原來松果遇到水會合起來,曬乾了之後他又會張開來。所以我之間開的很漂亮的松果。 回到家之後上YouTube看了一下松果
Thumbnail
在田地裡五葉松樹下了剪刀了不少毬果,我知道很多人會把它拿來做裝飾,所以我也想嘗試。我先撿開的很漂亮的六個。 你有看到松樹上面滿滿的松果嗎 那時候我不知道原來松果遇到水會合起來,曬乾了之後他又會張開來。所以我之間開的很漂亮的松果。 回到家之後上YouTube看了一下松果
Thumbnail
巡著園子跟著樹也一棵棵做了如矮化內切造型的小整理動作。
Thumbnail
巡著園子跟著樹也一棵棵做了如矮化內切造型的小整理動作。
Thumbnail
一顆毬果的長成非常不容易,層層果鱗內部的秘密,在小彩虹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追問下,一步一步拆解。
Thumbnail
一顆毬果的長成非常不容易,層層果鱗內部的秘密,在小彩虹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追問下,一步一步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