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思(DM).26~30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30--誠以待人,樂於念佛:在「過程」中圓滿,在「做事」中體會--修行是無所求對人好。隨緣扮演各種角色,品嚐各種人生,就在浮世光影中念佛安心,蒙佛攝受!個人能力雖有限,救不了全世界;但灑水處亦有一片清涼!受苦受難人如此多,我只能略盡念佛之力,平等迴向,讓阿彌陀佛光照他救護他--每個人是獨一無二個體,也是阿彌陀佛兒女,值得全掏一片心以善待他,就如阿彌陀佛毫無條件救度我!須知,對每一位被救人,這就是宇宙全部!

29--無我,如斷線風箏,飄盪於無拘無礙空中。「世界可不要,社群可沒有,但不能遺失唸佛心。」待人處世上,就是祝福之心,也能聆聽陶醉在別人言談中;他若很瑣碎,你也能傾聽,起一分「人生苦海」厭離心;風吹鳥叫,都似說「三法印」。就在念佛中淡化「我見我執」,語不驚人也可休!「富貴欲求求不得,縱然求得待如何?」修行為了解脫,是「無智亦所得」;既然如此,就安然念佛活著,隨緣做些好事說些好話,給人溫暖人希望,他肯念佛,就一起念;他不念佛,就為他念;閒話家常轉告他:「娑婆生死一場夢,淨土蓮開悟無生!」

         28--淨土「門」可攝淨土「宗」及淨土「教」,明確「聖道門」分立;門,所由入,是標明信佛學佛入門(方便)有異,而成佛證真歸元(究竟)無差。宗是主旨,教乃義說,皆為了指示、勸導眾生尋其門(念佛乘佛願)而入淨土。孟子曰「仁,人之安宅;義,人之正路。……義,路;禮,門。」仁喻淨土(信),義喻念佛(行),禮喻往生(願),以念佛為路為行(因),往生淨土為門為宅(果);此喻,門是路連結(信-願-行),念佛則從門而入(淨土人),不念則不得其門(門外漢)。居仁(信心安宅)由義(念佛正路)入禮(往生大門),是念佛人本色,捨此不信不願不行,就是自暴自棄。

27--二河白道「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就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的比喻。眾生在東岸娑婆,因往昔所造的業力,而被四大、五陰、十八界及無明所生的貪愛水、瞋憎火(二河)所騙所纏,難以出離;又加上別解、別行、惡見人的妄說見解,迭相惑亂,令彼人多所遲疑,而不能向前,甚至倒退--如此內魔、外魔交互阻撓,眾生貪瞋強而善心微,又不遇大善知識的教導與提攜,十有九人因此畫地自限或半途而廢。就在內外種種雜音之間,現出一條闊四五寸、長百步的白道(清淨願生心),由釋尊的勸遣、彌陀的招喚,行者乃把定信念,尋道直進,不生疑退,乘二佛之大悲願力,須臾即到西岸。象山慶[藕思].27-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26--說你呆,你不呆,鬍子一把樣子像小孩; 說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來。

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本願念佛人,大智若愚,於機法二種深信不顛倒、不退轉;就這樣一心念佛到老,平生業成、命終往生;心念單純如初生兒--我輩對比無量壽,確如小孩;彌陀慈父亦視我為小孩,於守愚念佛中「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有如不倒翁,任你使力推倒,他左右搖擺之後,又站起來,依舊那個樣子;不抗拒(隨緣),不扭曲(不變),無所住而生其心、身娑婆而心淨土,即所謂「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的沙龍
1會員
51內容數
象山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淨土宗善導流-(失)外傳與(復興)回歸(象山慶24.9.8)     淨土教理由北魏.曇鸞《往生論註》,隋.道綽《安樂集》,至唐.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諸師異解;及《觀念法門》、《法事讚》、《往生禮讚》、《般舟讚》,規範淨業行儀,法門之盛,當時長安,遍地念佛、法化無窮。然而,唐末五代戰亂
Thumbnail
2024/09/11
淨土宗善導流-(失)外傳與(復興)回歸(象山慶24.9.8)     淨土教理由北魏.曇鸞《往生論註》,隋.道綽《安樂集》,至唐.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諸師異解;及《觀念法門》、《法事讚》、《往生禮讚》、《般舟讚》,規範淨業行儀,法門之盛,當時長安,遍地念佛、法化無窮。然而,唐末五代戰亂
Thumbnail
2024/09/08
11-娑婆眾生「耳根」最利而易修, 以「口稱,耳聞」而入心、感佛的淨土念佛,最觀機逗教而簡易殊勝,可反證「耳聞不如眼見(百聞不如一見)」之常情,尤其末法五濁之世,修觀想(像)三昧而「見佛」,此事甚難;若約時被機,不如稱名念佛之行易而功高也。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偈》云:「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
Thumbnail
2024/09/08
11-娑婆眾生「耳根」最利而易修, 以「口稱,耳聞」而入心、感佛的淨土念佛,最觀機逗教而簡易殊勝,可反證「耳聞不如眼見(百聞不如一見)」之常情,尤其末法五濁之世,修觀想(像)三昧而「見佛」,此事甚難;若約時被機,不如稱名念佛之行易而功高也。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偈》云:「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
Thumbnail
2024/09/03
1-1.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以來,在五濁惡世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其降生娑婆為悉達多太子,示現八相成佛,只為了度化我們這些「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擯來集此」的愚痴眾生,因為「厚重煩惱,行於邪見」、「離諸善業,專行惡業」、「重惡之罪,積如大山」的我輩,是「一千四佛所放捨,大悲不成」的難題;諸佛皆「願取
Thumbnail
2024/09/03
1-1.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以來,在五濁惡世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其降生娑婆為悉達多太子,示現八相成佛,只為了度化我們這些「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擯來集此」的愚痴眾生,因為「厚重煩惱,行於邪見」、「離諸善業,專行惡業」、「重惡之罪,積如大山」的我輩,是「一千四佛所放捨,大悲不成」的難題;諸佛皆「願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