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瓜達爾卡納爾海戰被自己人誤擊而受損嚴重 - 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

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


亞特蘭大級首艦亞特蘭大號(USS Atlanta CL-51於1940年4月22日開工,1941年9月6日下水(和妹妹聖胡安同一天生日),1941年12月24日竣工,1941年9月竣工後,亞特蘭大號開始進行海試,直到1942年的3月底才完成所有的訓練和測試,正式開始執行作戰任務,4月23日,亞特蘭大號抵達珍珠港。


中途島戰役


1942年5月初,美軍透過破獲日軍的通訊密碼得知了日軍準備進攻中途島的詳細計畫。

5月16日,亞特蘭大號被編入海軍中將小威廉.F.哈爾西(William F. Halsey Jr.)的第16特混艦隊,因哈爾西生病住院,第16特艦臨時交由海軍少將雷蒙德.A.斯普魯恩斯(Raymond A. Spruance)指揮,艦隊集結完畢後準備迎接日軍對中途島的進攻。

5月28日上午,第16特混艦隊從珍珠港啟航前往中途島,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對中途島的東北部海域進行巡邏,隨後和海軍少將弗蘭克.J.弗萊徹(Frank J. Fletcher)率領的第17特混艦隊埋伏在中途島東北部海域,等待日軍的進攻。

6月4日,中途島大戰的當天,亞特蘭大號負責掩護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而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早上7時開始放飛飛機搜尋日軍艦隊的方位。

雖然戰鬥的前期由於搜索方向的錯誤,導致美軍一度陷入被動局面,但好在後來企業號航母的飛行聯隊隊長麥克拉斯基率領的「VB-6」轟炸機中隊的超常發揮,使得美軍以犧牲約克城號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擊沉日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四艘航母,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巨大勝利,6月11日,亞特蘭大號才跟隨大部隊返回珍珠港。

7月15日,在珍珠港進行短暫的修整後,亞特蘭大號隨第16特艦前往湯加塔布,為接下來的瓜島戰役做好準備。

7月29日,亞特蘭大被調到新組成的第61特遣艦隊(由企業號薩拉託加號以及黃蜂號航空母艦為核心),主要負責為航空母艦進行護航。


raw-image


瓜島戰役


東所羅門海戰聖克魯茲群島海戰

隨著美軍登陸瓜島和圖拉吉島,這直接威脅到了日軍想切斷盟軍和澳大利亞聯繫的作戰策略,於是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計劃由海軍和陸軍準備組織反攻,將美軍趕出瓜島和圖拉吉島。

日本方面從特魯克派出了由海軍中將南雲忠一指揮的主力部隊,由翔鶴瑞鶴號航空母艦、龍騖號輕母、兩艘戰艦、16艘巡洋艦以及25艘驅逐艦組成的龐大艦隊。

8月23日,美軍的偵察機發現了日軍艦隊的蹤跡,隨後企業號薩拉託加號又放出偵察機進行偵察,但由於天氣不佳,偵察機沒有再發現日軍的蹤跡。

8月24日早上,美軍依舊沒有獲得日軍艦隊的準確方位,亞特蘭大號時刻都在為企業號護航,警惕著空中是否有來自敵軍的飛機。

時間到了下午5時左右,美軍偵測到由日軍翔鶴號瑞鶴號組成的機群向企業號襲來,為躲避機群,艦隊航速提升至27節(50公里/小時),由於企業剛起飛飛機,不能快速的放飛戰鬥機迎敵,於是此刻亞特蘭大號肩負起了艱鉅的防空任務,隨後亞特蘭大號的5吋主砲、1.1吋和20毫米防空砲在企業號上方組成了密集的防空火力網。

雖然亞特蘭大號的防空火力非常有效,但企業號還是被命中了三枚炸彈,飛行甲板和艦島後方均造成較嚴重的損壞但亞特蘭大號卻是毫髮無損,隨後企業不得不返回珍珠港進行大修。

8月31日,在掩護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的途中,薩拉託加號被日軍潛艇伊-26號的魚雷擊中,亞特蘭大號和重巡洋艦明尼阿波利斯號(USS Minneapolis CA-36)對薩拉託加進行掩護,並將其拖離危險區域,隨後艦隊帶著薩拉託加號順利返回湯加塔布進行修理,在隨後的時間內,亞特蘭大一直在該地區進行物資運送任務。


10月15日,亞特蘭大號被分配到海軍少將威利斯李(Willis A. Lee)的第64特混艦隊。

10月26日,亞特蘭大號跟隨第64特艦的華盛頓號戰艦舊金山號重巡洋艦海倫娜號輕巡洋艦以及幾艘驅逐艦參與聖克魯茲群島海戰(日本稱為「南太平洋海戰」)。但此戰是美日航母之間的對決,亞特蘭大號並無參戰機會。

10月28日,亞特蘭大號被分配至第64特混大隊並成為該隊指揮官海軍少將諾曼.斯科特(Norman Scott)的旗艦。


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

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


瓜達爾卡納爾海戰


11月8日,美軍根據破獲的日軍情報得知日軍將要再次大舉進攻瓜島,第二天,剛剛大病初癒回歸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的哈爾西命令斯科特的第64特艦和海軍少將丹尼爾.卡拉漢(Daniel J. Callaghan)率領的第67特艦匯合,搶先向瓜島運輸兵力。

隨後亞特蘭大號作為第64特艦旗艦又開始帶領運輸船隊繼續向瓜島上的美軍運送物資。

11月12日,亞特蘭大號帶領四艘驅逐艦護送一隊運輸船前往瓜島,在途中,船隊遭到了由拉包爾基地的日軍一式陸上攻擊機的多次侵擾和突襲,但憑藉著出色的防空性能,日軍的飛機並沒有對運輸隊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日軍的飛機攻擊結束不久,艦隊才鬆了一口氣,有了短暫的休息喘息機會。

但沒多久,美軍就發現一支由兩艘戰艦、一艘巡洋艦和六艘以上的驅逐艦組成的日軍艦隊正向瓜島駛來(由日本海軍中將阿部弘毅率領),準備砲擊亨德森機場。此時李少將指揮的第64特艦其他艦船(包括華盛頓號南達科他兩艘戰艦)由於距離瓜島過遠無法及時趕到支援,於是負責這次運輸登陸計劃的總指揮海軍少將里士滿特納(Richmond K. Turner)做出大膽的決定:放棄撤離,讓第64和第67特艦主動出擊,在瓜島北方海域伏擊日軍艦隊,並由卡拉漢擔任作戰總指揮,這便是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日本稱為「第三次所羅門海戰」)。


碧藍航線 亞特蘭大號

碧藍航線 亞特蘭大號


在美軍兩支艦隊合併後,擁有舊金山號波特蘭號重巡洋艦,亞特蘭大朱諾海倫娜三艘輕巡洋艦以及8艘驅逐艦,而日軍則是包括金剛級的比叡霧島兩艘戰艦、一艘巡洋艦以及11艘驅逐艦,單從戰力對比來看日軍是妥妥的大優勢,而且這還是日軍最擅長的夜戰環節,所以很多美軍船員都認為這一仗就是去送死,但特納則堅定的要與日軍來一戰。

11月13日凌晨1時,裝備SG搜索雷達的海倫娜號率先發現了日軍艦隊,比日軍早了整整18分鐘。

但此前從未和日軍艦隊交過手的卡拉漢在指揮上出了大問題,雖然他計劃利用先發現日軍的優勢來調整陣型,準備效仿之前斯科特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戰中採用的戰術以T字陣橫位(在傳統的砲擊戰裡,T字陣橫位佔有巨大的主動權和良好的開火角度)伏擊日軍,但領頭的庫欣號驅逐艦因為發現日軍的身影,準備調整方向發射魚雷,結果她後方的幾艘艦船面對前方突然的轉向,只能跟著轉向進行迴避以免相撞。

就這樣,庫欣號以一己之力把整個艦隊帶到了日軍艦隊的正前方,先發現敵軍的優勢也蕩然無存,原本的伏擊戰就變成了沒有身位優勢的遭遇戰,在極近的距離內雙方開始了近乎白刃戰的交戰。

此時,日軍的比叡號和驅逐艦曉號打開探照燈照向6000米外的亞特蘭大號,亞特蘭大瞬間就遭到了比叡和驅逐艦曉、雷和電等日艦的無數集火砲擊,又被雷號的兩發魚雷炸中輪機艙喪失動力,因為電力的喪失,砲塔也停止工作,卡拉漢意識到自己被包圍,發出「奇數船向右舷開火,偶數船向左舷開火」的命令,後因為卡拉漢擔心發生誤擊友軍,發出以下指示:「各艦不可攻擊友軍,瞄準大型船艦攻擊」。

由於曉號的探照燈,美艦隊各艦紛紛向著曉集火射擊,在數分鐘之內將曉擊沉。


正當一旁的舊金山號在進行還擊時,失去控制的亞特蘭大在舊金山準備開砲時正好漂到了舊金山前方,於是舊金山的第二次齊射誤射擊中亞特蘭大的艦體和上層建築,但好在亞特蘭大自身的裝甲過薄,舊金山的8吋砲彈只是將亞特蘭大穿透並未爆炸。 (舊金山號為了觀察彈著點使用了綠色的染色劑,而當晚在場的另一艘重巡洋艦波特蘭使用的是橙色染色劑)。

天亮之後,圖拉吉島基地派出拖船食米鳥號(USS Bobolink AT-131)救援受損軍艦,雖然在食米鳥的幫助下,亞特蘭大號拋下錨鏈,將船固定住,但因為損傷過重其艦體仍在不斷進水,當天傍晚8時左右,美軍被迫在瓜島北方三海裡處將其擊沉。


亞特蘭大號共獲得5顆戰役之星。另外由於她在最後一次戰役中的英勇表現,她也獲得了美國總統嘉獎令。



(部分內容取自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8.1K會員
979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由於《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經歷了長達40個月的巡洋艦建造空白期,而為二戰而生的亞特蘭大級4艘輕型巡洋艦的相繼誕生,為太平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顯赫戰功。「朱諾」號由聯邦造船廠於1941年底建造完成,先後服役於大西洋和太平洋艦隊。 
Thumbnail
由於《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經歷了長達40個月的巡洋艦建造空白期,而為二戰而生的亞特蘭大級4艘輕型巡洋艦的相繼誕生,為太平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顯赫戰功。「朱諾」號由聯邦造船廠於1941年底建造完成,先後服役於大西洋和太平洋艦隊。 
Thumbnail
亞特蘭大級首艦亞特蘭大號(USS Atlanta CL-51)於1940年4月22日開工,1941年9月6日下水(和妹妹聖胡安同一天生日),1941年12月24日竣工,1941年9月竣工後,亞特蘭大號開始進行海試,直到1942年的3月底才完成所有的訓練和測試,正式開始執行作戰任務。
Thumbnail
亞特蘭大級首艦亞特蘭大號(USS Atlanta CL-51)於1940年4月22日開工,1941年9月6日下水(和妹妹聖胡安同一天生日),1941年12月24日竣工,1941年9月竣工後,亞特蘭大號開始進行海試,直到1942年的3月底才完成所有的訓練和測試,正式開始執行作戰任務。
Thumbnail
聖地牙哥號輕巡洋艦(英文:CL53 San Diego),是美國海軍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的3號艦,聖地牙哥號及其姊妹艦聖胡安號都由伯利恆昆西昆船廠負責建造,由於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自1936年10月開工建造聖路易斯號後,直到1940年4月沒有開建一艘巡洋艦,這個時期長達40個月。
Thumbnail
聖地牙哥號輕巡洋艦(英文:CL53 San Diego),是美國海軍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的3號艦,聖地牙哥號及其姊妹艦聖胡安號都由伯利恆昆西昆船廠負責建造,由於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自1936年10月開工建造聖路易斯號後,直到1940年4月沒有開建一艘巡洋艦,這個時期長達40個月。
Thumbnail
1930年代中期,安薩爾多義大利公司設計了一個重型巡洋艦項目,該計劃提供給蘇聯,在20世紀上半葉,義大利造船公司為其他有需求的國家設計計畫是很普遍的做法,而蘇聯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開始籌備組建蘇維埃聯盟級戰艦。
Thumbnail
1930年代中期,安薩爾多義大利公司設計了一個重型巡洋艦項目,該計劃提供給蘇聯,在20世紀上半葉,義大利造船公司為其他有需求的國家設計計畫是很普遍的做法,而蘇聯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開始籌備組建蘇維埃聯盟級戰艦。
Thumbnail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英文:USS Indianapolis cruiser ,舷號:CA-35)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艘重型巡洋艦,也是二戰期間被日本潛艇擊沉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
Thumbnail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英文:USS Indianapolis cruiser ,舷號:CA-35)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艘重型巡洋艦,也是二戰期間被日本潛艇擊沉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波特蘭級是繼《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後由美國海軍建造的第三型重巡洋艦。第一批「條約巡洋艦」是於1926年下訂的兩艘彭薩科拉級,其強調武器和速度,而犧牲了防護。緊隨其後的是下訂於1927年的六艘北安普頓級,其裝甲較前型更厚實,並首先使用了三座三聯裝炮塔的配置,這成為了之後美國海軍重巡洋艦的標準配置。
Thumbnail
波特蘭級是繼《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後由美國海軍建造的第三型重巡洋艦。第一批「條約巡洋艦」是於1926年下訂的兩艘彭薩科拉級,其強調武器和速度,而犧牲了防護。緊隨其後的是下訂於1927年的六艘北安普頓級,其裝甲較前型更厚實,並首先使用了三座三聯裝炮塔的配置,這成為了之後美國海軍重巡洋艦的標準配置。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