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常拂》 聖人成佛,凡人常拂。 人能「常拂」就很不錯了;生活裡「常拂」。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這裡說:「生活多拂自身。」 「成佛」除了要有獨到的智慧,更要有“經濟的加持”,沒有後顧之憂,不事生產,不用養家照顧雙親~..,還要筋骨奇異,經的起長時間經年累月打坐 ... 釋迦族王子以“王子身份”入道修行,人們只看見他拋棄尊貴與財富和悲天憫人的情操,不見他悟道達彼岸搭的是“頭等艙”。 成佛要件先達四分之一。 四要件:「智慧」、「理念」、「毅力」、「條件」。 沒有「智慧」,後面那都不用說了。 沒有「條件」,養誰姑且不說,你得先養活自己。 「理念」是自我的延伸,沒有理念像火車沒有軌。 前面都有了,再來就是堅定不撓持之以恆的「毅力」。 沒錢沒關係,你說「供養」可以不用工作又可以修行。 是的! 但不知道達到被供養需要什麼樣條件? 達到之前不用“生活”嗎? 等達到那樣的資格被養著、被供著,那時—— 這是「成佛」的意義嗎? 太舒服的活著,當「人」就好,還花什麼腦筋去管「五蘊」,「般若」也不重要! 很久之前,在尼泊爾有個打坐少年紅極一時,靠打坐就能成活佛,啥事都不用幹,也只會打坐。 有什麼其他本事嗎?也沒看到什麼報導。這樣就獲得一堆又一堆信徒拜倒、追隨!!?? 這樣成就一方霸業,我也是認了! 好景不長,看也沒治理才能,在幾年下來,毀譽參半醜聞官司纏身,最後被捕入獄。 綜觀「活佛」只有異於常人的打坐能力,其他什麼都不行,再配上那一堆莫名奇妙的「人」。 「出家行善助人」,現在人出家有,行善不多,助人更少。 「佛」,是人的一種特殊意識狀態,有別一般常人的思維和主張(哲學);理解佛懂“他”在說什麼是很傷腦筋的! 把神人化,你便會看見祂; 把人神化,你便會失去他。 永恆的哭泣,我看見佛的孤寂, 因為沒人懂祂。

raw-image


avatar-img
15會員
278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