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常拂》 聖人成佛,凡人常拂。 人能「常拂」就很不錯了;生活裡「常拂」。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這裡說:「生活多拂自身。」 「成佛」除了要有獨到的智慧,更要有“經濟的加持”,沒有後顧之憂,不事生產,不用養家照顧雙親~..,還要筋骨奇異,經的起長時間經年累月打坐 ... 釋迦族王子以“王子身份”入道修行,人們只看見他拋棄尊貴與財富和悲天憫人的情操,不見他悟道達彼岸搭的是“頭等艙”。 成佛要件先達四分之一。 四要件:「智慧」、「理念」、「毅力」、「條件」。 沒有「智慧」,後面那都不用說了。 沒有「條件」,養誰姑且不說,你得先養活自己。 「理念」是自我的延伸,沒有理念像火車沒有軌。 前面都有了,再來就是堅定不撓持之以恆的「毅力」。 沒錢沒關係,你說「供養」可以不用工作又可以修行。 是的! 但不知道達到被供養需要什麼樣條件? 達到之前不用“生活”嗎? 等達到那樣的資格被養著、被供著,那時—— 這是「成佛」的意義嗎? 太舒服的活著,當「人」就好,還花什麼腦筋去管「五蘊」,「般若」也不重要! 很久之前,在尼泊爾有個打坐少年紅極一時,靠打坐就能成活佛,啥事都不用幹,也只會打坐。 有什麼其他本事嗎?也沒看到什麼報導。這樣就獲得一堆又一堆信徒拜倒、追隨!!?? 這樣成就一方霸業,我也是認了! 好景不長,看也沒治理才能,在幾年下來,毀譽參半醜聞官司纏身,最後被捕入獄。 綜觀「活佛」只有異於常人的打坐能力,其他什麼都不行,再配上那一堆莫名奇妙的「人」。 「出家行善助人」,現在人出家有,行善不多,助人更少。 「佛」,是人的一種特殊意識狀態,有別一般常人的思維和主張(哲學);理解佛懂“他”在說什麼是很傷腦筋的! 把神人化,你便會看見祂; 把人神化,你便會失去他。 永恆的哭泣,我看見佛的孤寂, 因為沒人懂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一而純
16會員
284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雜一而純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出門三分鐘,車就撞爛了⋯⋯
Thumbnail
2025/03/17
出門三分鐘,車就撞爛了⋯⋯
Thumbnail
2025/02/26
10年的遊戲了。
Thumbnail
2025/02/26
10年的遊戲了。
Thumbnail
2025/02/24
不知道這npc在來的路上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5/02/24
不知道這npc在來的路上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