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人以一種我猝不及防的方式直接空降到我的世界,順流而走的,我開始練愛。
親密關係大概是最好照鏡子的一種關係,至少我從他身上發現很多從未遇見的自己。
有次他出差回來向我道歉,一是最近他的工作比較忙,其次是他回台的當天太累就睡了,到了隔天才回我訊息。
我一開始也沒多想,只是回了:「沒關係,你也沒做錯什麼,不用道歉。我外出我媽都說出去當沒有,回來當撿到。歡迎回來,我又撿到寶了!」
『這樣下去我會被寵壞喔!』他說。
就這樣簡單的對話,後來我在散步的時候發現,我並不是真的覺得沒關係,而是那個當下我已經判斷自己對他來說沒那麼重要,只是壓抑了失落感,覺得已經都是事實了也沒什麼好計較。回覆的當下,我確實沒什麼情緒,因為我已經把失落消化完了。我在重複著自己習慣的模式,覺得沒人在乎我的情緒,我的情緒不重要、那是我的問題,就把自己當成問題解決掉,但那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和經歷,不代表對方的想法。
他讓我很清楚地意識到,如果我不重視自己的情緒,那就能得到更多忽視。
接著我想到,在《離合悲歡總是緣》裡面,有一篇<愛的對與錯>,內容大概在說一位婦人前一段婚姻,由於孩子病逝,夫婦兩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情緒失控後結束了夫妻關係。後來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因同學會相聚後,他們才發現彼此都沒放下對方,婦人想修復這段關係,尋求劉墉建議。
我和朋友們討論著內容,也分享了自己從不同切入點的不同的想法。
其中一個是我以婦人的角度出發,如果是我,兩人都有自己要克服與面對的傷,我會先讓自己不需要對方為我的情緒負責,那才有好好溝通的可能。讓"我們"一起面對問題,而不讓我v.s你。我不覺得有什麼是有腦又能溝通還不能解決的問題。
後來發現,確實存在有腦還能溝通也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是"把自己視為問題並且解決自己"。在建立關係的過程,我察覺自己會依照慣性,把自己視為問題而去解決自己,解決方式包含壓抑情緒、懶得解釋,任由誤會孳生。我發現自己和對方沒有建立"我們一起面對問題"的共識,會時不時的展現出對方可有可無的樣子......。
託他的福,我開始讓自己不再那麼"都可以"。
開始去重視自己的邊界、關注也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注意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什麼,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附和別人。
緣分真的是很奇妙也很珍貴的東西。
原本一個我以為不會有太多交集的人
卻成為了打破我的計畫
讓我和真實的自己相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