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書評】俠客行---淳與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俠客行】的最核心表現,就是---「奇」。

這或是廢話,武俠小說不奇,還算什麼?

但金庸的「奇」常常奠基於很札實的邏輯之下;但還是有些許不合理,比如。

石中玉和石中堅是兄弟,但除非是雙胞胎,不然就算差了幾歲,還是不太可能到「所有人都搞混他二人」的境地---而這也是整本書那主要「懸疑」之處的關鍵。

而書中各個人物之間的牽連關係,雖不比【天龍八部】般複雜詭奇,也已經夠懸了。

最引人注目的「奇」在於---主角石中堅的習得武功過程。

我想這是金庸在眾多武俠名家之中的一個奇特躍出---石中堅的神功練成雖不說完全輕鬆無比加上玄奇遭遇,但也相差不遠了。

他的習武過程---完全不苦。

石中堅所有的遭遇,都奠基於其不曾更改過的性格---純樸、善良和正直。

這些遭遇有苦有樂、有溫柔鄉有至高武功,全都讓他一手抓了。

所以,「性格決定命運」這件事仍是通用於這本。

但金庸對於「江湖」的描寫,確是挺符合整個五千年人世的。

我們雖不常遇到狡詐奸滑的人物,但生活中被小小欺騙、遙控欺凌之事,總是有的。

所以書中那些名宿之間的智計角力、武功比試,皆為一種移植現實至飄渺江湖的真實預告。

本書寫於金庸十四本中倒數第三本,是故總有股「奇」但根基紮實的味道---那便是在經歷過前面十一部的自我磨練和深思之後,金庸在人物設定、名字美感、角色奇異等處都達到了種類似「獨孤求敗」等級的「隨興」,那是一項技藝長期磨練後的成果。

【俠客行】不像【笑傲江湖】深埋暗黑陰險至極的江湖詭計、也不像【射鵰三部曲】般的壯闊與鉅細靡遺,個人最喜歡的點在於---石中玉最後的遭遇。

石中堅性格淳正,但在謝煙客的詭計下卻安然脫身並陰錯陽差習得上武功,而其兄弟石中玉性格頑劣精明,可以說泰半的江湖之亂都因他而起,結果最後---石中堅因玄鐵令的謝煙客承諾一事,便是讓謝煙客好好教導並端正石中玉性格,這點歷經了幾乎二本厚厚劇情之後的巧合真的奇到如流水般順暢又新鮮,拍案叫絕。

石中堅在赴俠客島之前,武功已經近當世之頂,一練成太玄經的武功,可以說檔次高於本書中所有人一大截、甚或與金庸其他書的主角相比,都可說內功淳厚無比、難以對抗。

唯一不足的是,他只是內功極強,拳腳掌劍功夫並不純熟。

個人認為,將【越女劍】擺於【俠客行】之後,是金庸的一項特別安排。

越女和石中堅都是一種很極緻、很完美的「純淨」代表---他們都長於人煙罕至、安靜淳謐的荒郊野外---這或是金庸的別出心裁。

他們不再像楊過生於苦中、活於苦中、又精明狡詐而歷事諸多,最後修正性格、他們也不像令狐冲慣於場面話的政治手腕、頑劣孤傲、活在危險中。

他們就是很純淨的自己,活得很「保持自我」。

個人覺得是金庸對於人世間每個人經歷的苦難之後的一項參悟---不論苦樂,要活得像自己。

而除了「人物關聯」、「得武過程」、「劇情安排」的奇之外,其中也有一些相當奇特的詼諧。

這些詼諧藏在穩穩流動的劇情之中,所以妳不會覺得金庸硬要搞笑,但妳知道他在搞笑,可是這搞笑卻佔著很關鍵的位置在劇情之中(很嚴肅地搞笑)。

這很像,一高手輕描淡寫的一招,一招達成了數種目的,比如同時嚇跑敵人又救了人、自己又很暢快。

俠客島從一開始讓所有江湖中人害怕的存在、到最後揭露原因,個人認為這項「因鑽研武功而不願離去」的邏輯正確性莫約八成---有些人鑽研不出的結果大可瀟灑離去、但一項技藝的深度的確是吸引鑽研此藝之人的賣點。

龍島主與木島主也說了,想離開俠客島隨時可離開,那麼,那些赴俠客島的江湖人士或許想了:「反正隨時可走,便把這上乘武學給破了吧。」

整部大半的江湖之事都源自於幾段過往之情、接著再相互交錯,金庸再次重複雕琢:「情」為人世間最美又最危險之物---這件事。

【俠客行】挺符合人世的箴言。妳說吧,一個人如果像楊過一樣狡詐無比、風流倜儻;或是像令狐冲熱愛惹事生非、個性頑劣,在整個人世總是得吃許多苦頭的。

像石中堅這樣專心一志、正直純樸又單直,總是可避免許多麻煩,而且大部分的人也比較喜歡單直之人(雖然楊過跟令狐冲的魅力遠大於石中堅)

最後,【俠客行】的俠客,除了代表俠客島,它也代表像石中堅這樣無雜念的淳正靈魂,乃一股詭譎江湖中清新之流的存在。

----------------------

Instagram:vincent_lin_art

個人網站:文生

NFT:OpenseaWriting NFT

合作邀約:reznor48@yahoo.com.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生的沙龍
59會員
343內容數
文字織城,取文字編織與文字之城之意,希望在我戮力編織的文字之城中,能讓讀者有些許共鳴,那麼孤獨地面對鍵盤的我,也會感到微微的暖心
文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8
老實說,我是為了傑克葛倫霍去看這片的。 當然從它預告可嗅出端倪的新聞價值辯證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但其實,在影片中段某個點之後,就沒有這麼難以去分辨它的對錯了,因為從那之後,都是錯的;至於傑克,他的確不適合演這種角色,相對於【索命黃道帶】的輕度智障跟【斷背山】的陰性氣質,此片裡他的優勢根本只強在那
Thumbnail
2024/08/18
老實說,我是為了傑克葛倫霍去看這片的。 當然從它預告可嗅出端倪的新聞價值辯證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但其實,在影片中段某個點之後,就沒有這麼難以去分辨它的對錯了,因為從那之後,都是錯的;至於傑克,他的確不適合演這種角色,相對於【索命黃道帶】的輕度智障跟【斷背山】的陰性氣質,此片裡他的優勢根本只強在那
Thumbnail
2024/07/08
《猩球崛起:王國誕生》建立在錯誤之上的創意 猩猩與人類於地球上的關係,是個好創意,但這個創意卻是建立在一個錯誤之上,這個錯誤是什麼?就是老萊塢電影的公式;單指這片而言,這公式是什麼——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 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這算什麼公式? 沙林傑的《麥田捕手》、赫曼.赫塞的《徬徨少年
Thumbnail
2024/07/08
《猩球崛起:王國誕生》建立在錯誤之上的創意 猩猩與人類於地球上的關係,是個好創意,但這個創意卻是建立在一個錯誤之上,這個錯誤是什麼?就是老萊塢電影的公式;單指這片而言,這公式是什麼——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 一個年輕男孩的成長冒險,這算什麼公式? 沙林傑的《麥田捕手》、赫曼.赫塞的《徬徨少年
Thumbnail
2023/07/05
我一直覺得香港是個很神奇的地方。 在這蕞爾之地,竟在幾十年間,由「創作」引領了幾乎整個亞洲的潮流,而且都十分雋永、直到現在,還是亞洲創作的重頭角兒之一。 她出了多少膾炙人口的影視音樂、出了多少堪稱奇人的標誌型偶像,就在這麼個狹窄且草根的地方,而且---那「傳奇性人物」的密集度,遠高於亞洲其他國家。
Thumbnail
2023/07/05
我一直覺得香港是個很神奇的地方。 在這蕞爾之地,竟在幾十年間,由「創作」引領了幾乎整個亞洲的潮流,而且都十分雋永、直到現在,還是亞洲創作的重頭角兒之一。 她出了多少膾炙人口的影視音樂、出了多少堪稱奇人的標誌型偶像,就在這麼個狹窄且草根的地方,而且---那「傳奇性人物」的密集度,遠高於亞洲其他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趙煥亭《奇俠精忠傳》第一回用了一點篇幅交代成書緣由,大致是慨嘆古來忠義名將很少有善終,現在就來寫一個名將有善終的故事⋯⋯
Thumbnail
趙煥亭《奇俠精忠傳》第一回用了一點篇幅交代成書緣由,大致是慨嘆古來忠義名將很少有善終,現在就來寫一個名將有善終的故事⋯⋯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常有傳統章回小說的影子。例如史艷文的書僮庸兒被六骨和尚救走⋯⋯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常有傳統章回小說的影子。例如史艷文的書僮庸兒被六骨和尚救走⋯⋯
Thumbnail
金庸是全球華語圈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他筆下創造的許多人物至今仍有電視劇不斷翻拍,其中有個角色比較特別只懂劍技,他的劍比任何人都快,攻彼非不守之處,因此總能搶佔先機,克敵制勝。在筆者看來,技術分析就像是劍技,而基本面分析則是內功,且看我如何細細分解,為你解惑。
Thumbnail
金庸是全球華語圈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他筆下創造的許多人物至今仍有電視劇不斷翻拍,其中有個角色比較特別只懂劍技,他的劍比任何人都快,攻彼非不守之處,因此總能搶佔先機,克敵制勝。在筆者看來,技術分析就像是劍技,而基本面分析則是內功,且看我如何細細分解,為你解惑。
Thumbnail
本書是作者楊照對金庸作品的全新解讀,將初識的美好濾鏡摘下,用深入且嚴格的文學評析方法,重新「檢驗」金庸作品。這部《金庸的武林》一翻頁,彷彿又讓人回到求學階段時初讀金庸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本書是作者楊照對金庸作品的全新解讀,將初識的美好濾鏡摘下,用深入且嚴格的文學評析方法,重新「檢驗」金庸作品。這部《金庸的武林》一翻頁,彷彿又讓人回到求學階段時初讀金庸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書劍恩仇錄》結構嚴謹、伏筆連連、環環相扣、歷史事實夾雜虛構人、事,其虛若實。有江湖恩怨俠義,也有英雄兒女情長。官、軍欺壓百姓的惡行劣狀,黃河水災時民不聊生,反映社會上寫實現象。寫廣闊的山川地理,有傳統的文化、雜學,金庸博學才筆帶出武俠小說閃耀的萬丈光芒。
Thumbnail
《書劍恩仇錄》結構嚴謹、伏筆連連、環環相扣、歷史事實夾雜虛構人、事,其虛若實。有江湖恩怨俠義,也有英雄兒女情長。官、軍欺壓百姓的惡行劣狀,黃河水災時民不聊生,反映社會上寫實現象。寫廣闊的山川地理,有傳統的文化、雜學,金庸博學才筆帶出武俠小說閃耀的萬丈光芒。
Thumbnail
提到武俠小說,我必先想到金庸老師的作品。其實我小學時期也曾拜讀古龍《流星蝴蝶劍》,奈何我太習慣金庸的文筆與風格,未懂得欣賞古龍細膩的內心描寫,繼而擱置了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所以這次閒話只是聚焦到金庸作品。
Thumbnail
提到武俠小說,我必先想到金庸老師的作品。其實我小學時期也曾拜讀古龍《流星蝴蝶劍》,奈何我太習慣金庸的文筆與風格,未懂得欣賞古龍細膩的內心描寫,繼而擱置了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所以這次閒話只是聚焦到金庸作品。
Thumbnail
這部書的成書過程與《三國》、《水滸》故事頗類似,就是先由說書人說書,後來經過整理、潤飾,最後寫定成書。
Thumbnail
這部書的成書過程與《三國》、《水滸》故事頗類似,就是先由說書人說書,後來經過整理、潤飾,最後寫定成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