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通霄海線一回,拜訪了新埔往南走通霄神社、通霄國小,欲往國三回北,卻錯過北上交流道就走到苗36鄉道。
這36鄉道雖然等級不高,道路卻是意外的平整乾淨,只見兩旁是稻田、是遠處的小丘,道路的兩側還種了二葉松,相當漂亮,直走一段後在路左側就會看到楓樹國小。
說看到,其實也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學校是躲在一大片稻田的後邊,如果沒有導航的話,一定會錯過。而且入口的小徑還真的是小徑,只容一輛車進入那百來公尺且無法會車的田中小徑。學校校門三柱貼二丁掛二進門,左高柱上有大理石底的學校全銜,接襯牆朱底有英文校名。
右側圍牆一路延伸,入門後就是大操場和中間的籃球場,整個校舍為在操場的後邊一條龍,相當簡單。
學校還有一棟雙層教師宿舍,相當特別,顯示這邊實屬偏鄉,教師還需要有宿舍的需求。
目前有六個班,102學年還有30娃,但是105學年後就降格改制成為
烏眉
國小
楓樹
分校
,我來訪時校門還是標示原來國小名稱,並沒有寫上分校。
距離上一次還是分校規格時是民國53年(1964),大概就是這50年學校由盛轉衰,見證了二戰後嬰兒潮的興盛與退潮,也意味著許多的小學必須要從教育場域退場的宿命。

一路走著這鄉道,開著車窗吹著金風,透出的一股韻味就是寂寞,路上難得會有一輛車對向來車,甭提一路那後視鏡裡都是背後風景----孤獨無車的風景
。
即使是假日校門大開,整個1公頃大的校園,就只有我踽踽於這操場上徜徉稻田拂上的風。
說孤寂也不應然,因為不時還會聽到校邊小山丘後傳來高鐵呼嘯而過的轟隆壓軌之聲,在這操場迴盪,甚是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