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Long Stay,2024.08.24,Day 135

圓滾滾-avatar-img
發佈於一個人車宿遊 個房間
更新 發佈
霧漫大坡池的清晨

在花東,跟著早睡早起已經是一種習慣,時間一到就自動起床了。今天在池上有一天的木作課,所以今天就想在上課前先到大坡池來個晨間漫步。烤了南瓜花生蛋糕跟做了一盤酪梨沙拉當早餐,吃飽就開車到池上。

南瓜花生蛋糕

南瓜花生蛋糕

友情牌酪梨

友情牌酪梨

沙拉

沙拉

車子一上路,就發現被霧包圍,心裡猜測池上該不會也是霧濛濛吧,果然一抵達池上也是籠罩在霧裡。霧漫大坡池,美的像仙境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有人露營夜宿

有人露營夜宿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嚇死人的藝術

嚇死人的藝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合」木相處-外來種木材再利用之簡易木作課

上午上課,學木作。木作對我而言是個想要卻又戒慎恐懼的事,很高興在池上有這個機會可以免費學習,也對於今天的課程抱著很大的期許,希望能學到木作的基本功。

上課的地點是在197縣道上的4.5公里(咖啡)工作室,由池上在地的木雕藝術工作者彭明通老師教學,從切割、打磨、燒烙全部一次學起來!上課是9:00開始,我是好學生8:30就到了。剛好在學習前,先來擺拍一下,哈哈!

咖啡店入口

咖啡店入口

漂亮的板娘

漂亮的板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示範教學

示範教學

我是女木匠

我是女木匠

raw-image
我愛LuLu杯墊大功告成了

今天上午的課程是讓學員自己鋸木頭做杯墊,再用電烙畫上自己想要的文字圖案。想到我家那隻每天陪我散步的露露,我也是Lu Lu,我是姐姐,她是妹妹,所以我就做了五個「LuLu杯墊」,手烙到快斷了。不知道是我施力不對還是要「刻進」木頭真的很費力,我覺得手腕好「累」。不過一上午的製作,我覺得我應該可以再進修,有潛力成為女木匠,哈哈!

我愛LU LU 杯墊

我愛LU LU 杯墊


髮簪

今天下午的課程是削木做髮簪。這可比早上的杯墊還累,要一直削一直削,還要砂紙一直磨….做完回家馬上洗澡吃晚餐….餓啊。中午的池上便當沒有肉只有豆腐乾。

材料、工具

材料、工具

半成品

半成品

成品

成品

午餐的池上便當

午餐的池上便當

我的豬肉晚餐

我的豬肉晚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圓滾滾的沙龍
82會員
362內容數
一個熟齡女子獨自遊歷台灣,享受一個人獨處的自由及樂趣。
圓滾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6
花蓮港的日出~摃龜 清晨四點,我很認真的爬起床,準備迎接今天的第一道曙光。 不過,感覺今天的天氣不是太好,恐怕看不到令人驚艷的光影變化。有夢最美,希望無窮,所以,我還是很耐心的等待。結果真如我預期的,直到6點太陽還是被烏雲遮住。
Thumbnail
2024/09/26
花蓮港的日出~摃龜 清晨四點,我很認真的爬起床,準備迎接今天的第一道曙光。 不過,感覺今天的天氣不是太好,恐怕看不到令人驚艷的光影變化。有夢最美,希望無窮,所以,我還是很耐心的等待。結果真如我預期的,直到6點太陽還是被烏雲遮住。
Thumbnail
2024/09/25
今天是個很充實的一天。因為今天要帶關山老哥Kevin 到酸柑田,早上5:30 在東里晨運後到玉里吃早餐。8:30抵達酸柑田,饒姐為老哥介紹導讀。9:50回到家,就陪著黃妹妹進行她的新研發~酪梨餅乾。而這成功的酪梨餅乾。下午從富里開車到花蓮市與友人會合展開三天三夜的花蓮休閒之旅。
Thumbnail
2024/09/25
今天是個很充實的一天。因為今天要帶關山老哥Kevin 到酸柑田,早上5:30 在東里晨運後到玉里吃早餐。8:30抵達酸柑田,饒姐為老哥介紹導讀。9:50回到家,就陪著黃妹妹進行她的新研發~酪梨餅乾。而這成功的酪梨餅乾。下午從富里開車到花蓮市與友人會合展開三天三夜的花蓮休閒之旅。
Thumbnail
2024/09/24
清晨五點半的酸柑溪環狀步道健走 昨天和新朋友~饒姐相約,今天清晨要到酸柑溪步道健走,因為饒姐要為我導覽,帶我認識酸柑。酸柑,這個我從來沒有聽過的地名,更別說到此一遊。所以清晨五點半我就到饒姐位於酸柑的家中會合。 在健走途中,除了沿途的美景及認識植物外,也聽她娓娓的道來她人生的轉折及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4/09/24
清晨五點半的酸柑溪環狀步道健走 昨天和新朋友~饒姐相約,今天清晨要到酸柑溪步道健走,因為饒姐要為我導覽,帶我認識酸柑。酸柑,這個我從來沒有聽過的地名,更別說到此一遊。所以清晨五點半我就到饒姐位於酸柑的家中會合。 在健走途中,除了沿途的美景及認識植物外,也聽她娓娓的道來她人生的轉折及心路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池上便當和池上米是花東著名景點之一,池上米飯香又軟q,遊客來花東玩樂記得來品嚐一下,不要錯過拍照打卡的好景點。另外,附近還有農會可以購買特色地方產品,特別口味的乖乖也值得一試。
Thumbnail
池上便當和池上米是花東著名景點之一,池上米飯香又軟q,遊客來花東玩樂記得來品嚐一下,不要錯過拍照打卡的好景點。另外,附近還有農會可以購買特色地方產品,特別口味的乖乖也值得一試。
Thumbnail
一直覺得池上這個地名有一種動態感,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池上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當時池上還是一座寧靜純樸的鄉村而已,沒有遊客,只有農家與生活感。後來,一直來到池上這個地方,發現池上是個多元族群融合之地,雖然是鄉村,卻像極了台灣的歷史縮影,池上真正開始開發大概在清朝道光年間,距離現在還不到
Thumbnail
一直覺得池上這個地名有一種動態感,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池上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當時池上還是一座寧靜純樸的鄉村而已,沒有遊客,只有農家與生活感。後來,一直來到池上這個地方,發現池上是個多元族群融合之地,雖然是鄉村,卻像極了台灣的歷史縮影,池上真正開始開發大概在清朝道光年間,距離現在還不到
Thumbnail
本以為煩躁的情緒放在台北,結果卻跟著火車一路來到了花東,直到過玉里後車窗外出現黃金稻田後,才有點拋離紛擾情緒的感覺。 下了車在月台上,鐵軌旁即是稻田,純藍的天空涼爽的秋風,池上站現在變得很文青,但依然是個小巧遊客比居民多的車站。 火車站...送往迎來,同時是起點也是終點... 慢步在街道找著住
Thumbnail
本以為煩躁的情緒放在台北,結果卻跟著火車一路來到了花東,直到過玉里後車窗外出現黃金稻田後,才有點拋離紛擾情緒的感覺。 下了車在月台上,鐵軌旁即是稻田,純藍的天空涼爽的秋風,池上站現在變得很文青,但依然是個小巧遊客比居民多的車站。 火車站...送往迎來,同時是起點也是終點... 慢步在街道找著住
Thumbnail
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在民宿的陽台眺望田野,想起了童年,基隆火車站的婆婆家,不只有吵雜火車聲,隨之地板還會震動。大多人提起童年、家是快樂的,但我除了每個夏季都苦於中暑,颱風天屋頂漏水忙著找水桶接之外,實在感受不到美好。 再大一點,是一張蒼白病懨懨的臉,沈重的側背包將肩膀壓得一開一低。在南陽街回基隆的區間車上正為找不到座位
Thumbnail
在民宿的陽台眺望田野,想起了童年,基隆火車站的婆婆家,不只有吵雜火車聲,隨之地板還會震動。大多人提起童年、家是快樂的,但我除了每個夏季都苦於中暑,颱風天屋頂漏水忙著找水桶接之外,實在感受不到美好。 再大一點,是一張蒼白病懨懨的臉,沈重的側背包將肩膀壓得一開一低。在南陽街回基隆的區間車上正為找不到座位
Thumbnail
推動「池上米」認證標章的關鍵人物是建興碾米廠的老闆梁正賢。早在1994年,他就開始推動有機農業,2000年到日本參觀施行MOA自然農法的大仁農場後,一整套結合農家、藝術、醫療,順應自然的健康生活法,讓他大受啟發,回到池上,他在心中立定三大志業:自然農業、藝術生活、健康身體。(more)
Thumbnail
推動「池上米」認證標章的關鍵人物是建興碾米廠的老闆梁正賢。早在1994年,他就開始推動有機農業,2000年到日本參觀施行MOA自然農法的大仁農場後,一整套結合農家、藝術、醫療,順應自然的健康生活法,讓他大受啟發,回到池上,他在心中立定三大志業:自然農業、藝術生活、健康身體。(more)
Thumbnail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Thumbnail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