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藝術村的寄情與召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這次到池上,少不了騎著自行車在美好風景裡遊逛,也剛好趕上池上穀倉藝術館正在舉辦的「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

穀倉藝術館是由池上在地企業家梁正賢家裡的老倉庫改建,由元智大學陳冠華教授設計施工,並於2019年獲得「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的首獎。這次聯展展出的15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都曾在池上當駐村藝術家,台灣好基金會在池上將二棟民居老宅整理改建成藝術家的工作室,2014年美學大師蔣勳是第一位駐村的藝術家。蔣老師在池上留下很多作品以及數本相關的文學創作。

聯展名稱取「寄情與召喚」是指,透過駐村所提供整體的環境氛圍,給予藝術家一個機緣去寄託情感與引發召喚的感受。

所謂寄情是指人與環境,人與物,以及自我與他者的投射連結;而召喚則是人與人,人與內在深層記憶、想像、潛意識的互相牽引;也就是說,藝術家的創作來自於「寄情」池上的時間與空間,同時也連結著心靈內在的「召喚」。

召喚這兩個字,我在荒野保護協會常常用,一方面是指自然荒野的召喚,另一方面是來自荒野保護協會這個人為的組織裡流動著愛的能量。

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談到,生命中有些重要的潛意識能開啟內在的召喚,人類在深層意識中存在某些不源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場景,能給我們莫名的感動,當我們能回應這些感動,也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使生命內在的召喚開展出意料之外的世界,使自己做出改變或療癒。

是的,人到一個新的陌生的空間,反而比較有機會召喚出自己所不了解的自己。

世間所有塵,一一塵中見…寫於2022年1月

剛從屏東潮州回台北,重新拿起龍應台老師的「大武山下」翻閱,看到書中重要的楔子,也是引領全書進展的一段話,於是慎重地拿出紙筆,謄寫一次: 「這世界的所有,四十六億年前的星光激冷和四十六分鐘前的冰山崩塌,五十年前的纏綿懸念和此時此刻的牽掛離捨,無非塵埃,一一走向灰冷,燈滅、念斷、塵絕。 可是,在有光的時候,為什麼不在塵中一一看見:熱著的就是火,亮著的就是光,念著的,就是愛。」 是的,雖然世間一切終必成空,如那塵埃般微不足道,但是在每一剎那的看見,念著的,都是愛,也讓生命值得。

若不是隨著「台灣好基金會」的潮州辦公室伙伴在屏東的潮州與南州拜訪一些人,不然其實我雖然過去數十年在台灣無數次的南來北往,屏東大部分鄉鎮都被我們一再路過,很少停留,因此也就一再錯過它的精彩。

這些天拜訪了擁有校田,將農耕化為課程的南州國中,潮南國小及四林國小,對這些學校的農老師及校長的努力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管南州或潮州,也不管是種蓮霧,芭樂或可可,這些新一代農民的自信與善用科技,甚至流利的口才,也完全顛覆了自己原本的想像,甚至參訪深耕潮州的小直設計團隊,原本預定時間是傍晚五點到六點,結果與陳冠華教授及一群年輕的研究生聊到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甚至到網紅名店「三平咖啡」用完午餐,到店主人楊文正的陶藝工作室聊天,也從來沒有看過那麼會搞笑的藝術家,我與蘊慧笑得嘴巴痠,肚子痛。 連與第三代油行女老闆黃董及玫來晏趣製麵小農農莊的女主人一起喝下午茶,也能聽到令人又感動又佩服的故事,真是高手在民間啊!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可以寫成一篇又一篇精彩的報導。

回程在高鐵上想著,今後一定不會再路過台灣這些小鎮,或許在直奔擠滿觀光客的旅遊景點的慣性之下,或許在小鎮停留,聽聽在地職人講故事,會是更好的選擇。


社區堡壘是社會幸福而有韌性的保障―「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讀後

我學醫,從學生時代就對生態及演化非常有興趣,深深了解所有生命都會在跟周遭其他生命及環境不斷互動中而不斷改變,這也是我在二十多年前跟朋友們成立荒野保護協會的起心動念─只有美好的環境才能培育美好素質的人,因此我們希望保留與恢復台灣美好的自然環境,讓在此塊土地生存的所有生命都能自在且健康地成長。

這樣的概念當年只是源自於自己的生態知識與直覺,但是最近看了一本書─「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書裡有許多最新的研究與例證,說明我們身處的環境,對我們自己以及整體社會的影響。

作者所舉的例證主要集中在社會基礎設施的影響,比如圖書館,社區公園,街上的咖啡館……等等。作者引用學者的研究說,我們可以經由環境設計預防犯罪,也就是說某個人在某個環境很可能會犯罪,到了另一個環境就不會想犯罪,換句話說,其實並沒有天生的罪犯,只有會誘人犯罪的環境,只要有合適的環境,人人都可能犯罪或不犯罪。

因此,從積極面來講,好的環境會塑造良好素質的人,消極面來說,要遏止犯罪,最有效且花錢最少的方法,就是改善社會性的基礎設施。

至於什麼是社會性基礎設施,作者以較寬的方式定義,第一類是公共機構與設施,包括了圖書館、學校、公園,遊樂場、運動場,乃至於可供人行走停留的人行道與街邊的綠色空間。

另外就是民間的機構,比如宗教聚會所或各種公益組織所建構的人際網絡與活動。

第三類是商業機構,尤其是民眾能夠隨意聚集或停留的場所,比如咖啡館、小餐廳、理髮店或書店、雜貨店……等等。

至於我們過去最重視的所謂基礎建設,比如造橋鋪路,營建交通運輸系統,以及提供自來水、電力天然氣、汙水處理……這些雖然都是讓一個地方得以讓人居住的關鍵基礎建設,但是他們不能算是社會性的基礎設施,主要是它們不能讓人們在其間停留、互動,彼此交流不同的想法。因此,同樣為運輸系統,公共汽車和火車能促進公民聚集互動,但是高速公路反而會加速社會原子化,一個個割裂的單獨原子,割裂社會關係,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

正如這些道路機場或堤防一樣,社會性基礎設施也不可能天然形成,都需要有人去營造,並且必須投入資源持續地維護與管理,作者用許多很有說服力的研究證明,當社會性基礎設施一旦退化、人們的社交網絡就會崩解,犯罪案件會增加,老人病人等弱勢民眾會逐漸被孤立,而年輕人容易耽溺於毒品,整個社會的公民參與逐漸減少,民眾彼此也會愈來愈不信任。

在眾多社會基礎設施裡,作者花了不少篇幅描述圖書館的重要性,我心有戚戚焉,圖書館也可以說是形塑我之所以為我,最重要的因素,就像作者所說的,去那些地方學習了解自己和即將面臨的世界,便會形塑出他們的未來。

二十世紀初的大慈善家,鋼鐵大王卡內基在全世界捐款興建了二千八百座大型圖書館,他稱圖書館為社區堡壘。說得真好,尤其在台灣。以前一般庶民互動的場域是以寺廟為核心的空間,但現今對青壯年而言,大概不會假日或下班沒事就往廟裡跑,這時候社區型的圖書館就可以補足這個讓社區居民在參加活動中彼此交流的缺口。

圖書館舉辦的各式各樣的活動,館內各種不同的空間,提供了從老人、青少年、照顧孩童的父母親,最適切的活動與空間,最重要的是免費且平等地提供各族群使用。

一個運作良好的圖書館,幾乎可以提供任何年齡層在生活所有層面所需要的學習甚至生活資源,更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與心靈生活,如作者引述某位圖書館長所說的:「圖書館確實是個堡壘,它讓謙卑的人感到高貴。人俯仰一生,需要感到高貴和擁有尊嚴。」

當然,除此之外,這個可以自由聚集各種族群在此自由且平等活動的空間,也會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

像圖書館中這種依附實體空間而開展的人際互動,另外還有一些在社區裡的宗教聚會場與推動不同目標與訴求的公益團體活動場地,因為聚集人群而彼此互動,都是讓民眾感受到幸福感的重要來源,也是一個社會面臨危機挑戰時,得以恢復的關鍵。

這些危機也許是來自於天然災害,地震、颱風或淹水,也可能是人為的恐怖攻擊或動亂,作者在書中也證明,擁有好的社會性基礎設施,人們在危機中生存或復原的機會大很多,這也是這些年永續發展論述裡強調的,在不確定的時代中,我們無法避免災難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增加我們的韌性,也就是受傷之後的復原力。

可惜就如同圖書館的重要性總是被政治人物低估一樣,眾多花費很少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往往被擁有權力的主政者所忽略,希望大家能找這本書來看看,然後發揮我們公民參與的行動力量,來影響政府的資源分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丁雅鈴-avatar-img
2022/07/18
很感動在台灣小小的土地上,有這麼多可愛的人訴說著當地故事、激盪出讓人敬佩的情懷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池上穀倉藝術館 本為池上農民梁正賢的有60年歷史的老穀倉,根據蔣勳老師在書本中的說法,當時他正覓其新工作間,池上基金會的朋友帶他來到此老穀倉,但老師認為穀倉的空間很倘大,若作為自己一人的工作間實在浪費,遂參了一腳於推動改建為池上的首家藝術館的事宜。
Thumbnail
池上穀倉藝術館 本為池上農民梁正賢的有60年歷史的老穀倉,根據蔣勳老師在書本中的說法,當時他正覓其新工作間,池上基金會的朋友帶他來到此老穀倉,但老師認為穀倉的空間很倘大,若作為自己一人的工作間實在浪費,遂參了一腳於推動改建為池上的首家藝術館的事宜。
Thumbnail
2020年,北師美術館辦了「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那次展覽讓我認識好多過去完全不知道、活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畫家。2021年底,北師美術館又辦了「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透過藝術,呈現當時的人如何懷抱勇氣,追尋那份覺醒
Thumbnail
2020年,北師美術館辦了「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那次展覽讓我認識好多過去完全不知道、活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畫家。2021年底,北師美術館又辦了「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透過藝術,呈現當時的人如何懷抱勇氣,追尋那份覺醒
Thumbnail
不畏地震的攪局 鄉親通通來參與 熱情歡樂迎客人 黃金稻穗為舞臺 山嵐陽光來點綴 心的方向動人心 稻浪上的夢想家 遠見無私的付出 穀倉裡的藝術展 池上美好全呈現
Thumbnail
不畏地震的攪局 鄉親通通來參與 熱情歡樂迎客人 黃金稻穗為舞臺 山嵐陽光來點綴 心的方向動人心 稻浪上的夢想家 遠見無私的付出 穀倉裡的藝術展 池上美好全呈現
Thumbnail
就像是今年「池上秋收」的主題〈心的方向〉,每年此時,不管多忙,心都飛到了池上。 2009年起、邁入第14年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可以說引動了花東的藝術能量。此後,許多大大小小的藝術慶典,都在幾年之間陸續出現,讓東台灣的藝術力越來越豐厚。
Thumbnail
就像是今年「池上秋收」的主題〈心的方向〉,每年此時,不管多忙,心都飛到了池上。 2009年起、邁入第14年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可以說引動了花東的藝術能量。此後,許多大大小小的藝術慶典,都在幾年之間陸續出現,讓東台灣的藝術力越來越豐厚。
Thumbnail
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為著蔣勳和席慕蓉,即使明知道赴約的是一場好雨,仍風雨不改的前往遠得要命的「台東池上」! 而那一場遠山、池畔與詩歌在雨中交會的詩意,掩蓋了渾身狼狽,成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Thumbnail
為著蔣勳和席慕蓉,即使明知道赴約的是一場好雨,仍風雨不改的前往遠得要命的「台東池上」! 而那一場遠山、池畔與詩歌在雨中交會的詩意,掩蓋了渾身狼狽,成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Thumbnail
紀錄2019年夏季在東部度過的日子。
Thumbnail
紀錄2019年夏季在東部度過的日子。
Thumbnail
我們會無法預料,在池上的日子會發生甚麼樣的驚喜,但可以先走進、旁觀,然後融入;也可以選擇漂泊、迷路,直到遇見喜歡的地方;更可以拿起地圖,跟其他旅人交換情報,甚至當地人願意主動告知私房情報……,這就是獨一無二的專屬。   在池上,食材俯拾皆是  一年四季,池上都有不同的風貌,讓人心神嚮往地想靠近。雖
Thumbnail
我們會無法預料,在池上的日子會發生甚麼樣的驚喜,但可以先走進、旁觀,然後融入;也可以選擇漂泊、迷路,直到遇見喜歡的地方;更可以拿起地圖,跟其他旅人交換情報,甚至當地人願意主動告知私房情報……,這就是獨一無二的專屬。   在池上,食材俯拾皆是  一年四季,池上都有不同的風貌,讓人心神嚮往地想靠近。雖
Thumbnail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Thumbnail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