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由馬拉加出發的國王步道行程,
先去阿洛拉小鎮中午還提供早午餐,
下午再去走國王步道。
因緣際會拜訪了另一座白色山城。
阿洛拉在台灣沒有人介紹的小鎮,
半天的探訪感受小鎮的質樸。
阿洛拉有瓜達爾霍塞河流經,
兩側是向大海延伸的山脈,
並被阿卜杜拉吉斯山脈封閉,
免受寒冷的北風影響。
非常適合種植水果和蔬菜,
有食物、狩獵和源源不絕的水源,
提供相對安逸的生活。
阿洛拉一直是一個通道區域,
容易遭受攻擊和成為反擊陣地。
阿洛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但開發並奠定基礎的是腓尼基人,
後來的羅馬人繼續建設和發展。
到了九世紀成為叛亂組織的據點,
反對哥多華酋長國的統治。
直到15世紀末天主教君主們,
最終征服了格拉納達,
佔領了阿洛拉並將其納入王室。
因遭受了排斥和獨立戰爭的滄桑,
1910 年至1920 年間,
第一批移民開始前往阿根廷。
1960年代又有大批移民,
往德國、澳洲和瑞士。
早上從民宿徒步到火車站,
大約20分鐘路程。
領隊很早就在集合點,
表定9:15開車,
有一個人遲到9:20出發。
台灣旅行團上車會先做安全宣導,
領隊會自我介紹然後說明行程。
上車後領隊沒有做這些事,
多數乘客也不會綁安全帶,
但我們已養成好習慣。
大約一個小時後到達阿洛拉,
先帶團員去上廁所,
女生廁所只有兩間,
等待又花了不少時間。
通往阿洛拉城堡的街道非常狹窄,
遊覽車無法行駛停在廣場上。
領隊說午餐後才會再上車,
阿洛拉的行程全部要徒步。
城堡在制高點一路陡坡上山,
經過景觀台時團員爭相拍照,
領隊並沒有要停下腳步,
大家只能快快跟上。
來到阿洛拉城堡,
另一個導遊加入,
團員分成法語和英語導覽兩團,
我們報名英語導覽,
導遊講很快發音有西班牙花舌腔,
看來選英語或法語沒差多少。
當地人稱城堡卡斯蒂略德拉托雷斯,
阿洛拉城堡最初由腓尼基人建造,
隨後在羅馬統治下擴建。
但不幸的是在一次襲擊中遭到破壞,
經過阿拉伯人的努力精心修復,
將其改造成一座雄偉的住宅和城堡。
1680 年的地震中又重創城堡,
從那時起這裡就被用作墓地。
如今只剩下兩座部分重建的塔樓,
和城牆上的馬蹄形拱門。
哥德式風格的拉斯托雷斯教堂,
可能是蓋在原來清真寺的所在地,
現在只剩下主祭壇和鐘樓。
恩卡納西翁聖母教堂,
是馬拉加教區第三大教堂。
教堂建於在城堡清真寺的舊址上,
1600 年 開工1699 年才完工。
在一年一度的聖週慶祝活動期間,
教堂裝飾著鮮花和蠟燭,
在Plaza Baja de la Despedia廣場,
舉辦許多宗教遊行和慶典活動。
最盛大的是耶穌受難日下午,
聖母告別兒子耶穌的活動,
我們從側門市政博物館進入教堂。
教堂入口旁有一座博物館,
以當地歷史學家兼收藏家,
拉斐爾·萊裡亞的名字命名,
他向該鎮捐贈了個人收藏的文物。
博物館展覽包括考古發現、
羅馬遺址和摩爾文物。
阿洛拉地區的傳統工藝品,
來自世界各地的硬幣和紙幣。
巧遇校外教學的小朋友吃午餐,
門口地板的石頭拼圖很漂亮。
匆匆走過阿洛拉的街道,
住宅外觀大量運用磁磚拼畫,
招牌圖像讓語文不通的遊客,
也能心領神會營業內容。
房子外觀漆成白色再掛上鮮花,
是安達盧西亞文化傳統住家佈置。
如果能影充裕時間慢慢逛慢慢看,
再找家咖啡店喝個下午茶,
會是很悠閒的體驗。
阿洛拉人口密度73人/平方公里,
跟龍達76.5人/平方公里差不多。
從馬拉加有到阿洛拉的火車可搭,
自由行的人可考慮近郊一日遊。
La Taberna del Caminito早午餐,
我們和來自波蘭的夫妻同桌。
桌上先擺著薯片、麵包、和起司。
又陸續上了薯泥、馬鈴薯烘蛋,
還有脆皮鹹派。
導遊還拿吧台的水果分給團員。
這家餐廳網路評價不錯,
正餐有提供肉類會比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