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哥曾說:「財務管理其實就是資源管理,而人生中需要管理的資源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時間與注意力。」
這句話才讓我重視時間跟注意力的分配,看不見得資源是最珍貴的。學會有效運用它們,讓自己達成理想中的生活與職涯目標。
我曾經看到一位朋友在傳統公司擔任行政財務工作,這十幾年來幾乎都依賴同一套工作方法。我好奇地問他:「你有沒有算過,完成這項任務需要多少時間?如果使用電腦化系統能夠提升效率,你會不會想試試?」
他回答:「確實,用電腦會更快,但自從大學畢業後,我就很少使用電腦,所以一直使用紙本紀錄和撰寫報表。」
隨著他資歷的增加,負責的工作也越來越多,他也花更多時間來完成這些工作,甚至需要把工作帶回家處理。
當我們的能力提升,工作內容隨之增加時,往往會發現自己花更多的時間在處理瑣碎的雜事,而重要且有時效性的任務卻被延後。
真的是時間太少嗎?還是我們只是沒有善用工具來提高效率呢?
今天分享這本《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這本書一共有30種常見的生產力方法,例如:子彈筆記、卡片盒筆記法、原子習慣、曼陀羅九宮格、以終為始法......等。
每種方法都附有適用的情境和真實案例,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將這些方法落實在工作與生活中。
特別喜歡PARA,很適合用在我目前資料管理上,先將資訊分為四個類別:專案、領域、資源、檔案庫。把目前有的資訊歸類適當的資料夾,這方法最棒的是,當你需要執行某個主題專案時,從資料夾就能找到相關的資訊內容,不用在茫茫資訊海中撈針了。
把資料歸類後,接著要擬定行動計畫。
這一章有五種方法:GTD、子彈筆記、防彈筆記、Autofocus自動聚焦法、間歇式日記。
自動聚焦法跟我們常見的筆記法不同,老師們分享適合需要創意發想且掌握自己工作節奏,太緊迫的時間壓力反而會降低執行力的人。
這個方法寫下你目前想要做的事情,先不要管日期跟重要性,寫下來後問問你的心,依照內心的驅動力,從你最想做的事情開始,然後依次完成其他想做的任務。如果有新的計劃,也要加入到待辦清單中。
我超愛這個工作法的,我是一位需要內在驅動力才會有滿滿行動力的人。
分享最後一個從沒看過的工作法-進攻行事曆。
如果有一項時程需要七天的任務,請在每一天寫下成果截止線。例如七天我要看完一本書,我必須要把每一天應該要讀到第幾章、第幾篇寫下來。
過去的我總是寫個大計畫,這七天只寫上書名,但有時候真的只能看一篇,如果要在時間完成,剩下的時間就像在趕火車一樣,這也不是我想要的閱讀品質。
這方法就是將大任務拆解成的小目標,目標一定要是可量化,這也方便未來覆盤時進行反思與分析。
這本書最後一章是談覆盤與反思,覆盤也有方法技巧的。過去我以為覆盤是反省這件任務做得好的關鍵、失敗的原因,下次怎麼改進。
兩位老師分享,覆盤更像一個行動清單、拆解工作流程,對行動中的細節問問題,並發展出新的行動。
這方法也能運用在設計圖卡上,從一開始設計我需要更多時間反覆閱讀書籍找到設計的亮點,後來思考如何縮短時間,從作者自序跟目錄就能讓我更快掌握重點,我不用重複看完整本書,也提升設計的效率。
如果你還沒看過任何關於工作法的書籍,我真心推薦這本《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兩位老師將他們親身實踐後的工作與生活方法都寫進來了,書中也有提到斷捨離的技巧,再面臨選擇留下或放下時,這篇有許多的簡單實用判斷方法。
我在看完這本書後,馬上挑了一個方法來實踐。雖然以前在其他書裡也曾見過類似的介紹,但從沒像這本書這麼詳細,還結合了不同情境的案例。
例如,我最近在工作中嘗試結合心流和番茄鐘(我設定為45分鐘),結果過去需要一個半小時的任務,現在可以在設定時間內完成。
這本書很適合在不同人生階段,不論你處於什麼樣的情境,都能找到相應的工作法。只要熟練掌握這些方法,學習就能系統化,這是可以讓你帶著走的能力。
行動,讓我們每一天都向理想的未來推進,而覆盤,則讓我們不斷進步、優化人生。
推薦這本書給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的朋友
想打造高產值時間管理的朋友
想迫不及待想要開始改變的你
《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