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演奏樂 :(89) 寄生獸及終結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虚像 万物の霊長》



台灣對於介紹西方文學有頗大的貢獻,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翻譯了很多世界(多為歐美)文學作品,不知道是故意抑或是偶然,原作者多既是文學家,亦是哲學人,例如:尼釆、卡謬,沙特,祈克果,卡夫卡、海明威、笛卡兒、托爾斯泰、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等等


這做成了一種印象,西方文學以較為深層的思維去表達,人可以不理解哲學的深度,但卻可以透過文學-小說的故事,去反思人類『哲學層面』所面對的現象。


日本漫畫雄霸全球,不但畫工精細,內容更加超越『言之有物』,使人可以窺見日本人的文學與哲學深度,並不局限於上一輩的知名學者,


日本漫畫界中有「講談社漫畫賞」和「星雲賞」,得獎作品都是隱藏著濃厚的哲學味道,手繪的漫畫跟活動影像的動漫對於我們來說根本就是混為一談,而動漫之中有名氣的又會被製作成「電影版」,電影版又分為動漫版或真人版,無論那一種形式,製作毫不馬虎,甚至很多時候其配樂名氣絕不遜於動漫電影本身,例如「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等等。


很多高質素的日本動漫本身就充滿了淡然的哲學味道,其中所表達的思維,常常簡入淺出、帶著觀眾去思想箇中有否道理,令人有追下去尋求答案的好奇。


岩明均的作品《寄生獸》就曾先後獲得「講談社漫畫賞」和「星雲賞」,夾著這樣的名氣甚至將之拍成真人版同名電影,由佐藤直紀配樂,此君當年只有45歲,但已是極為資深的電影配樂師,曾是2005年日本電影金象獎最優秀音樂獎得主。


《寄生獸》電影在 2014 年公映,電影本身賣個滿堂紅,其配樂亦有一定的名氣,終結篇亦在翌年公映,沿用第一集配樂。


佐藤直紀的功力絕對不遜於荷李活(好來塢)的配樂大師,其中最能代表 Main Theme 的 ,非《虚像 万物の霊長》莫屬,此曲對日本人來說並不陌生,在全球亦薄有名氣。



raw-image




我的目標,是要介紹 100 首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9/01
嗨,晨愉!聽二遍微能體感您說的是!
avatar-img
David Tai的沙龍
123會員
591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David T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這篇文章探討了樂器演奏與現代混音技術之間的關係,特別聚焦於James Canwell的音樂創作。他運用混音技術創造了類似管絃樂團演奏流行曲的音樂,挑戰了傳統樂器演奏的地位。文章講述了《Love Boat》的影響及James對音樂的熱情,並反思了過去音樂風潮的變遷,以及對於音樂文化傳承的使命。
Thumbnail
2024/11/30
這篇文章探討了樂器演奏與現代混音技術之間的關係,特別聚焦於James Canwell的音樂創作。他運用混音技術創造了類似管絃樂團演奏流行曲的音樂,挑戰了傳統樂器演奏的地位。文章講述了《Love Boat》的影響及James對音樂的熱情,並反思了過去音樂風潮的變遷,以及對於音樂文化傳承的使命。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探討了輕音樂文化的歷史發展,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音樂到現代流行音樂的轉變,分析了輕音樂如何在電影配樂中發揮重要作用。文章中特別提到1939年《亂世佳人》到1997年《鐵達尼號》的關鍵時刻,以及著名輕音樂團Paul Mauriat的退休,反映出輕音樂的盛衰以及其對於文化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探討了輕音樂文化的歷史發展,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音樂到現代流行音樂的轉變,分析了輕音樂如何在電影配樂中發揮重要作用。文章中特別提到1939年《亂世佳人》到1997年《鐵達尼號》的關鍵時刻,以及著名輕音樂團Paul Mauriat的退休,反映出輕音樂的盛衰以及其對於文化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16
本文章探討音樂如何與文藝小說融合,透過經典例子展示文藝作品中音樂的魔力。以亞瑟王傳說中的浪漫情感以及OMAR AKRAM的音樂作品《Take My Hand》為例,深入分析音樂對愛情故事的影響和感動力,並介紹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期望讓更多人分享這份藝術的美好。
Thumbnail
2024/11/16
本文章探討音樂如何與文藝小說融合,透過經典例子展示文藝作品中音樂的魔力。以亞瑟王傳說中的浪漫情感以及OMAR AKRAM的音樂作品《Take My Hand》為例,深入分析音樂對愛情故事的影響和感動力,並介紹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期望讓更多人分享這份藝術的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寄生獸的原著漫畫,我是三十多年前接觸的了,當時就非常喜愛,覺得這部漫畫真是太精彩了,除了有趣設定以外,還討論了不少更核心的問題,比方說活著是怎回事之類的。 是的,這種千古大哉問一直是宗教性的,擺在這種奇科幻作品裡面本來就非常適合,因為奇科幻作品可以弄個毫無道理的設定來突顯這些問題,比方說部知道哪來
Thumbnail
寄生獸的原著漫畫,我是三十多年前接觸的了,當時就非常喜愛,覺得這部漫畫真是太精彩了,除了有趣設定以外,還討論了不少更核心的問題,比方說活著是怎回事之類的。 是的,這種千古大哉問一直是宗教性的,擺在這種奇科幻作品裡面本來就非常適合,因為奇科幻作品可以弄個毫無道理的設定來突顯這些問題,比方說部知道哪來
Thumbnail
單行本到了第10集,都還在同一隻怪獸,突然覺得好慢喔。後面劇情有緣再見。
Thumbnail
單行本到了第10集,都還在同一隻怪獸,突然覺得好慢喔。後面劇情有緣再見。
Thumbnail
儘管《寄生獸:灰色部隊》在劇情結構與節奏上,確實沒有太多不合邏輯的部分,但缺乏深度議題探討也是事實,不過對於一些沒有看過原版動畫的觀眾,或許也是不錯的推坑作品。
Thumbnail
儘管《寄生獸:灰色部隊》在劇情結構與節奏上,確實沒有太多不合邏輯的部分,但缺乏深度議題探討也是事實,不過對於一些沒有看過原版動畫的觀眾,或許也是不錯的推坑作品。
Thumbnail
沒看過繪本,沒關係先看看YT上說故事。繪本能像睡前小故事輕鬆讀過去,也可以當作鉅作來品嚐。 粗略看過繪畫本時,心想作者怎麼把主角畫得這麼不可愛,可能怪獸被畫得很可愛,相對下主角有點像「屁孩」,那麼一點兒不討喜。
Thumbnail
沒看過繪本,沒關係先看看YT上說故事。繪本能像睡前小故事輕鬆讀過去,也可以當作鉅作來品嚐。 粗略看過繪畫本時,心想作者怎麼把主角畫得這麼不可愛,可能怪獸被畫得很可愛,相對下主角有點像「屁孩」,那麼一點兒不討喜。
Thumbnail
因為沒有看過日版《寄生獸》,覺得韓國的改編版本非常精彩、絕無冷場,人物塑造立體。另外,也很喜歡由寄生獸與人類延伸出去的核心概念: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因為沒有看過日版《寄生獸》,覺得韓國的改編版本非常精彩、絕無冷場,人物塑造立體。另外,也很喜歡由寄生獸與人類延伸出去的核心概念: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作者分享在創作二次改編經典作品時遇到的困難點,例如角色形象設定和服飾參考的挑戰。最後分享找到信心的過程與成功的經歷。充滿對作品的熱愛和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作者分享在創作二次改編經典作品時遇到的困難點,例如角色形象設定和服飾參考的挑戰。最後分享找到信心的過程與成功的經歷。充滿對作品的熱愛和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怪獸封印之旅持續了三百年左右吧。/這國家的怪獸,全都成了符札。」逆柱漫畫最新作,號稱是舊作加筆再版,但這次已經到了完全重繪大增量的地步──前半是運用現在的tone自我翻唱的部份,後三分之二已完全長成別的模樣,長度從188頁變成394頁,一點也不像不時會嚷著說「不想畫漫畫啦」的人交出的稿量。
Thumbnail
「怪獸封印之旅持續了三百年左右吧。/這國家的怪獸,全都成了符札。」逆柱漫畫最新作,號稱是舊作加筆再版,但這次已經到了完全重繪大增量的地步──前半是運用現在的tone自我翻唱的部份,後三分之二已完全長成別的模樣,長度從188頁變成394頁,一點也不像不時會嚷著說「不想畫漫畫啦」的人交出的稿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