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國》:放開你內在的野東西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沒看過繪本,沒關係先看看YT上說故事。繪本能像睡前小故事輕鬆讀過去,也可以當作鉅作來品嚐。

粗略看過繪畫本時,心想作者怎麼把主角畫得這麼不可愛,可能怪獸被畫得很可愛,相對下主角有點像「屁孩」,那麼一點兒不討喜。

最後屁孩脫帽後還滿可愛的

最後屁孩脫帽後還滿可愛的

他被媽媽兇,回到房間後,隨即進入奇幻世界-野獸國,成為國王,野獸們聽著他的指令,乖乖地動作,男孩可能知道媽媽對自己的期許,媽媽希望自己乖乖聽話,但做不到!只能顯現在奇妙世界裡。

男孩在野獸國裡,野獸的眼睛大多看著他,似乎對應出許多孩子做什麼事都得先看看家長的臉色,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被挨罵了。

野獸總看著男孩

野獸總看著男孩

最後主角離開奇妙世界回到真實世界,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你有屬於野放自己的秘密基地嗎?我的野放秘密的基地在台中大坑的山上,有棵樹阿伯-五葉松,不管天氣如何,我的心情如何,他總是在那兒等我,完全接受我的心情及述說。

我的秘密基地

我的秘密基地

另一個YT利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來讀繪本,發展出很有趣的童話故事。


以下為貓印子老師帶領的讀書會心得:

貓老師一連串的提問:「怎麼看待這些怪獸?」『如果你是家長(旁觀者、教養角色)會怎麼讀繪本?』「如果你是孩子(融入繪本角色)怎麼讀繪本?」...

對,若跳脫現在的年齡,回到10歲的孩子,會怎麼看繪本呢?我會羨慕主角可以當國王,到一個都沒人管的世界,還很多手下、玩伴...但最後是想家了,這又是為什麼?

如果我有一堆天方夜譚的想法,但始終沒人了解,如這些野獸無法跟男孩交心,男孩夜深人靜覺得孤寂,有人說:別以為自己是唯一有這想法的人,在網路世界總能找到同好引起共鳴。

在貓老師帶領的讀書會裡,我們是對於繪本的愛好者,也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能在課堂中激盪出各種火花,更多視角來看這平面繪本,也許在每個人的腦袋中也各自演起不同故事腳本,在這2小時我們彼此是交心

貓老師帶領我們看繪本的圖框,由小變大,最後變成雙頁全版本圖,引導出在作者桑達克那年代,印刷業還不發達的時代,這是個了不起的突破,用畫面來激發讀者的內在框架,看見自己的框架才有機會突破。

最後提到成長是從離開原生家庭開始,男孩進入野獸國消化情緒,又接著月亮的變化,看似在虛擬世界很久,但實際才幾個小時,暗示著情緒的起伏來來去去,升起又會滅去,有時給彼此一點時間及空間,都將會渡過眼前的關卡。

繪本最後一句話:而且還是熱的呢!對,跨過關卡後,心臟依然跳動,身體熱呼呼的迎接未來,沒有來不及,一切剛剛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27會員
213內容數
分享 #生活大小事 #姑姑大小事 #皇帝大小事 #工作大小事 #分享大小事 #投資大小事 #繪本大小事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品:《尋妖記》 作者:祕夜、煢零、曇韞   作者有三位,不過其中一位並不在蕉園,但依然歡迎各位有興趣可多逛逛,逛逛總不是壞事。   由於只有一個章節,並且揭露的東西也不多,這邊就不討論劇情如何,雖然我一貫不討論劇情啦,畢竟那太主觀了,我覺得談論這個參考的意義不大。   但除
Thumbnail
作品:《尋妖記》 作者:祕夜、煢零、曇韞   作者有三位,不過其中一位並不在蕉園,但依然歡迎各位有興趣可多逛逛,逛逛總不是壞事。   由於只有一個章節,並且揭露的東西也不多,這邊就不討論劇情如何,雖然我一貫不討論劇情啦,畢竟那太主觀了,我覺得談論這個參考的意義不大。   但除
Thumbnail
看完漫畫,實在很喜歡這個故事,去找了小說來看。一集一集的看下來,欲罷不能,看到最後,都有點捨不得看完,意猶未盡呀。
Thumbnail
看完漫畫,實在很喜歡這個故事,去找了小說來看。一集一集的看下來,欲罷不能,看到最後,都有點捨不得看完,意猶未盡呀。
Thumbnail
💛一直以來分享了不少聯經家的好書, 對他們家會有一點既定印象, 大概是文學、氣質、乖巧⋯⋯ 偶爾有點可愛和有趣, 當我收到這兩本新書的時候, 我的眼睛瞬間瞪大, 只差沒在地上打滾喊著, 這不是聯經、這不是聯經⋯⋯ 🤣但是不得不說這兩本書很⋯⋯ㄎㄧㄤ , ㄎㄧㄤ 到我
Thumbnail
💛一直以來分享了不少聯經家的好書, 對他們家會有一點既定印象, 大概是文學、氣質、乖巧⋯⋯ 偶爾有點可愛和有趣, 當我收到這兩本新書的時候, 我的眼睛瞬間瞪大, 只差沒在地上打滾喊著, 這不是聯經、這不是聯經⋯⋯ 🤣但是不得不說這兩本書很⋯⋯ㄎㄧㄤ , ㄎㄧㄤ 到我
Thumbnail
每個時期,到書店以及圖書館探尋的書籍主題略有不同。 小蘿蔔頭的時候,喜歡奇幻故事,無論是歐洲童話或者中國怪談。 「來吧~來吧,更多怪誕且神祕的故事,快進來夢裡面吧。」 隨著鬼怪作亂,或者精靈調皮搗蛋,氣氛如何詭譎,情節如何荒誕。 心裡對世界的想像更加繽紛豐富。
Thumbnail
每個時期,到書店以及圖書館探尋的書籍主題略有不同。 小蘿蔔頭的時候,喜歡奇幻故事,無論是歐洲童話或者中國怪談。 「來吧~來吧,更多怪誕且神祕的故事,快進來夢裡面吧。」 隨著鬼怪作亂,或者精靈調皮搗蛋,氣氛如何詭譎,情節如何荒誕。 心裡對世界的想像更加繽紛豐富。
Thumbnail
「吾妻是凶獸」系列。婚後戀愛。男主英明神武,女主愛吃單純又膽小,有誤會但整體可愛。有陰謀但步調算快,還有荒野求生21天。有電子書會想買。
Thumbnail
「吾妻是凶獸」系列。婚後戀愛。男主英明神武,女主愛吃單純又膽小,有誤會但整體可愛。有陰謀但步調算快,還有荒野求生21天。有電子書會想買。
Thumbnail
這套少年小說《怪獸與貝瑟妮》劇情荒誕、充滿轉折又溫馨,是幽默幻想經典。首部小說已售出30餘國的版權,即將改編成電影。本文分享了第一、第二集內容大綱,並推介相關購書連結。
Thumbnail
這套少年小說《怪獸與貝瑟妮》劇情荒誕、充滿轉折又溫馨,是幽默幻想經典。首部小說已售出30餘國的版權,即將改編成電影。本文分享了第一、第二集內容大綱,並推介相關購書連結。
Thumbnail
沒看過繪本,沒關係先看看YT上說故事。繪本能像睡前小故事輕鬆讀過去,也可以當作鉅作來品嚐。 粗略看過繪畫本時,心想作者怎麼把主角畫得這麼不可愛,可能怪獸被畫得很可愛,相對下主角有點像「屁孩」,那麼一點兒不討喜。
Thumbnail
沒看過繪本,沒關係先看看YT上說故事。繪本能像睡前小故事輕鬆讀過去,也可以當作鉅作來品嚐。 粗略看過繪畫本時,心想作者怎麼把主角畫得這麼不可愛,可能怪獸被畫得很可愛,相對下主角有點像「屁孩」,那麼一點兒不討喜。
Thumbnail
書名:星際之賭石奇緣 作者:流雲一嘆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星際 主題分類【自分類】:獸人 關鍵字【自分類】:穿越、賭石、靈植、異能、萌獸 評分【滿分5顆星】:2顆星 心得: 此文是集穿越、獸人、賭石、靈植、異能等素材的星際文,講述小受穿越到星際時代成了雌獸,沒有精神力
Thumbnail
書名:星際之賭石奇緣 作者:流雲一嘆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星際 主題分類【自分類】:獸人 關鍵字【自分類】:穿越、賭石、靈植、異能、萌獸 評分【滿分5顆星】:2顆星 心得: 此文是集穿越、獸人、賭石、靈植、異能等素材的星際文,講述小受穿越到星際時代成了雌獸,沒有精神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