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平松




民國83年施工照片一

民國83年施工照片二
在當時,是鋼鐵最便宜的時候,其中鋼筋用了70噸,預製和安裝花了72萬,鍍鋅花了20萬,鋼材83萬,水泥1500包,砂石及灌漿等,將近60萬。望瀧橋興建完成,方便遊客環山郊遊及農產運輸,集觀光與農業之大成。當時來此觀光的遊客甚多,為了讓這個風景區能夠大環遊,由山莊經大竹林、龍宮瀑布、水簾洞、生毛樹瀑布、旺夫崖、牛磨角梯田、然後回山莊,路程約4小時,所往之處皆是原始森林,頗受遊客所喜愛。望瀧橋長有36公尺,寬2.4公尺,安全載重量10噸。
夏秋之際,瀑布非常壯觀。龍宮瀑布落差有120公尺,從橋上往谷底約有350公尺深,在橋上真的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感。多年來吸引上百萬觀光客駐足觀賞,此橋真乃筆者人生一大創舉。


此照片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溪谷運動協會提供
筆者閒暇之餘,總喜佇立橋上。最近有許多攀岩者,從望瀧橋往下溯溪雷音瀑布群,其在陡峭飛瀑岩壁間拉繩垂降,真是嘆為觀止。筆者在橋上有
「抬頭抱雙峰,
興奮君難懂,
俯首窺雙瀑,
心跳卿不知」的韻味。

有一年的秋天月圓之夜,筆者飯後穿著薄衫,散步經望瀧橋上,雲海直驅而入、月光皎潔、天上清淨無一絲雲的痕跡,頓時文思泉湧,為仙境般的美景吟了一首詩:
橋下瀑聲響,
雲霧闖空巷,
心境不一樣,
嫦娥月上揚,
嵐頂華燈亮,
薄紗風流香,
韻味神仙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