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綠今天放上的新演唱會影像,看到留言區有人說速度是191bpm,不禁讓我想到另一首歌:東京事変的OSCA(2:00開始,5:28開始倍速)。
一首歌的節奏是誰決定的?
感覺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看樂譜怎麼寫不就知道了嗎?這邊不去聊音樂本質論之類的哲學思考,而是問「觀眾在聽到曲子的當下是怎麼理解音樂的」。設想有兩首曲子,分別是200bpm,每兩拍踩一下大鼓,與100bpm,每拍都踩一下大鼓。對於聽眾而言似乎沒分別,而且會傾向於把200聽成100的版本。
對我來說蘇打綠的這首歌就有這種狀況,我相信曲子是想要用19x的速度演的,但自己聽的時候只會有半速(9x)的感覺。同樣的感覺也可以在演唱會影像的觀眾席中看到,有跟著蹦或揮手的人之中全速跟半速的人差不多各半。對照之下,東京事変的OSCA的速度感受直觀很多,觀眾蹦起來就很統一。
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很多,旋律特性、和弦速度、歌曲結構等等,這邊不一一列出來分析。一言以蔽之,面面相覷的191bpm最多展現的地方在鼓上,其他和弦伴奏跟旋律都容易讓觀眾打在比較熟悉舒適的半速拍子。OSCA只在最後的段落用兩倍速演奏跟前面一樣的東西,更別提主唱開頭幫忙數拍子,相對就不容易「誤會」速度。
澄清一點,這不代表面面相覷在表達上比較失敗什麼的,相反的,這種給觀眾選擇速度的效果滿貼歌曲意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