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要說的東西不是唯技術論,也沒有要吹捧貶低任何人。用工具分析的目的不是代替,而是精確表達感受,如此才能將個人的東西帶到公共空間中交流討論。
這首歌不論錄音室版對細節的雕琢或現場版樂團的配合、呈現方式都是世界級的水準(對我來說可能是這個十年最好的搖滾演唱會了)。兩者發揮了各自環境的優勢,沒有一般作品偏重現場演出或錄音的問題。我在聽翻唱的時候,第一段主歌「観念して頂戴」這句往往就可以決定成敗,所以只就這句話的律動來說說。以下是把音檔用AI (BandLab Splitter) 分軌後,人聲(下)跟鼓(上)的音軌。
(一)、原版
原版的律動在作曲的層次上就很強。可以發現人聲只在最後一個字跟鼓聲重合,前面都是錯開的。混音上很神的點在中間して兩個字,人聲的て跟鼓聲剛好收束在第三拍(強拍)之前,造成這拍前半部是空的,切分的效果特別強。
(二)、現場版
現場版自然不可能這麼準確的把人聲跟鼓聲疊在一起收束,歌手也沒有打算唱錄音室那種每個字都算好節奏的版本,但不知有意無意,人聲很神奇的在鼓聲結束後只剩下嘆氣聲。
另外從整段主歌來看,歌手呈現的是另一種現場演出常見,以一段歌詞為整體,每一句的音色都不同處理的唱法。旋律線整體來說是往副歌慢慢堆疊、加強音量音色的。具體如下:
伽藍の空疎な五体
中間有一點點的轉音,共鳴靠後,聲音是悶住的
使い捨ていざまえ祝い
中間的轉音特別加重
名前名乗ってやるよ観念して頂戴?
共鳴開始往前來加大音量,尾音喉嚨加壓產生音色變化
勝ち筋なぞ欲していない
整句共鳴都在最前面,一樣有尾音
土台殆ど運次第
在第四句的基礎上ど的轉音再加重,沒有尾音
答えも出してやるよ刹那の銘采配?
這句後三個字進混聲區,稍微橫膈加壓的音色來預備進副歌
(三)、翻唱
這個翻唱版本讓人感覺到歌手很注重作品的「現場感」。換句話說,原版的那種細膩必然是歌手一句一句分開錄,然後再仔細調整每一句的聲音才能達成,而翻唱版的錄音聽起沒有太多的音色修正,整體感受比較自然連貫。
然而看這個版本的して兩個字就可以發現,て的聲音長過鼓聲太多,後面的頂戴又稍微早了一點點,導致本來第三拍要空出來的切分感沒有那麼乾淨。
原唱的現場版有用其他東西來彌補這種離開錄音室就難以重現的細節,翻唱的版本雖然也是在音色上有變化,但基本上就是在前半句加氣音,而且音量動態壓縮比較大,往副歌堆疊的效果不夠強。個人感覺以歌手的音色條件,尾音再多一點處理就會是很好的作品。
雖說這一篇是用音檔的波型輔助說明,但必須澄清,單單用軟體測得的東西來判斷音樂好壞是絕對不可取的。這個是物化的社會習慣將所有東西化為數據的陋習,日常生活中反映在薪資、工時、訂閱人數、每月活躍用戶等等,在賺錢這件事上無可厚非(暫時不論賺錢本身的重要性),但音樂上就會有音域、音準、速度等等莫名其妙的音樂「好壞」標準。
很多所謂「分析」唱歌的東西基本就只會標出歌手唱了什麼音高,再說人家唱得有多高或多低,因此是好歌手。甚至綜藝節目會用卡拉OK的音高準度來比賽,或超高速演奏曲子,並以此為厲害的狀況。總之一切評價都要基於可視、可測量的東西。中國開始大開歌唱節目後,那些強混平衡混等等名詞出來,也不過是增加了物化的名詞,終究是以特技表演的角度,用能不能發出某些聲音來評價歌手好壞(10秒飆高音之類的)。
在此要強調,測量結果最多是評價的起點,這些結果在音樂上有什麼意義才是重要的。單獨看唱歌的話,其作為說話的變體,好的唱歌其實跟好的演講一樣不會從頭到尾都是相同的情緒、能量。兩者都要研究如何在聲音上隨時保持變化來吸引注意,並引領聽眾進入歌手(演講者)的情緒中。
一般而言都會有一段弱到強(再到弱)的過程,重複段落還要有不同處理。這在歐洲共曉時期的音樂也是如此,申克分析中的稱呼為中景結構,即每一樂句中有強弱、音色設計,整個段落也有一個方向清楚的強弱、音色設計。這在上面原唱的現場版就可以聽到。
因為人聲可以在各種維度上自由選擇音色,所以上述演繹內容即使量化也沒有相應的評判標準。只能說每個歌手的方法與效果各不相同,至於好壞可能就還要配合歌詞音樂等等的東西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