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7.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四時各隨其色,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付費限定

7.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四時各隨其色,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寸口脈指的是上焦、胸陽的狀況,一般正常人的脈象,隨著四季變化而略有不同,春季屬木,脈是弦脈,夏季屬火,脈是洪脈,長夏屬土,在季節交換的前後十八天,脈是緩而有力,秋季屬金,脈是浮脈,冬季屬水,脈是沉脈。摸到相生的脈很容易治療,摸到相剋的脈就不容易治療,比如在秋天摸到沉脈,是相生的脈,就好治療,如果摸到洪脈,就是相剋的脈,就難治了。「四時各隨其色」,除了脈象以外,我們還要注意病人的氣色。春天應該看到青色,夏天應該看到紅色,長夏的時候看到黃色,秋天看到白色,冬天看到黑色,這是正常的四季的顏色,如果在冬天看到病人臉色赤紅,這就不好了,代表這人有心臟病。「非其時,色脈皆當病」,夏天看到病人臉色黑黑的,代表這人腎臟有問題,有尿毒症了,這叫做色脈不符。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4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57會員
515內容數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師曰: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平常不太喜歡講話,因為骨節間寒濕很盛,痠痛不喜言語,一動就痛,大呼小叫,因此不喜歡別人碰到他,這是「附子湯證」,「語聲喑(ㄧㄣ)喑然不徹者」,講話講不出來,心膈間為肺,濕痰阻於肺竅,故語聲喑喑然不能澈,寒痰在嘴巴裡面,講話不能大聲,一大聲就要咳、喘不過氣來,這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吸氣的時候下不去,呼吸很快,是因為中焦有實堵住了,因為上焦是受氣,下焦是納氣,吸入之氣,至中脘而還,不能下入丹田,故出納轉數,「當下之則愈」,把堵到的東西攻出來就可以,如果宿食堆積在胃的底部,這是大黃甘草湯證(朝食暮吐);如果宿食堆積在胃的下口,這是調胃承氣湯證;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呼吸的時候要聳聳肩才能感覺吸滿一口氣,這是「懸飲」,就是胸腔裡面有積水,是「十棗湯證」,「息引胸中上氣者,咳」,一吸氣就會感覺氣往上衝,會想要咳嗽,表示胸腔裡面有痰,表寒裡寒時用「小青龍湯」,表寒裡熱時用「大青龍湯」。如果咳嗽時只有「黃痰」,就是沒有表症只有咳嗽的人,我們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問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問其說?」,要怎麼從病人臉上的外表氣
2.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皮膚所中,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外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內所因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慎,不令邪
1.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任用之。經曰:無實實,無虛虛,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余藏準此。 「問曰:上工治未病
「師曰: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平常不太喜歡講話,因為骨節間寒濕很盛,痠痛不喜言語,一動就痛,大呼小叫,因此不喜歡別人碰到他,這是「附子湯證」,「語聲喑(ㄧㄣ)喑然不徹者」,講話講不出來,心膈間為肺,濕痰阻於肺竅,故語聲喑喑然不能澈,寒痰在嘴巴裡面,講話不能大聲,一大聲就要咳、喘不過氣來,這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吸氣的時候下不去,呼吸很快,是因為中焦有實堵住了,因為上焦是受氣,下焦是納氣,吸入之氣,至中脘而還,不能下入丹田,故出納轉數,「當下之則愈」,把堵到的東西攻出來就可以,如果宿食堆積在胃的底部,這是大黃甘草湯證(朝食暮吐);如果宿食堆積在胃的下口,這是調胃承氣湯證;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呼吸的時候要聳聳肩才能感覺吸滿一口氣,這是「懸飲」,就是胸腔裡面有積水,是「十棗湯證」,「息引胸中上氣者,咳」,一吸氣就會感覺氣往上衝,會想要咳嗽,表示胸腔裡面有痰,表寒裡寒時用「小青龍湯」,表寒裡熱時用「大青龍湯」。如果咳嗽時只有「黃痰」,就是沒有表症只有咳嗽的人,我們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問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問其說?」,要怎麼從病人臉上的外表氣
2.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皮膚所中,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外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內所因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慎,不令邪
1.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任用之。經曰:無實實,無虛虛,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余藏準此。 「問曰:上工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