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房慧真採訪西西、侯孝賢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什麼樣的概念?
房慧真在採訪西西的時候,除了題目上的用典,在內容陳述也以作家本身的作品進行比擬與詮釋。題目的典故〈神隱,少女〉選用以宮崎駿《神隱少女》為題,此處的使用不僅添加文學性的趣味,同時也鋪陳了作家的個人特質;進而在形容西西的個性時,便以側訪的形式,藉由他人的口中來得知其怕生的一面,這樣的寫作形式不只提高信服度,同時也強化描寫了作家特質,更藉此回扣至主題,即「神隱‧少女」的意象,讓人感受到通篇邏輯的一致性;而典故的使用,除了連結古今中外的文本作品外,對於受訪者的文章、作品的精熟度也至關重要,藉由閱讀其文字,更能了解西西本身的背景與價值觀,對於其作品名的使用,也加強了人物本身形象;而在文章中透過遠近景的視點轉移,和空間的移動,呈現了宛如電影鏡頭的臨場感,讓讀者更能想像其畫面,同時透過邊走邊採訪的書寫形式,令讀者彷彿隨同受訪者的引導,更貼近西西本身的生活。
而在採訪侯孝賢時,同樣地透過受訪者的移動與行進路線,呈現其最原始的生活狀態,也藉由此路線理解他的生活節奏,進而去呼應其對於電影角色的自我詮釋;在電影的拍攝觀點上,侯孝賢表現了對於電影渾然天成的堅持,例如拍攝時遇到送葬隊伍的巧合,和在面對天氣意外時,其鏡頭捕捉的直覺,都呈現了作為導演對於電影的敏感度,甚至透過送貨員的事件,間接描寫其專注的特質;更透過許多具體的畫面與事件,表現侯孝賢身為著名導演,個性卻平易近人的特點,例如乾淨的鞋子踏入泥濘中、對待陌生人樂於分享且體貼的舉動,和解救小貓的義不容辭等,都呈現了其溫暖真誠的態度;最後結尾「深度,就在表面」,不僅表現了對於事情的觀點,也首尾呼應文章中「跟著故事走」的概念,細節上環環相扣。
總體而言,透過這兩篇專訪,我學到了視點轉移連結作者生活的技巧,同時也理解到對於採訪者作品熟稔的重要性。在面對受訪者,可利用回憶、他人等進行描摹和比擬,使得其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更透過穿插受訪者的自敘,引領讀者導覽受訪者的人生百景,進入他們的世界。
所謂的「代入感」,我覺得才是報導文學最重要的特色。
二、關於「細節」和其他的部分,我又學到什麼概念?
細節,來自於專注的觀察。根據房慧真的原文,「如果可以,我寧願躲著暗處,不去驚擾我的獵物」,這句話便表現了她在進行採訪時的特色,其認為自己是失格的採訪者,並不擅長提問,但她在觀察細節的部分,卻做到細緻入微。以下將分成兩種模式,去進行內容闡述:
(一)如同野獸時刻的觀察:
在《心靈寫作》中有提到此種論點,書中談及「沒在寫作的時候,你仍是個寫作人,那個身分不會離你而去,跨著野獸的步伐四處走動,將周遭的一切看成是你的獵物,並像禽獸一樣運用你的感官知覺。」,在這段話中便呈現了觀察的重要性,在創作外的時間你所接觸到的事物,體驗到的生命經驗,都將成為創作的沃壤。作家的自覺,便在於對於事物、感受的捕捉能力,及帶有個人特色的觀點。
而房慧真便將此種觀點,運用於其採訪中,例如她在採訪「紅面棋王」周俊勳時,為了觀察受訪者的全貌,她便提早到達採訪現場,先觀察他的處世和生活節奏,進而捕捉到旁人難以觀察的細節,像是周俊勳面對朋友的隨和,但在面對棋場時的氣勢與凜然的態度,造成書寫上的反差感,藉此深掘人物的特質與個性。
(二)受訪者的作品與觀點:
因文字本身能忠實反映作者本身,故而房慧真在採訪時,會閱讀所有受訪者作品,她在面對訪談稿,便透過與受訪者作品的交織、對話,更貼近其本身的思維與生命經驗。如其採訪陳為廷《愛是什麼》,便藉由他的〈缺口〉、〈聚落〉,反映了這個人內心的創傷;而在採訪西西時,更以其〈熱水爐〉一詩,作為她貧窮狀況的註解。
故而在觀察上,房慧真對於細節的著墨不僅體現在其形式,而其整理文字的能力,也可說是細緻幽微。
三、統整報導文學的重點與特色
(一)報導文學與虛構性:報導文學允許對事實(人、事、時、地、物)做適度處理及取捨,但絕不允許憑空虛構。
(二)報導文學與形象化:報導文學作為文學之處,不在於虛構,而是要有「形象」,藉由形象化的描寫使讀者身歷其境,重視其感受性。
(三)感受性描述的對比:在描述情境或場景時,可藉由強烈的對比產生衝突感,如傳聞(數據、量化)和眼見為憑(感同身受)的衝擊,就像當死亡變成數字時,會使人習以為常,進而麻木無感(註1)。例如楊逵〈台灣地震災區勘察慰問記〉中死亡人數概括為冰冷的數字時,作者本身的不以為然卻被現場的災情而震撼動搖。
(四)素樸與真實:透過簡單的文字,及遠近景的敘述,更能展現一種電影的鏡頭感。
(五)交替描寫與對比:藉由立場相反的對話,進行交叉行列式的描述,更能展現報導者本身的批判性。
(六)人物經歷描摹:勿留於平面化、制式的介紹;可藉由穿插場景、細節、對話等形象化的描寫,組成時間上的零碎性,更容易使讀者身歷其境。
(七)敘事餌:藉由敘事性的人物背景介紹,更能鋪陳並推動情節,如側寫受訪者對Althusser的意識形態著迷→展現受訪者對於社會議題的了解、展現人道主義精神。
(八)寫作盡量不要用成語:成語的使用會使得記述上的固化,同時過於普及,而失去文字獨有的魅力。
(九)新新聞報導寫作(註2)特色:一言以蔽之,無論小說或紀實,都要讓讀者有臨場感。
(十)側訪烘托:藉由他人的訪談,側面描寫受訪者的性格,並增加其真實性。形式上則以面對面優於電訪、多樣本的側訪人,和不同觀點(即受訪者的敵人)為佳(註3)。
(十一)典故運用:藉由對於文本的致敬,增加詮釋性與趣味性。如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及房慧真《像我這樣一個記者》。
(十二)受訪者與導覽員:跟著故事(即受訪者的生命經驗)走,便能使讀者待在其場域,彷彿身歷其境。
(十三)融入式編織法:在理想狀態下,受訪者的文章、作品等都得讀完,因為文字能真實反映情感與其價值觀,和生命經驗。
(十四)首尾呼應:藉由觀點與畫面的邏輯一致性,使內容環環相扣。
(十五)野獸時刻:藉由觀察的入微與細節,採訪者須將自己當作獵捕動物的野獸,才能捕捉到不為人知的細節。
(十六)場景式與摘要式敘事:場景式敘事如同個人觀點,將讀者從高高在上的位置拉近場景;摘要式敘事則是縱觀大歷史,如同全知觀點視角。
(十七)有我之境:如王國維「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帶有濃厚主觀情感,敘述自己眼睛所看見的世界。
(十八)詩文與異質性:透過穿插詩句的片段,將人帶入抽象、想像的氛圍,可以舒緩讀者對於閱讀的陌生化,同時也能放慢步調去解讀。
(十九)括弧與補充:藉由括弧的使用,表達個人意見、場景穿插與心理活動,同時具備幽默及批判性,為文章進行補述。
(二十)報導文學準則:非新聞般不能表達立場,不具備中立和客觀的特質,主張再現的過程。
註1 須文蔚曾言「一千萬人的死亡是一項統計數字,一個人的死亡卻是一場悲劇。」
註2 新新聞主義:70年代美國報業的E .W .Johnson和Tom Wolfe所主張,強調在報導上需掌握「場景結構、對話實錄、人物仔細點描及細節刻劃」等特色。
註3 敵人對你的想法會更刻薄且直接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