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才女的焦慮和性壓抑:以吳藻作品為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明清女性在社會上有獨特的「貞女現象」,意即不論未婚夫的生死,女子將終生忠貞其丈夫,故而在社會風俗上明顯透過道德意識約束女性行為,禮教仍是女性的枷鎖。


然而在清代中葉時,卻出現了像吳藻這般在清詞史上揮灑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在她的創作中皆可看出當時社會不便於表達的情思,其作品融雜她的婚姻生活、對於世俗枷鎖的煩悶和家國情懷,可謂豪放與婉約兼具。

 

〈百字令 題玉燕巢雙聲合刻〉

春來何處?甚東風,種出一雙紅豆。嚼蕊吹花新樣子,吟得蓮心作藕。不隔微波,可猜明月,累爾填詞手。珍珠密字,墨香長在懷袖。  一似玳瑁梁間,飛飛燕子,軟語商量久。從此情天無缺陷,艷福清才都有。紙閣蘆簾,蠻箋彩筆,或是秦嘉偶。唱隨宛轉,瑤琴靜好時奏。

 

這首詞是吳藻送給好友陸惠夫婦的作詞,其中無不透露出她對好友婚姻的羨慕之情,吳藻二十歲嫁同鄉商人黃某為妻,然而情感中精神交流的匱乏、丈夫的文墨不通,成為其婚姻上痛苦的根源。吳藻對於感情的看法,正如詞中「情天無缺憾,艷福清才都有」,夫妻應如樑上的燕子親密的相和應對,在心意相通下才能達到美滿良好的關係。

 

〈金縷曲〉

悶欲呼天說。問蒼蒼、生人在世,忍偏磨滅?從古難消豪傑氣,也只書空咄咄。正自檢、斷腸詩閱。看到傷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併入、筆端結。

英雄兒女原無別。嘆千秋、收場一例,淚皆成血。待把柔情輕放下,不唱柳邊風月;且整頓、銅琶鐵撥。讀罷《離騷》還酌酒,向大江東去歌殘闋聲早遏,碧雲裂

 

在這篇〈金縷曲〉中,一開始的「悶欲呼天說」便表達自身性別憾恨,禮教約束扼殺了才性,對兩性其實都一樣。然而從古至今「難消豪傑氣」不得善終時,最後也只能「咄咄書空」,那麼就沒理由認為女性寫不出大江大海,將愁緒視成女性的專屬。


吳藻將女性從愁苦的形象中拉出來,認為女性不僅僅侷限閨怨情思,所以言「英雄兒女原無別」。而「嘆千秋、收場一例」皆是下場一樣淒涼,那麼女子們就不必放不下柔情,應和男子們一起唱大江東去,慷慨激昂家國事。最後「聲早遏,碧雲裂」,將聲音響徹行雲,穿透連碧雲都裂散

 

〈祝英台近 影〉

曲欄低,深院鎖,人晚倦梳裹。恨海茫茫,已覺此身墮。可堪多事青燈,黃昏才到,更添上,影兒一個。  最無那。縱然著意憐卿,卿不解憐我。怎又書窗,依依伴行坐? 算來驅去原難,避時尚易,索掩卻,繡幃推臥。

 

正如〈祝英台近 影〉所言「怎又書窗,依依伴行坐?」,其丈夫並不是好的陪伴。相較於〈百字令 題玉燕巢雙聲合刻〉中對感情的詮釋,雖她丈夫滿足家庭上物質需求和經濟負擔,提供她自由創作的空間和包容,可其對文學的不甚了解,使得他們無法擁有如李清照和趙明誠般相知、詞句唱和之趣。


這對於一位充滿才華且嚮往舉案齊眉的女詞人而言,無疑是一件憾事。然而正是這種精神上無法得到釋放的痛苦,讓許多明清女作家將心思寄託於文學創作上,轉而將才名顯世作為第一要務,而吳藻脫離世俗的封建枷鎖開始寄情詞曲,也使得女性詞在清代迎來了達到發展的高峰,予以後人一窺當時社會情態和清代女性作品的特色。

 

〈洞仙歌 贈吳門青林校書〉

珊珊瑣骨,似碧城仙侶,一笑相逢淡忘語。鎮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想見個儂幽緒。  蘭釭低照影,賭酒評詩,便唱江南斷腸句。一樣掃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許。正漠漠、煙波五湖春,待買個紅船,載卿同去。

 

在這首詞的背景裡吳藻以女扮男裝的身份於青樓流連,更與妓子共舟。其女扮男裝逛清樓之舉,在當時必是駭人聽聞的行為,吳藻此舉不僅是對社會的衝撞,也是對於性別越界的掙扎,正如「一樣掃眉才,偏我清狂」,此句便形容其身為才女卻與社會框架格格不入。


吳藻和她自己的雜劇《喬影》的女主人公謝絮才相似,其透過獨幕劇藉主角之口,一邊以男性裝扮觀離騷圖,企圖展現不輸男子的才情與豪情,卻又不時對女性的處境喟嘆,吳藻也藉此傳達女性作家對於男性文學歷史的焦慮感。


漢學家艾朗諾 (Ronald Egan) 曾指出,中國傳統社會普遍認為女性的文藝之才是重擔、負累(burden),女性作家的手筆如同身體的一部份,不應該暴露。因此,彼時女性創作者不管寫得多好,都無法安心地把作品流傳出去,多數寫完後即焚燒或死前全部毀棄,才能確保自己是清白的、受人尊敬的菁英女性。


在吳藻〈浣溪紗〉中的「一卷離騷一卷經」,《離騷》由屈原所寫,寄託香草美人之思,在此吳藻運用《離騷》之典故講述自身如名士鬱鬱不得志的情思,身為女性的才華難以伸張,屈原還能以書立言、流傳後世,但女性的作品往往會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下,無人問津。

 

這種明清時期女性的才名焦慮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狀態,對當時女性而言,名聲隨死亡消逝是十分恐懼的事,因此女作家轉而尋求利用作品永存於世的可能。


且寫作是在閨房也能從事的活動,不受世俗所約束。故而明清女作家的才名焦慮,除了在精神上的寄託,也有藉立言追求人生不朽生命的意義。而在吳藻中的作品,也可看到這種以文學突圍的心態,在她的詞和雜劇上可見一斑。

 

 

 

參考資料;

胡曉真。1995 年 8 月。〈才女徹夜未眠──清代婦女彈詞小說中的自我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 卷。頁 51-76。

胡曉真。1996 年 3 月。〈閱讀反應與彈詞小說的創作──清代女性敘事文學傳統建立之一隅〉。《中國文哲研究集刊》。8 期。頁 305-364。

高禎臨。2018 年 12 月。《從閨房、書齋,走進歷史:吳藻《喬影》的空間隱喻、物質象徵與行為意義》頁 89-12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折疊思考的沙龍
5會員
21內容數
隨機放置一些推書心得、教育理論,及觀影文,整理記錄的集散地
折疊思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0
最近快過了半年,實習期也要結束了! 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這麼期待回象牙塔的日子:D 拉回正題,這個標題大概是我觀察後得出來的方法,適用於對你帶有成見或惡意的對象,當這個特定對象特別喜歡抓小辦子、挖坑給你跳,或是好為人師進行指教時,你可以進行以下對話: 嘿!某某,你剛才表達了你的觀點,我認為這是一個
Thumbnail
2024/12/20
最近快過了半年,實習期也要結束了! 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這麼期待回象牙塔的日子:D 拉回正題,這個標題大概是我觀察後得出來的方法,適用於對你帶有成見或惡意的對象,當這個特定對象特別喜歡抓小辦子、挖坑給你跳,或是好為人師進行指教時,你可以進行以下對話: 嘿!某某,你剛才表達了你的觀點,我認為這是一個
Thumbnail
2024/09/11
〈蝶戀花〉這首詞講述青春易逝、時光匆匆的感受。
Thumbnail
2024/09/11
〈蝶戀花〉這首詞講述青春易逝、時光匆匆的感受。
Thumbnail
2024/09/10
報導文學允許對事實(人、事、時、地、物)做適度處理及取捨,但絕不允許憑空虛構。 若以房慧真採訪西西、侯孝賢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2024/09/10
報導文學允許對事實(人、事、時、地、物)做適度處理及取捨,但絕不允許憑空虛構。 若以房慧真採訪西西、侯孝賢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吾傾慕汝已久,願聘汝為婦,託付中饋,衍嗣綿延,終老一生!」
Thumbnail
「吾傾慕汝已久,願聘汝為婦,託付中饋,衍嗣綿延,終老一生!」
Thumbnail
這本書記載十五位民國名女子的愛情故事。 每位都是靈魂有香氣之女子。 各個故事動人、讀來懾人心魄。 像我就無法理解張學良到底是有多瀟灑, 才能讓趙四姑娘願意放棄自己名聲, 私奔到瀋陽。 父親因此暴跳如雷, 引咎辭官, 斷絕父女關係, 臨死前都未原諒最疼愛的小女兒。
Thumbnail
這本書記載十五位民國名女子的愛情故事。 每位都是靈魂有香氣之女子。 各個故事動人、讀來懾人心魄。 像我就無法理解張學良到底是有多瀟灑, 才能讓趙四姑娘願意放棄自己名聲, 私奔到瀋陽。 父親因此暴跳如雷, 引咎辭官, 斷絕父女關係, 臨死前都未原諒最疼愛的小女兒。
Thumbnail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此詞〈如夢令〉,宋代才女李清照雖然只用短短六句,卻將惜春傷春之情表現的委婉別緻,2019年,大陸女作家「關心則亂」的〈庶女明蘭傳〉改編成連續劇,使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劇名。高潮迭起的內容,加上如此奇特的劇名
Thumbnail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此詞〈如夢令〉,宋代才女李清照雖然只用短短六句,卻將惜春傷春之情表現的委婉別緻,2019年,大陸女作家「關心則亂」的〈庶女明蘭傳〉改編成連續劇,使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劇名。高潮迭起的內容,加上如此奇特的劇名
Thumbnail
千虹選的是唐朝劉采春《囉嗊曲》的其中幾首,收錄於《全唐詩》中: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劉採春是中唐知名歌妓,除了詩詞也擅長演戲、歌喉又好。雖然被認為是「靡靡之音」,
Thumbnail
千虹選的是唐朝劉采春《囉嗊曲》的其中幾首,收錄於《全唐詩》中: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劉採春是中唐知名歌妓,除了詩詞也擅長演戲、歌喉又好。雖然被認為是「靡靡之音」,
Thumbnail
https://youtu.be/04VXfavbeDs 還記得犀利人妻嗎? 這戲雖已然下檔多年 潘協慶的詞曲配上郁可唯如泣如訴的聲線 至今仍句句揉進每個心碎的女人心裡 "驕傲的玫瑰正一片一片枯萎" "愛不是注定要填你的缺" 我的媽啊,新女性思潮在那個年代悄然萌芽 當年家家戶戶看的似乎是狗血,
Thumbnail
https://youtu.be/04VXfavbeDs 還記得犀利人妻嗎? 這戲雖已然下檔多年 潘協慶的詞曲配上郁可唯如泣如訴的聲線 至今仍句句揉進每個心碎的女人心裡 "驕傲的玫瑰正一片一片枯萎" "愛不是注定要填你的缺" 我的媽啊,新女性思潮在那個年代悄然萌芽 當年家家戶戶看的似乎是狗血,
Thumbnail
婚姻中亮起紅燈,女性似乎必須擁有「溫良賢淑」或是「相夫教子」等特質,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讚聲? 如果這個女性事業很成功,可是沒有小孩,或者是跟公婆有過不愉快的相處紀錄,那麼婚姻亮起紅燈的時候,「她」就無可避免地在新聞或是輿論中成為難相處的角色。
Thumbnail
婚姻中亮起紅燈,女性似乎必須擁有「溫良賢淑」或是「相夫教子」等特質,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讚聲? 如果這個女性事業很成功,可是沒有小孩,或者是跟公婆有過不愉快的相處紀錄,那麼婚姻亮起紅燈的時候,「她」就無可避免地在新聞或是輿論中成為難相處的角色。
Thumbnail
津津有滿滿的求知慾,這裡貼滿了津津的學習精華,學習便利貼,天天貼出好心情😍😜
Thumbnail
津津有滿滿的求知慾,這裡貼滿了津津的學習精華,學習便利貼,天天貼出好心情😍😜
Thumbnail
留下不少「大眾婚戀小說」的日治時期作家吳漫沙,作品常有「新女性」「摩登女性」的形象描寫,以及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拉鋸。而如今讀他留下的劇本作品中,我們竟能獲得類似「玫瑰包」的娛樂性——即便那娛樂性的成因可能不再是作者原先的企圖。
Thumbnail
留下不少「大眾婚戀小說」的日治時期作家吳漫沙,作品常有「新女性」「摩登女性」的形象描寫,以及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拉鋸。而如今讀他留下的劇本作品中,我們竟能獲得類似「玫瑰包」的娛樂性——即便那娛樂性的成因可能不再是作者原先的企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