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們連「小事」都難以順利完成,試問我們如何幹「大事」呢?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件上班日常小事——乘搭巴士的過程。只要當日沒有外勤工作,我每天上下班,通常都選擇乘坐巴士。雖然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但別忘記我們的人生就是由這些「小事」每天一點一滴組成的。
在香港乘巴士的步驟十分方便——出門前可透過APP協助你選定要乘坐的巴士路線及了解巴士大概的到站時間(雖然會脫班)。在登車後,除非你的目的站是該巴士線的終點站,一般在巴士到達目的站前,需預早按動車鈴,下車提示燈便會亮起來,示意車長在下一站讓你下車。這個「乘車指南」,我想在學的小孩能理解,每天上班的我們也一定十分清楚。
今天上班時,坐在巴士下層的我,眼見指令交通訊號燈即將轉為「可前進」的綠燈,巴士拐彎後便到下一站了,每天上班時段都有很多乘客會在此站下車。雖然距離我下車的站數還差一個,但由於我乘坐的是短途線,站與站間只差約數分鐘;我將手機放回袋內,準備再下一站下車。
我看到下車提示燈沒有亮起,卻見乘客們有的邊看手機邊拿起隨身物品、有的低著頭站在走道中、或站近下車位置,似是準備下車。正當我在猜想車長到底會否「飛站」(不停站)時;巴士靠站了,但車長沒開車門,只把車停靠在站前。
「司機,有落呀。」穿著恤衫西褲的年青男士出聲道。
「到站你就開門啦!」背著背包,穿著T恤、短褲、運動鞋的中年男士向車長方向咆哮。
「你不按鐘我點知道你要落車呀?」車長平靜地回應道,並按掣讓下車門打開,乘客隨即魚灌下車。
當巴士關上車門繼續行駛後不久,我也按下在扶手柱上的下車鈴,輕鬆地在下一站下車。
讓我寫下寫篇見聞,只因這並非個別事件;它確實反映出香港人的生活壓力大得誇張,連乘搭巴士也能觸動情緒。本年2月便有機構1在調查後發現香港人的抑鬱程度再創新高,有約三成人士更出現中度至重度抑鬱的情況,而男性的情況更令人擔憂。
要紓緩壓力,就得從調節生活作息時間表開始。簡單如每天短時間的「放空」(Space Out),已能巧妙地為我們創造回復的空間。希望今天你也嘗試和身邊重視的人一起「放空」吧!
謝謝讀到這裏的你。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