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持續三年多,終於在2023年的上半年解封了,疫情解封後第一個發生的現象,就是大家瘋狂出國去,機場出入境大廳,人多到像菜市場。
近三年日圓持續走貶,國門大開之後,出國首選非日本莫屬了,我也不例外,搭上出國早班列車。這趟日本行,其實早在疫情期間就規劃了,礙於疫情尚未結束,行程一再延後,好不容易在2023年三月份終於如願成行。
我們的行程有別於一般旅遊,是一個長達十三天的佛教參拜活動 《日本西國三十三觀音巡禮》,這個旅遊名稱也許大家沒聽過,很正常,對於國內來說,我們算是行程的「踩線團」,國內旅行社少有類似的行程,我們是請日本旅行社規劃的。
在日本當地,很早就有所謂「西國三十三箇所」,還有我們今年(2024)四月份,為期十五天,再次造訪日本的《四國八十八佛巡禮》,遍路沿途代表了「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個階段,這些都是日本知名的佛教「朝聖」行程,剛好有這個因緣,連續兩年走訪日本。
日本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街道乾淨整潔,路上車輛井然有序。這兩個行程地點,如果要形容它,西國屬於都會區,四國屬於鄉村區,這樣的比喻,大家可能比較容易理解。雖有城鄉之別,但是所下榻的飯店,房間和廁所都非常乾淨,尤其蓮蓬頭和水龍頭,始終保持亮晶晶像新的一樣。所到之處的公共廁所,更是清新無異味,這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這兩次行程,重點著重在寺院的參拜。西國三十三箇所,本尊有: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觀音、如意輪觀音、二臂如意輪觀音、勒封二臂如意輪觀音、不空羂索觀音、准胝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等。四國八十八箇所,本尊有:釋迦如來、阿彌陀如來、藥師如來、大日如來、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不動明王…等。
寺院設有「本堂」及「大師堂」供遊客參拜,本堂供奉寺院內的「本尊」,大師堂則是供奉「弘法大師 」,又稱空海大師,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創祖師。日本寺院是採上、下班制,營業時間通常是早上08:00~下午17:00,每所寺院可能會有些許差異,建議要去之前先上網查詢,因為寺院上、下班很準時,過了時間山門一律關閉,是無法進入的。
佛教一開始是從中國經由朝鮮傳入日本,在唐朝時期,日本再次派出「遣唐使」直接從中國傳入。佛教在日本結合當地的政治文化,形成許多有日本特色的宗派,現代日本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佛教研究中心。日本寺院非常具有宗教特色,幾乎都超過千年以上歷史,兼具世界遺產的殊榮,也讓我們見識到日本對古蹟保存的完整性,佛教的莊嚴殊勝更不在話下。
參拜寺院的過程中,特別引我注意的,倒是寺院內的「香爐」,雖然它不算是參拜的重點,但是,兩次行程一共參拜了一百二十幾所寺院,一所寺院基本兩個香爐,所以總共有二百四十幾個香爐,讓人不注意到都不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香爐裡的香,插得非常有次序,香客禮拜完後,都是先由中間往外圍插,據說是日本寺院的規矩,遇到沒照做的外國人,當地人會貼心提醒,這點讓我不得不要讚嘆一番。
我是佛教徒,但會到台灣各地知名廟宇參拜,甚至每月初二、十六,土地公廟也一定會有我的足跡。在台灣拜拜最令我困惑的是插香,尤其是香火越鼎盛的廟宇,當禮拜完走到香爐前,你會發現整個香爐簡直難有「容香之地」,橫的豎的一片雜亂,誇張的是香爐中間是空的,爐緣卻是佈滿一堆的香,相信大家一定有被燙到過的經驗吧?這種現象從我小時候到現在,好像從沒改變過。
為什麼一個香爐兩樣情?本來我一直無法理解,直到這兩次的日本行,我內心似乎已有了答案,日本除了是一個守法性強的民族外,我想應該跟他們的人文也有相關連性。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創新是世界領先的,市場上有很多的發明小物,都來自日本,而這些發明,當初設計的理念緣自「關懷人性」,也就是「替人設想」的角度。
如果插香這個小小動作,以「替人設想」的角度出發,便會把它插好,讓後面的人有空間,且不致於被燙著。假設用「自我方便」的角度,只會以自己不要燙到為前題考量,而選擇把香插在爐緣,於是自己獲得方便,卻造成別人的不便。
台灣人的愛心是世界領先的,很多的災區或弱勢團體,只要有募款的需要,台灣人一定不落人後。金錢雖然可以快速解決需求,但是金錢不是「愛」唯一的展現,「同理心」才是「愛」的根本核心,如果大家面對任何事情,都具有同理心,設身處地能為他人著想,則人間處處有愛心,那怕即使是「插香」一個小小貼心的習慣,都會讓愛心在每個人身上相互感染,成為像捐款那樣被世界看見,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相信台灣人一定可以做到,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