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MLOps - MLflow】AI模型實驗管理的超入門簡介」有介紹到模型實驗的追蹤管理平台, 雖然可以幫助我們自動化記錄實驗參數、模型…等數據, 但我們也會希望模型的訓練可以更加的自動化, 而Airflow正好就具備流程設計與管理的功能, 我們可以彈性的設計在某個時間點從某個數據集自動訓練一個模型, 這正是讓我們的模型生產工業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付費限定
【🔒 MLOps - Airflow】工作流自動化平台的超入門簡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 阿Han的軟體心法實戰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Han的沙龍
131會員
293內容數
哈囉,我是阿Han,是一位 👩💻 軟體研發工程師,喜歡閱讀、學習、撰寫文章及教學,擅長以圖代文,化繁為簡,除了幫助自己釐清思路之外,也希望藉由圖解的方式幫助大家共同學習,甚至手把手帶您設計出高品質的軟體產品。
阿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1
我們在「【🔒 MLOps - Airflow】使用docker compose架設Airflow」教您如何使用docker compose架設一個Airflow環境, 接著我們要教您如何進到容器內開發DAG,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是要先把事前先把工具給整治好, 讓後續的作業順利進行,

2024/12/11
我們在「【🔒 MLOps - Airflow】使用docker compose架設Airflow」教您如何使用docker compose架設一個Airflow環境, 接著我們要教您如何進到容器內開發DAG,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是要先把事前先把工具給整治好, 讓後續的作業順利進行,

2024/11/13
我們在「【🔒 MLOps - Airflow】使用docker compose架設Airflow」有教您如何使用Docker來架設Airflow的環境, 而這個章節我們準備在DAG的流程中設計一個呼叫Docker去執行作業的節點, 這對於我們容器化的工作流會非常有幫助, 而且運行過程中也減少對主機

2024/11/13
我們在「【🔒 MLOps - Airflow】使用docker compose架設Airflow」有教您如何使用Docker來架設Airflow的環境, 而這個章節我們準備在DAG的流程中設計一個呼叫Docker去執行作業的節點, 這對於我們容器化的工作流會非常有幫助, 而且運行過程中也減少對主機

2024/10/30
為什麼我們只推薦docker的環境? 因為透過容器化可以讓我們各個組件安裝的套件各自獨立, 不會發生早期常常衝突的狀況,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conda來隔開, 但它的層面僅限於python環境, 我們需要的是整個os環境, 因此docker會是我們優先考慮的選項之一。
👉 在我們開始之前…

2024/10/30
為什麼我們只推薦docker的環境? 因為透過容器化可以讓我們各個組件安裝的套件各自獨立, 不會發生早期常常衝突的狀況,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conda來隔開, 但它的層面僅限於python環境, 我們需要的是整個os環境, 因此docker會是我們優先考慮的選項之一。
👉 在我們開始之前…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將逐漸接管大多數複雜的自然語言處理任務,然而,人類的干預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正確的方法是訓練一個 Transformers,實現它,控制輸出,並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將逐漸接管大多數複雜的自然語言處理任務,然而,人類的干預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正確的方法是訓練一個 Transformers,實現它,控制輸出,並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列出目前擁有的材料:
微調 GPT 模型引言:AI說書 - 從0開始 - 229 | 微調 GPT 模型引言
微調 GPT 模型的前置步驟:AI說書 - 從0開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列出目前擁有的材料:
微調 GPT 模型引言:AI說書 - 從0開始 - 229 | 微調 GPT 模型引言
微調 GPT 模型的前置步驟:AI說書 - 從0開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列出目前擁有的材料:
微調 GPT 模型引言:AI說書 - 從0開始 - 229 | 微調 GPT 模型引言
微調 GPT 模型的前置步驟:AI說書 - 從0開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列出目前擁有的材料:
微調 GPT 模型引言:AI說書 - 從0開始 - 229 | 微調 GPT 模型引言
微調 GPT 模型的前置步驟:AI說書 - 從0開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列出目前擁有的材料:
微調 GPT 模型引言:AI說書 - 從0開始 - 229 | 微調 GPT 模型引言
微調 GPT 模型的前置步驟:AI說書 - 從0開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先列出目前擁有的材料:
微調 GPT 模型引言:AI說書 - 從0開始 - 229 | 微調 GPT 模型引言
微調 GPT 模型的前置步驟:AI說書 - 從0開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隨著此列表和數量的不斷發展,定期驗證該列表以及 OpenAI 的文檔(模型和棄用頁面)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import pandas as pd
model_dat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隨著此列表和數量的不斷發展,定期驗證該列表以及 OpenAI 的文檔(模型和棄用頁面)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import pandas as pd
model_dat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