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繞篇3 : 釋放與創意-探索禪繞藝術的色彩變化

禪繞篇3 : 釋放與創意-探索禪繞藝術的色彩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日來分享繽紛的禪繞,畫了很久的禪繞但不是藍色就是黑色,總覺得耐看、沉穩並且不用太多的考慮,就是隨筆畫。

有天翻翻過去禪繞畫,忽然發現總出現在畫裡的就是幾種自己順手的圖案,讓我想到在最初之際總想把每格都畫上不一樣的圖騰走心(因為我用A4大的紙張)如果只有一種太沒創意當初想。

後來發現只要簡單的2-3個樣圖組合或單一也會很好看呀!最終只是釋放不是嗎?

總覺得人的念頭時時的轉動著,讓它靜止在某個畫面上是不可能的事,也總想嘗試著其他的可能性看看是否會更好(無論什麼事都亦然),於是我就在畫禪繞時增添了其它的色彩元素,嘿!它看起來活力了(與之前的沉穩相比),雖仍舊是那隨手順筆的圖案,但有了色彩就有了不同的風景。說也奇怪,原先的兩三色在不知不覺中延展到了5-6色的炫眼,接下來就被眼前的炫卡住了,我又要畫些什麼超越呢?回頭想想原始狀態,但拿起先前原圖參照,無論你怎麽描繪都無法與之相同,這是否也意謂著人生一樣,走到了哪兒是哪兒,無法回頭更無法模擬與更改,是否應該好好的珍惜當下就好了?

想起了林語堂大師的話,因為無能為力,所以順其自然,因為心無所恃,所以隨遇而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midori的沙龍
3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dor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章分享了在絲瓜豐收季節的體驗,描述了絲瓜的生長過程中不同的蜜蜂、蝶和螞蟻的角色。讀者將瞭解到絲瓜如何從初夏的繁盛轉為秋季的微妙變化,並且發現不同螞蟻的奇特氣味和行為,還有一些實用的小祕訣。這是一篇充滿自然觀察和生活趣事的輕鬆讀物。
本文分享了一位農民在農業展覽會上獲得百香果的故事,描述了種植過程中的挑戰與收穫,以及從中領悟到的生活哲理。透過植株的生長與管理,作者反映了在面對困難時,依然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態,像對待作物一樣對待人生。在這段旅程中,農民與家人一起勞作,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
這篇文章探討了原住民對於芋頭的種植與製作的傳承技術,深入介紹了傳統農法的有效性及其在長期耕耘下的成果。此外,分享了兩道美味的芋頭料理製作方法,包括燉飯和拌飯,讓讀者能夠體驗這份傳承的美味與文化。文章同時強調了在芋頭的成長過程中,如何適當護理以確保最佳的收成。
文章分享了在絲瓜豐收季節的體驗,描述了絲瓜的生長過程中不同的蜜蜂、蝶和螞蟻的角色。讀者將瞭解到絲瓜如何從初夏的繁盛轉為秋季的微妙變化,並且發現不同螞蟻的奇特氣味和行為,還有一些實用的小祕訣。這是一篇充滿自然觀察和生活趣事的輕鬆讀物。
本文分享了一位農民在農業展覽會上獲得百香果的故事,描述了種植過程中的挑戰與收穫,以及從中領悟到的生活哲理。透過植株的生長與管理,作者反映了在面對困難時,依然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態,像對待作物一樣對待人生。在這段旅程中,農民與家人一起勞作,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
這篇文章探討了原住民對於芋頭的種植與製作的傳承技術,深入介紹了傳統農法的有效性及其在長期耕耘下的成果。此外,分享了兩道美味的芋頭料理製作方法,包括燉飯和拌飯,讓讀者能夠體驗這份傳承的美味與文化。文章同時強調了在芋頭的成長過程中,如何適當護理以確保最佳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