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分享篇 2 : 芋頭拌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說到芋頭就讓我想起了原住民的傳承是有效徹底的,祖先留下的田,祖祖輩輩以芋頭為主食所以更是要細心呵護著,他們會從護坡護田梗種著適合的雜草(蠅異草等等少許較高的雜草路過拔除)


試想他們怎麽種?怎麼沒有蟲害等等問題了。並不是他們有魔法,而是用對了老祖宗的農法。除了護坡外,他們會將雜草樹枝,芒草等等燒成灰燼並置入田中,注入水讓田的每個角落都有充滿了能量。每種草的營養成份及分子都不同,草木灰除了草的營養外灰燼還起了殺菌的作用,生生不息的延續就這樣傳唱著。


最近是芋頭的膨大期間,所以除了要給胖胖的芋頭本尊給肥以外還要幫排排站的芋頭把旁邊的小裸裸給鏟除,來保證芋頭的芋可以長的胖胖的,而不是只有長葉子。不出意外的話,意外馬上就要發生了!蜜朶麗馬麻手滑了一下,一個不小心就給它滑斷了😅不過通常農夫都還蠻惜福的,蜜朶麗馬麻也不例外,今天就把手滑鏟走的芋頭拿來做(燉飯)或(拌飯),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首先準備

1️⃣:2碗的米看家裏人口數而定什麽米都可以

2️⃣:將芋頭削皮後洗凈切小塊炸熟

3️⃣:備蝦仁少許,香菇,紅蘿蔔,小豆角(綠色的菜都可以)蔥以上都切丁,小肉丁,紅蔥酥。

raw-image


作法:如是燉飯先將香菇爆香,再加入其它材料拌吵加入鹽跟醬油調味最后倒入洗好的米加入一碗水悶煮中途(開小火並翻炒1_2次悶熟起鍋)電鍋煮也可以


拌飯

1️⃣ 先將米放入電鍋煮熟備用

2️⃣ 將所有的食材依序放入鍋中炒熟調味,再將煮好的飯倒入鍋中拌勻並加入紅蔥酥拌勻盛盤美味上桌囉!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dori的沙龍
3會員
14內容數
midor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4
文章分享了在絲瓜豐收季節的體驗,描述了絲瓜的生長過程中不同的蜜蜂、蝶和螞蟻的角色。讀者將瞭解到絲瓜如何從初夏的繁盛轉為秋季的微妙變化,並且發現不同螞蟻的奇特氣味和行為,還有一些實用的小祕訣。這是一篇充滿自然觀察和生活趣事的輕鬆讀物。
Thumbnail
2024/10/24
文章分享了在絲瓜豐收季節的體驗,描述了絲瓜的生長過程中不同的蜜蜂、蝶和螞蟻的角色。讀者將瞭解到絲瓜如何從初夏的繁盛轉為秋季的微妙變化,並且發現不同螞蟻的奇特氣味和行為,還有一些實用的小祕訣。這是一篇充滿自然觀察和生活趣事的輕鬆讀物。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分享了一位農民在農業展覽會上獲得百香果的故事,描述了種植過程中的挑戰與收穫,以及從中領悟到的生活哲理。透過植株的生長與管理,作者反映了在面對困難時,依然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態,像對待作物一樣對待人生。在這段旅程中,農民與家人一起勞作,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分享了一位農民在農業展覽會上獲得百香果的故事,描述了種植過程中的挑戰與收穫,以及從中領悟到的生活哲理。透過植株的生長與管理,作者反映了在面對困難時,依然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態,像對待作物一樣對待人生。在這段旅程中,農民與家人一起勞作,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
Thumbnail
2024/09/26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創作禪繞藝術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從最初的單一色彩到後來的多彩變化,體現了創意的迸發與內心的釋放。透過對自我的思索,作者揭示了生活中的種種可能性以及珍惜當下的生活哲學。這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人生的旅程,值得每個人深思與體驗。
Thumbnail
2024/09/26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創作禪繞藝術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從最初的單一色彩到後來的多彩變化,體現了創意的迸發與內心的釋放。透過對自我的思索,作者揭示了生活中的種種可能性以及珍惜當下的生活哲學。這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人生的旅程,值得每個人深思與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這個季節的竹筍,煮稀飯好吃。 糙米、綠竹筍、香菇、薑片及薑黃片及橄欖油。 https://vocus.cc/new-editor/644691b0fd89780001163357
Thumbnail
這個季節的竹筍,煮稀飯好吃。 糙米、綠竹筍、香菇、薑片及薑黃片及橄欖油。 https://vocus.cc/new-editor/644691b0fd89780001163357
Thumbnail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這湯如果有剩餘的話,重新加熱後可成為午餐的絕佳選擇。 供4人份 預備10分鐘 烹飪40分鐘 簡易 V - 1½ 湯匙植物油 - 2個紅洋蔥,切碎 - 2瓣大蒜,擦碎 - 2茶匙孜然籽 - 2條西葫蘆,粗略切碎 - 1顆大馬鈴薯,約300克,削皮切粗塊 1.3升蔬菜湯,使用低鹽湯塊
Thumbnail
這湯如果有剩餘的話,重新加熱後可成為午餐的絕佳選擇。 供4人份 預備10分鐘 烹飪40分鐘 簡易 V - 1½ 湯匙植物油 - 2個紅洋蔥,切碎 - 2瓣大蒜,擦碎 - 2茶匙孜然籽 - 2條西葫蘆,粗略切碎 - 1顆大馬鈴薯,約300克,削皮切粗塊 1.3升蔬菜湯,使用低鹽湯塊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阿母的炸芋頭塊。 用來煮 海鮮芋頭粥。
Thumbnail
阿母的炸芋頭塊。 用來煮 海鮮芋頭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