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18在泰國看完寫下的心得,那時候李億蓮不知道在high什麼毛?三八癲癇嚴重發作:湊佳苗一定是開過咖啡店,她好懂咖啡喔!懂你媽的毛,還好我他媽的跟你離婚了,全世界最致癌的婊子就是這種貨色!對,不是湊佳苗,是之前毒害我的多年的李億蓮!

這個作品,從開始的第一句那種怪腔怪調的敘事文體,經過「雷聲大雨點小」的「輕小說」結構為主體的鋪陳,到最後讓人覺得無聊透頂的「就是狂」結局。那種以心理感受定義來認定殺人兇手的所謂反轉結局?一堆窮極無聊的年輕人的無病呻吟,日子已經艱難的如履薄冰了不是嗎?
這本該歸類成推理懸疑小說嗎?冷硬派偵探的奔走得到真相嗎?整個情緒上的為友情的逝去而哀愁,或者任何感傷的情節難捨的友誼,寄發恐嚇信為了要當時一同經歷慘案的參與者,自動套上述罪牌跪著等待劊子手的手起刀落嗎?

我不認為當初的四位朋友為了隱瞞酒駕的死者有什麼不對的?真的,為了這個議題要「虛應」一個美麗的哀愁事件,喚起三年前四年前的記憶來要求四位朋友的懺悔嗎?請問誰不懺悔?我覺得把那位同學推下鐵軌的人比那四位瞎起鬨的無知少年要可惡個幾百倍吧?在我這個年紀回頭看這些年少輕狂的事情,不只是莞爾一笑這麼簡單的事情,而是根本來自心裡的哄堂大笑吧?人生的路那麼長,而且議員的兒子不是也因此不再喝酒了嗎?任何人談起這件往事的時候,有什麼嬉皮笑臉的輕挑行為嗎?
我感受不到死者女友寫這些恐嚇信的企圖心與憤怒的情緒,只知道這或許是湊佳苗想要表達出許多內心戲,卻找到了錯誤的劇本寫手(深深覺得湊佳苗大師應該不只這麼一點斤兩吧?該不會是工作室裡新來的學生的作品而已呀?),弄的一連串黑也不是,白也不對味的傻蛋鬧劇罷了!

是的,這樣的結局果然是讓人意外到反轉到傻眼到覺得自己是個傻逼!

另外,請問湊佳苗小姐妳懂咖啡嗎?如果你敢說懂咖啡的話,那就請你不要污辱咖啡了,如果你不懂咖啡,也請你不要再在以後的作品裡胡說八道了。讓人非常失望的一本作品,千萬不需要花費時間在這個讀物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