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當代藝術館 |《Beta+》不斷變化組合,主動參與作品之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北當代藝術館 | Beta+

展覽名稱為 Beta+,代表成品算是半完成,會隨著時間與參與的人,不斷地變化,重新組合出有趣的展品。在現代媒體的迅速下,短暫性新奇性,如何抓住人們的注意力,將是未來藝術家要面對的挑戰

對於展覽中提到的抓住注意力覺得非常認同,快速消費影像社群媒體,滿滿的推著人們盲目地滑動,實際上卻是停留在原地,像是帶了眼罩一樣傻笑。

▌作品摘錄

raw-image


圖一:Marie Havel《擲骰子壁畫》

邀請觀展者畫圖在牆上,從被動的觀看變成主動的創造,也同時塑造一個不斷變化的作品,蘊含著各種人的想法。


圖二、圖三:黃萱《靜物》

ASMR 影像。喜歡這個,記錄生活中的聲音,在看著的時候,會期待這個動作會不會有聲音,有的話會是怎樣的聲音,也看著藝術家嘗試降低聲音的動作,有些有幫助,有些則沒有。

▌展覽資訊

Beta+

2024.09.28 - 2024.12.29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跟著 kiwi 一起漫遊在藝術世界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北花語>致力於讓花藝師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許多花藝師創作出美麗的作品 卻未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其中涉及許多行銷上的挑戰 建立線上展示平台、參加展覽和活動、跨界合作、 舉辦教學工作坊、推動客戶推薦和口碑 以及改善SEO和線上廣告等重要性 但對於台灣一般小型公司或工作室而言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對於已成定局、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作品而言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
    Thumbnail
    <台北花語>致力於讓花藝師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許多花藝師創作出美麗的作品 卻未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其中涉及許多行銷上的挑戰 建立線上展示平台、參加展覽和活動、跨界合作、 舉辦教學工作坊、推動客戶推薦和口碑 以及改善SEO和線上廣告等重要性 但對於台灣一般小型公司或工作室而言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對於已成定局、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作品而言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