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不用翻譯》是一部無法被分析的電影。正如它的英文片名Lost in Translation,愈是分析,愈是容易迷失在翻譯的困難之中。這部電影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受到影評人廣泛討論,但在敘事上卻非常模糊。而我認為,這種模糊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電影呈現得最清楚的部分是「無法翻譯」:兩個美國人在各自的婚姻中面臨倦怠,這種倦怠都無法被他們的伴侶所理解;而他們同時來到東京,面對語言的陌生、文化的隔閡都感到自己與世界隔絕,孤獨感油然而生。
相較於此,兩人之間的「翻譯」就非常模糊:除了兩人相似的處境,我們幾乎沒辦法從台詞看出兩人之間有什麼情感交流,「愛情」又出現在哪裡。於是我們只能觀察,觀察影像當中的情感流動。這種情感流動愈是無法被文字表達,就愈是符合「無法翻譯」的母題。反之,如果這種情感流動可以被文字表達,電影的旨趣反而降低了。我是看不出當中的奧妙,但這就是這部電影考驗品味的地方。
初看這部電影,覺得它描繪日本的方式過於「東方主義」,加入了太多西方人對於東方世界的幻想與刻板印象。但仔細想想,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翻譯的困難呢?不論是日本人試圖模仿美國文化,抑或是美國人試圖去描繪日本文化,似乎都難以避免翻譯的錯誤。不論是有心還是無心,這部電影「無法翻譯」的母題比表面上還要更富趣味。